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石化三雄”高层发生变动。中海油党组书记、总经理傅成玉空降中石化集团,接任董事长一职;同一天,中石油集团副总经理王宜林出任中海油集团董事长;中石化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石化股份总裁王天普提升为集团总经理。
消息人士透露,4月8日上午,在中石化集团召开的会议上,一位中组部副部长出席并宣布了对傅成玉和王天普的任命。
对“石化三雄”此次高层轮岗,一位接近国资委的权威人士告诉记者,“类似傅成玉这一级别的央企高管,是由中央直接任命,其人事任命权不在国资委。”
分析人士认为,在能源发展面临瓶颈之时,正在为国家寻求海外资源收购的傅成玉空降中石化,或许更有深意。
对今年刚60岁的傅成玉而言,中石化或许是他的“压轴大戏”。关键问题在于,国际油价接连创出新高之际,傅成玉如何表演好他的“压轴大戏”?
业内人士认为,此前一直强力推进“走出去”战略,助力傅成玉此次空降中石化。2010年,傅成玉表示,执掌中海油7年是在“打基础,强身健体”。他的计划是,在“十二五”期间将中海油带入国际石油公司第一阵营。
掌舵中海油期间,傅成玉带领中海油加大“走出去”的力度,按照国际规则成功进行了多宗海外收购,使中海油的业务拓展到亚洲、非洲的十几个国家。
作为两家境外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傅成玉坚持国际标准的公司治理和规范透明的公司管理,突出股东利益,得到了股东和资本市场的高度认可。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由于国际油价持续高企,尤其是原油价格突破100美元/桶,使得中石化的炼油毛利遭受很大压力。
中石化有关高管透露,今年首季度的炼油业务表现严峻,但是否出现亏损,要到4月份公布首季度业绩时才能知晓。目前,中石化原油产量全国排名第二,仅次于中石油,炼油能力世界第二。但考虑到全球资源布局,中石化成为“真正的跨国企业”还有距离。
分析人士认为,中石化的业务板块中“上游偏弱”,公司所需的原油有很大一部分需要外购,深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影响,一些突发事件也可能造成原油供应中断的风险,因此迫切需要“走出去寻找资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