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考核指标体系酝酿中 人大财经委牵头构建民生指数课题组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规划的主线与核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条知易行难的漫漫长路。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如何寻找突破口?就此,我们采访了部分官员和专家。
高增长不等于高质量
应对全球经济面临再平衡的转型剧痛、中国经济告别两位数增长、打破“唯GDP”惯性与量化经济转型目标,成为“十二五”规划的重要背景和特点。“十二五”规划编制与以往五年规划的最大不同点,便在于国内外发展环境发生的新变化。
对此,经济学家们趋于共识的判断是,全球经济可能将进入一段难耐的时期,增速放缓、结构转型、竞争加剧等多重特征并存,旧的均衡稳态打碎之后,全世界踏上了寻找“新稳态”的征途。
这些新变,将直接压迫中国扩展外需的空间,倒逼中国调整结构、扩大内需。
长期持续高速增长积累下来的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问题将进一步凸显。这是我国编制“十二五”规划时对未来国内形势、问题的基本判断。
高增长不等于高质量。持续的高增长下面,累积了不少深层次矛盾。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和全球经济深度调整的形势下,中国发展的内部矛盾愈加突出。
当前,内需与外需、消费与投资失衡,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的经济发展不可持续,“大进大出”粗放增长模式难以为继。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有必要从重点调整产业结构转向全面调整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和要素投入结构等,难度大幅增加。
从国际经验和历史研究看,一个国家从中等收入过渡到高收入比从低收入过渡到中等收入要难,许多国家都曾掉入“中等收入陷阱”而导致经济发展长期停滞徘徊。为摆脱这些陷阱,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必须实现内生化,经济社会必须得到转型。
专家认为,“十二五”时期中国面临的最大风险将是“中等收入陷阱”,处理不好经济可能陷入长期低迷。发展模式的调整是唯一出路。
增速将趋于正常合理
花旗集团在最近一份研究报告中判断,尽管未来几年预期实际经济增速仍将继续高于目标,但中国经济已不太可能重回两位数的增长。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也认为,鉴于出口减速、房地产需求减速、城镇化速度放缓、劳动力增速下降、生产率增速下降和资金成本上升这6个原因,中国GDP年均增长潜力很可能从过去10年的10%左右下降一点,“这应该理解为是进入正常、合理的增长区间。”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醒,“十二五”规划制定发展增速目标,吸取了前几个五年规划的经验教训,避免掉入“低质量高增长模式”,即片面追求GDP扩张、数量驱动,攀比高速度而忽视提高增长质量和减少发展成本。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
分享到: | 凤凰微博 | 人人网 | 开心网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hanf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