李荣融时代央企治理结构之变 落实董事会制度改革仍有难度

2010年08月27日 10:42新京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曾经,提到央企就不得不提一句话:“政企不分、政资不分、多头管理、企业亏损、国有资产流失、职工下岗分流”。如今,央企成为最能赚钱的企业,央企资产总额从7.13万亿元增加到21万亿元。但“垄断”、“高薪酬”也常被与央企联系在一起。

8月24日,中组部正式宣布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卸任,由现任国家质检总局局长王勇接任国资委党委书记职务。那么,李荣融在任期间推进了哪些改革?央企发生了哪些转变?

引子

另类事件引国资委反思

2003年,在国资委的支持下,通过引进新的投资者,一批央企完成了股份公司的改制,成立了股份公司,将集团的优质资产注入股份公司并在境内外上市。

此后,出现了一个“另类事件”———2004年中航油因石油衍生产品交易巨亏。国资委内部人士表示,这件事情促使国资委深刻反省,央企的管理根本上还是缺乏制约,主要是总经理一个人说了算。

国资委主任李荣融也曾表示,必须要在央企实行规范的董事会制度,“再晚了出事还要大”。

推进

央企启动董事会试点

2004年6月,国资委正式下发了《关于中央企业建立和完善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试点工作的通知》,标志着央企董事会试点工作正式启动。神华集团、宝钢集团、诚通集团、国旅集团等7户企业为首批董事会试点企业。截至目前,开展董事会试点的中央企业已达到32家。

这项改革曾被外界寄予厚望,认为其将有助于破解中国国企改革这个世界性难题,让中国国企从“一把手”文化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李荣融也很重视此项改革,称之为国企改革的“生命线”。

现状

专家称推进非易事

推进落实这项改革仍然存在难度。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刘澄认为,建立董事会制度就是要真正找到能对企业负责的人,但目前国资委面临的一大难点就是,一些央企负责人并不是由国资委任命,也不是由董事会来任命,所以要真正在央企推进落实董事会制度改革并非易事。

刘澄认为,国资委运行7年多已经为央企管理和改革搭建了一副好架子,对于继任者而言,更多的工作是将这些框架和条文细化落实,并通过立法的手段对其巩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热点推荐: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wangkt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