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江西稀土内幕之五矿征赣恩仇记

2010年11月09日 16:18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 【打印共有评论0

五矿和江西的恩怨纠葛,就是央企转战地方频频遭击的缩影。

从江西钨业集团(下称江钨集团)、江西铜业集团(下称江铜)再到赣州,从解救江钨集团、伏击江铜到受制于赣州,五矿在投资江西后可谓喜悦辛酸尽尝。

“我们江西老表被害惨了!”这是一位江钨老员工发出的感慨。

“赣州就是在钓我们的投资!”这是一位参与和赣州市稀土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称赣稀矿业)进行多次谈判的五矿高层得出的结论。

一家行业巨头为何在投资地方后会陷入如此的境地?五矿在江西的境遇能否为9月底高调进入江西的中国铝业公司(下称中铝)提供镜鉴?翻开五矿江西恩仇录,我们或许能够找到答案。

结怨江钨

熟悉江西有色行业的人都知道,江钨集团分新江钨和老江钨,而这个“新”、“老”并不是完全固定的。随着利益的争夺,原来的新江钨变成了老江钨,原来的老江钨却变成了新江钨。

第一次出现新江钨的概念是在2003年,五矿通过下属中国五矿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与江钨共同组建了江西钨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江钨有限)。其中,五矿集团控股51%,这助其获得了江钨的主要资源类资产。而江钨有限就被定义为“新江钨”,在江钨集团除了新江钨以外的资产就被称为了“老江钨”。

“本来五矿未进入江钨集团之前,江钨集团的经营就出现了问题,效益就很差了,由于还有一些优质资源可以带来一定的效益,所以我们勉强还能维持,但在央企进入江钨集团后,优质资源几乎全部被它拿走了。当时我的单位就属于不良资产而被剥离了。当时我的孩子正在外地上大学,最困难的时候连孩子的生活费都不能保证,你说我们怎么能不恨这些央企。”一位老江钨职工向《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诉苦说道。

和这些老职工的愤恨一样,这个时期老江钨的高层虽然没有这些拮据的经历,但被剥离后的收入一样是遭受下降,而最让他们难受的是江钨有限经济效益在五矿进入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来自于江钨最主要的产品金属钨价格的飞涨。

“我们江西老表被害惨了!”当时老江钨的一位主管园区建设的领导对记者说,“优质资产都让五矿收走了,这些优质资产产生的利润大部分被五矿拿走了,其实这些优质资产更多的是资源类资产,五矿实际上是变卖了我们江西的资源,而变卖的钱大部分又让它拿走了。”

针对江西方面的指责,记者联系了五矿相关部门,但五矿拒绝对这些指责表态,而一些熟悉这段历史的相关人士向记者表述了与江西方面截然不同的观点。

“江钨集团在被五矿重组前已经是个非常困难的企业了。江钨集团主要是生产资源类产品,但由于所属的矿山已经被开采多年,导致富矿很少,所以日子并不好过。在当时钨价不景气的情况下,多年的老国企还要背负许多晚期矿山的包袱,有大批的闲置劳动力需要安置。其实当时是江钨集团求着五矿重组它的。当然,五矿在当时也正处在由进出口贸易向生产经营的战略转型期,所以它才开始考虑和江钨集团的合作。”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钨业专家殷建华对《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表示。

五矿入主江钨有限后,占据了大多数江西的钨资源,与此同时,五矿也参与了湖南一些钨企业的并购,获得了湖南大量的钨资源。由于江西、湖南是我国钨产量最大的两个省,所以当时的五矿等于控制了我国大部分的钨产量,而根据它在国际贸易市场上丰富的经验,五矿很快就通过自己的运作方法使钨的价格大幅上涨,五矿在其中获益颇丰。

在殷建华看来,江钨的指责有些不太厚道,颇有“过河拆桥”的嫌疑。用他的话讲,没有五矿入主江钨就没有江钨有限的今天,没有江钨有限的今天也就没有江钨的脱贫。“在五矿入主江钨有限之前,五矿一直是我国钨砂、钨矿出口的总代理,掌握着我国钨资源出口的生杀大权。同时,由于在国际贸易市场浸润多年,五矿积累了丰富的资源价格炒作能力。可以说,如果没有五矿在国际市场上对金属钨价格的操作,江钨有限也不可能获得那么多的利润,江西方面不能见到利润就眼红。”殷建华对记者说。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了解到,江西方面对五矿的不满一方面来自于利益分配不合理,另一方面来自五矿对江钨有限在延长产业链方面投入不足。“五矿就是来江西占据资源的,并没有在钨产品深加工方面投入多少,在目前资源为先的情况下,它很有可能在最短时间内把江西的钨资源开发完,最后把一个资源枯竭的烂摊子留给我们。”一位原江西省有色金属行业管理办公室的人士对记者说。

“这也不能完全怪在五矿身上。我国钨产品的深加工一直以来存在着技术落后的现象,我国的钨产业也一直没有摆脱低价出口初级钨产品而高价进口高端钨制品的窘境。这并非五矿一己之力能够改变的。”一位不愿具名的钨业专家向《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表示。

提高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其实对五矿而言,确实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当时在五矿入主江钨有限的时候,这就已经是业内的共识。“江西方面应该看得很清楚,五矿的优势在于,因为其从事进出口贸易,所以它有市场优势,另外就是五矿有相关的政府资源,商务部等部委对其比较支持。而最主要的一点,五矿有着充裕的资金优势,属于大型央企。”殷建华说。

多年从事国际贸易的五矿,并不具备生产管理和技术优势。虽然早在2005年五矿已经开始尝试向生产型企业转变,但短短的几年时间内让其在生产管理和产品深加工方面有大的突破确实很难。其实正是五矿的这种劣势,让其与江西方面的隔阂越来越深。

“江西方面与五矿的矛盾加大应该是从生产管理等方面开始的。随着其经营方式的转变,五矿在江钨有限中逐渐开始参与生产管理方面的工作,但五矿没有多少生产管理经验,这让一直以来控制着生产的江西方面颇感不爽。”殷建华认为。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相关专题:

稀土买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热点推荐: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wangtao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