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谁是通胀“罪魁祸首”?

2011年05月23日 01:19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严婷

全球通胀已高企不下,究竟是谁制造了全球通胀?几个月前,以巴西为首的新兴经济体还在大声指责美国实施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人为压低美元汇率,导致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引发“热钱”流入新兴市场,并带来了不公平的升值压力。而美国则认为,逐利资本流入经济增速较快的新兴经济体无可厚非,是后者选择遏制本币升值而导致货币体系内流动性增加,这才是出现通胀的主要推动力。

5月19~21日举行的2011陆家嘴论坛上,有关通胀话题的争论再次成为焦点。

周小川

扩张性货币政策的

副作用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2011年陆家嘴金融论坛上表示,经济理论和国际的历史结论都表明,一般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实行以后会带来副作用,事后会引发物价的上升,可能会引发某种资产泡沫。

“整个金融危机发生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认为应该采用经济刺激的计划。但是,这显然也会加重有些国家财政的恶化程度。说实在的,在很大程度上有一些出乎意料。”周小川坦言。

他认为,在危机爆发之初,实际上很难作出准确估计,到底负面冲击有多大。因此,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的应对方案是在当年11月初推出总值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这个经济刺激计划是一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来支持上一批项目。同时,也包括改进民生、社会发展等项目。

确实,作为货币政策的决策者,不仅“很难准确估计”,也无法承受“低估”危机的后果。

对于中国通胀问题,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表示,中国经济在2007年已经进入通胀时代,而今天通胀已经非常严峻,他认为这主要受到了危机后货币增量的影响。随着大宗商品价格,尤其是能源和粮食价格不断上涨,国内通货膨胀不断加剧引起了广泛关注。2011年一季度中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0%。

“2007年通胀的影响已经出现了。之后在2008年的时候,为了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大量放钱,广义货币增加了一倍。货币流出后主要走向地方政府和房地产。”谢国忠表示。

麦金农

美联储零利率政策

为“推手”

金融危机爆发后,为了刺激经济复苏,美联储于2008年9月开始推行了零利率政策,并在去年11月初宣布了饱受争议的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即QE2。

这些政策一度受到新兴市场国家的集体指责。美国的零利率给全球经济,尤其是给新兴经济体国家带来了巨大影响,包括大宗商品大幅度波动、资本流入等。与此同时,随着全球经济“双轨复苏”导致双重作用力——发达国家超低利率的“推力”和发展中国家高投资回报率的“拉力”,大量国际资本源源不断地流入到新兴经济体。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当代金融发展理论奠基人罗纳德·麦金农在陆家嘴论坛期间表示,正是美联储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让新兴市场面临着巨大的通胀压力。“这些政策对于中国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麦金农指出,“从美国流出的‘热钱’迅速进入中国、巴西等地,这造成很多麻烦。因为汇率不断在上涨,这些国家的政府也不断出手干预,让印度尼西亚、巴西、中国面临非常大的通货膨胀。面对资本洪流,新兴市场国家不得不进行干预,控制这些热钱的流入。”

美国本身也开始面临通胀压力。“通货膨胀迅速造成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可以看到,这些商品价格上涨了40%,尽管现在这个势头有所逆转。现在美国制造品的价格也涨得非常快。”麦金农表示。

麦金农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美联储仅关注核心通胀,而不看包括食品和油价的整体通胀,这是非常具有欺骗性的。”他认为,随着美国整体通胀水平的不断攀升,加上美国经济复苏势头疲软,美国经济很可能会重蹈1970年代“滞胀”的覆辙。

汪小亚

通货膨胀预期因素不可忽视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汪小亚则认为,当前在中国通货膨胀里预期因素比较多。

“中国历次物价上涨过程当中,特别是1988年测算通货膨胀的时候,有10个百分点是由预期决定。在这次物价上涨里面,很早就体现出来了,预期对于通货膨胀的影响,在我们做的居民储蓄问卷调查里面就被发现,大家对于通货膨胀的反应还是很强烈的。”因此她强调,在当前通货膨胀的情况下,预期问题不可忽视。

一般来说,通胀预期是导致通胀的重要原因。一旦消费者和投资者形成强烈的通胀预期,就会改变其消费和投资行为,从而加剧通胀,并可能造成通胀螺旋式的上升。因此,对中国来说,除了管理现实的通胀、对物价水平进行控制之外,如何管理人们对未来通胀的预期,很大程度上也将会影响到未来实际通胀。

汪小亚认为,货币政策、物价水平和流动性管理都与预期有着明显联系。

 

相关专题:2011陆家嘴金融论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wangtao] 标签:新兴 美国 麦金农 货币政策 
用手机登录 3g.ifeng.com 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