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对金融中心的发展最重要
凤凰网财经讯 2010年11月5日至6日,“首届财新峰会:变革世界的中国策”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以“中国与世界”为主题。凤凰网财经全程进行报道。11月6日“资本市场建设与金融中心发展”分论坛上,针对议题二“在金融中心的发展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中,五个要素:资金、人才、地理、制度、国家政策。哪一个最重要?”,与会嘉宾一致认为,制度最重要,排第一。下面是其发言实录:
论题二:在金融中心的发展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中,五个要素:资金、人才、地理、制度、国家政策。哪一个最重要?
黄奇帆:认为制度最重要。如果制度安排不到位,金融中心是不会出现的。所以应该是制度第一、人才第二、资金量第三、金融中心第四。地理位置并不重要。
史美伦:制度是第一位。因为一个市场,最重要的还是投资者的信心,信心是对制度的信心。体制的公正、公开也会吸引人才来,有专业人才愿意到这个市场来发展。香港成为金融中心就是靠体制、人、资金。
屠光绍:重要性排位依次是制度、人才、地理位置。以上海为例,要做“三个转变”:从政策向制度转变,物质资源向人力资源转变,政府向市场主体来转变。
李小加:香港的制度已经不可变,人才和资金成为了市场的主要动力。对香港最重要的问题是政策,香港是不需要别人给什么政策,香港只需要政策不让别人到香港干什么事情。
中国的资本项下没有开放,首先长线必须开放,其次,短线现在暂时还不能开放,可以从人民币国际化先入手。因为资本只要不开放,只要一直保持着这么大的顺差,人民币完全国际化是有巨大的挑战。
香港是中国金融市场的一块试水石。
黄奇帆:重庆在地理位置上毫不占优势。但重庆的经济指标过线:金融GDP占整个地区经济的总量排在全国第三位。金融中心应该看重城市的经济规模,以及金融业于经济总规模的占比。
屠光绍:五个因素因地域不同而侧重点不同。上海、香港、重庆各有特色。
李一:作为一个自由市场背景的银行家,顾客让我去哪个金融中心,我就去哪个金融中心。与该中心已经成熟或者尚在建设中无关系。
沈明高:金融中心的基础是经济总量。条件具备后,未来关键是怎么创新。未来香港会面临上海的竞争,上海的经济基础是长三角,香港未来怎样跟珠三角整合这个问题至关重要。中国的金融中心发展未来的机会体现在:制造业的整合;财富和资产管理;人民币资产市场的发展。
相关专题: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网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84458352)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wangx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