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改革才是民航反腐利器

2010年06月30日 15:08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付克友

本报评论员

多年来,相关部门逐步解除民航价格管制,并逐步向民营资本开放市场,一统天下的垄断局面不再,价格降低、效率提升的效应也有目共睹;但是在行政垄断的诸多领域,却故步自封,比如名目繁多的各种审批,一直大权在握。

近日,民航中南局局长刘亚军在广深高铁线撞火车身亡的离奇事件,再度引发媒体和舆论对民航系统反腐风暴的关注。自2009年底至今,已先后有多位民航高官要员落马,包括民航局原副局长宇仁录、民航局华北局原局长黄登科、首都机场原董事长张志忠、发改委民航处原处长匡新等。

耐人寻味的是,在某门户网站进行的新闻调查中,对“民航腐败案频发的原因”,有50.2%以上网友认为是“缺乏监督机制”,另有12.6%认为是“处罚力度不强”。如果把“处罚力度”也看着监督的一部分,即有大半网友将“民航腐败案频发”归咎为“监督乏力”。

监督乏力,当然是民航腐败案频发的原因之一。就此而言,加强相关领域的监督体系建设并加大监督力度,是非常必要的。然而,任何监督都不是免费午餐,而是需要成本的。这个监督成本又与被监督权力数目的多少及权力大小密切相关。假如需要监督的权力对象太多,被监督权力太大,那么需要付出的监督成本就增大,以至于大到流于形式,形同虚设。与此同时,由于监督不过来,被监督者的腐败收益,无疑会大大地超过其腐败成本,腐败行为也就大行其道了。

问题就在于,民航系统官员和高管们掌握的资源实在太多了,拥有的权力实在太大了,腐败的机会实在太多了。在本轮民航系统爆出的连环腐败案中,最典型的涉及“机场设备采购”与“国内航线经营许可”问题。就前者而言,2010年民航系统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900亿元,涉及重点机场建设项目25个,这还不算上半年国家发改委陆续批准的机场改扩建工程。就后者而言,民航作为一个垄断性较强的部门,存在大量行政审批,其中尤其是航线和航班时刻审批,相当于扼住了航空公司的命脉,要拿到一条热门航线,“价格起码千万元以上”,这就为相关官员提供了上下其手的权力寻租空间。

这样多的项目,这么多的资源,这么集中的权力,何以监督?希图通过搭建一个“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监督体系,来让民航系统“弊绝风清”,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有让民航系统被监督数目减少,被监督权力削弱,监督成本才能得到降低,监督效力也才能得以障显。这就需要坚决地破除行政垄断,大刀阔斧地推进民航业的市场化改革。

我国民航的市场化改革还是一个半拉子工程。多年来,相关部门逐步解除民航价格管制,并逐步向民营资本开放市场,尽管尚不彻底,但一统天下的垄断局面不再,价格降低、效率提升的效应也有目共睹;但是在行政垄断的诸多领域,却故步自封,比如名目繁多的各种审批,一直大权在握。这样一边是利益纷争的市场,一边是生杀予夺的权力,两者在腐败的温床上暗通款曲,防不胜防。

把能交给市场的都交给市场,让政府回归“守夜人”本位———这才是民航系统最终的反腐利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付克友   编辑: wangft
更多新闻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