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中美消费 辨析扩大消费的结构性瓶颈

2011年01月06日 03:15第一财经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中美消费内需的比较和思考

朱为众

研究中国的内需市场,尤其是消费内需市场,不能不看到其结构性的瓶颈。不突破这些瓶颈,中国消费内需很难得到实质性的发展。

中国在2009年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占世界份额的27.5%,虽然与日本相差甚远,但其增长速度之快却使世界为之目瞪口呆;在金融危机冲击下,世界各国的内需市场都受到重创,呈萎缩状,唯有中国的内需市场在政府的种种扩大内需政策(如黄金周、个人消费信贷等)的鼓励下呈高速增长,2010年前三个季度中国的零售消费比2009年同期增长18.3%,让各大跨国公司跃跃欲试。

但这些繁荣景象难以掩饰中国内需市场尤其是消费内需的尴尬——内需在GDP 的比例长期以来呈下滑状。所有的政府刺激内需的行为只能是行之有效的强心针,但却不可能也不应该是永葆青春和健康的健身之道。

中国消费内需占GDP份额长期下滑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中国的内需消费文化、价值观和社会结构是什么呢?它们形成了哪些结构性瓶颈呢?

瓶颈一:

“居者有其屋”变得可望而不可即

中国社会自古就对“居者有其屋”有着根深蒂固的眷恋。可是今天中国房地产业的畸形发展已经致使大多数人对拥有自己的住房感到可望而不可即,即使是收入不菲的白领也在哀叹离“居者有其屋”渐行渐远。

在美国,普通人住房的价格一般是房主年收入的3~4倍,也就是说一个年收入10万美元的家庭买的房子价格一般在30万到40万美元。大多数人都会根据这个标准量力而为,即使少数人好高骛远、贪大求洋,银行也会拒绝贷款。所以一般家庭在每月付清了房贷以后,可供支配的钱都还绰绰有余。

中国呢?虽然房价在大中小城市差异很大,没有什么可比性,但是用房价与年收入的倍数来作衡量,我们很容易地发现这个倍数在8~20倍之间。2010年11月笔者出差,路过老家南京遇到一个朋友,夫妻俩倒了一肚子苦水:儿子在外企工作,每月工资5000元,算是相当成功的白领。好不容易攒了20万元准备用来做买结婚用的新房的首付,可是攒钱的速度跟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他和女朋友看上的是150平方米(每平方米2万元)的新建房,房价为300万,就算是把女朋友每月2000元的工资也加上,他们的年收入才8.4万元,两者相除得出的倍数是35.7。我听了直摇头,太离谱了。问他们为什么不买便宜一点的房子。答曰: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现在买个房子蜗居,今后就只能蜗居一辈子了。结果还是我的这位老同学狠狠心掏出一辈子的储蓄60万元帮助儿子凑齐了首付款。不过,买了房子后一对新人开心不起来,装修要钱,结婚要钱,可是银行账户上分文不剩。他们的“内需”变成了没有经济基础的“内心需要”。

瓶颈二:“养儿防老”变成“养儿啃老”

中国传统价值观历来有“老者有其养”之说。可如今的中国社会,养儿子不但不防老,反倒要“啃老”。

送我去机场的酒店司机小张倒算是幸运,他房子买得早,当时只有2300元/平方米,所以147平方米的住房只花了30多万元。当时的地段不算好,可是如今通了地铁非常方便,房子已经增值到200多万元。不过小张并不觉得富有,因为“门还是那扇门,窗还是那几个窗,再值钱也不能当钱用”!所以小张和太太也“啃老”。一是每天下班回家蹭晚饭;二是每月的按揭还要老人帮助支持几百元。不过,小张告诉我还有18个月就熬出头了。“你看、你看,三十多岁,一头白发。”

在美国,美国人独立的性格使得他们早早就在筹划自己退休后的生活,加上比较成熟和健全的社会保险制度,又没有子女“啃老”,所以美国的老人在经济上是非常独立的,作为一个群体,他们其实是美国过得最潇洒、最轻松的。虽然他们的消费在商品方面(如服装、家具)大大下降,但他们在服务方面的消费(医疗、护理、旅游、丧葬)却大大增加。

瓶颈三:望子成龙,力不从心

虽然已实行了9年义务教育,但名目繁多的费用和入学要求常常让家长们难以承受,这还不算昂贵的学前班、幼儿园等。

前面提到的酒店司机,虽然还有一年半就还清房贷,但他一点都高兴不起来。他说孩子现在还在吃奶粉,每月几百元。等奶粉一停,他就开始打算为孩子买教育基金,否则将来负担不起孩子上大学的费用。这位司机的窘况不是个别现象。教育费用太高,只有一条路,存钱供孩子读书。

中国的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长期失调,2007年为2.86%,美国为5.7%。这一瓶颈不仅大大限制了中国父母的内需消费能力,更在长远上遏制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资源——人力资源的开发。

在美国,12年义务教育制度规定由州政府负责。虽然美国人对他们的教育制度依然颇多抱怨,但依笔者在美国生活多年和育子的感受,他们的教育制度相比较要成熟得多。除了12年义务教育,美国的大学教育更是令人称道。州立大学对于本州的居民收费相当优惠,而社区大学(community college)更是非常便宜。当然,美国的很多著名私立大学的学费非常昂贵。美国家长虽然也抱怨大学的费用涨得太快,但毕竟可供选择的比较廉价的教育机会还是很多,这还不算名目繁多的奖学金。在美国,这一教育制度基本上消除了父母们教育孩子的后顾之忧。

瓶颈四:万一生病怎么办

最近,老岳父生病住院15天,其间我去探望,得以了解中国医药卫生体制的现状,并因此找到另一个遏制中国消费内需的瓶颈。先看一看下面的一笔流水账:

全部费用13000元

护工每天100元(不报销)

病房(县团级)每天100元(仅报30元)

进口药不报销

其余费用报销90%

实际报销9250元

自费3750元 (平均每天250元)

老岳父生病,老岳母一着急血压升高、手冰凉,送到医院就诊:

脑TC检查

三天药量 (进口药不报销)

共计:832元

岳父母都是退休多年的老教师,两人每月的收入也有7000元左右。照理说他们的医疗保险能报销90%已经是很不错的了,应该说是高枕无忧的了。可是细细解剖,才知道这90%是有其名无其实。难怪这老两口儿这么多年省吃俭用就是要存钱,问他们存钱干吗,答曰:“万一生病怎么办?”笔者的岳父母在中国不能算是最底层的老百姓,更有幸的是他们还没有儿女“啃老”。

在美国生活了20多年,笔者对美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可以说是深恶痛绝,一向多有抨击。身边的朋友常常有看不起病,回国看了病回来向称道国内的医生如何如何耐心、看病吃药如何便宜。

虽然弊端多多(笔者依然坚持这个观点,不过限于篇幅,此文不再赘述), 但美国的医疗保险制度的精髓恰恰是“病者有其医”。医疗费用占GDP比例在17%左右,中国在5%左右。

退休前美国人的医疗保险通常是通过雇主提供的医疗保险为自己和家属购买保险,虽然自己仍然要支付一小部分,但基本可以做到高枕无忧。刚刚通过的医疗改革方案将大大增加投保人数。没有医疗保险的低收入家庭只要符合条件可以享受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联合资助的医疗资助(Medicaid)——即专为穷人提供的医疗保险。真正没钱也没保险,去了急诊室医生还是得替你看病。

退休后的美国人基本上靠的是医疗保险(Medicare),这是由联邦政府资助的接替雇主提供的类似的医疗保险,对象是65岁和65岁以上的老人。简单地说医疗资助(Medicaid)和医疗保险(Medicare)是美国的两大社会医疗支柱,前者的入保条件是低收入,后者的入保条件是高龄。当然,在美国只要有钱,你可以额外买到应有尽有的第一流的替补医疗保险。

解决之道

笔者非常赞同“扩大消费内需”。但如我们所知,有了一个好的战略充其量也就是有了5%成功的把握,另外95%是执行。

依笔者之见,中国政府应该花大力气突破上面提到的四大瓶颈。其实,花大力气解决住房、养老、教育和医疗的问题是符合千家万户老百姓的民生大计,哪一家没有这四大问题?

需要直言的是,“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内需的战略”是科学之战略,花里胡哨不行,像“千家外企借‘外博会’出口转内销”和“市长现场率队带头在进出口商品展销会上购买价廉物美的外贸商品”,以及各种各样的“品牌万里行”都是属于中看不中用的花拳绣腿。

最后,不能不提的是,“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内需的战略”之成功关键在于培育数以亿计新的消费者群体,而不是把眼睛盯在屈指可数的亿万富翁身上,整天津津乐道中国是世界奢侈品消费大国。

在舆论热炒“扩大内需”和“消除顺差”时,我们有必要再次以冷静的头脑分析中国国情和特点。全世界的零售商、厂家都对中国的内需市场垂涎三尺,它们看中的恰恰是中国13亿人口正在逐步变成消费者。培育数以亿计的消费者需要解决的恰恰是13亿人的就业问题。13亿人口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是梁山伯与祝英台般的“天仙配”,我们不要像梁山伯当年那样“忠厚淳朴、不解其故”。只有当“工者有其薪”时,消费才有了基础。中国的消费内需必须要借助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和出口产业可持续的蓬勃发展才可望成功。

(作者系美国迈克尔斯执行副总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热点推荐: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分享到: 凤凰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liliang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