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竞相发展新能源 美国为何“倒打一耙”?

2010年10月20日 15:37中国经济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众所周知,中美关系无疑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双方之间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会受到世界各国广泛关注。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自认为“全球老大”位置将会面临挑战的美国开始频频向我国发难。从衣服、鞋帽到钢管、轮胎,从反倾销到反补贴,在双方在人民币汇率上仍争执不下之时,美方又开辟了“第二战场”――新能源

近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应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申请,启动对华清洁能源有关政策和措施的301调查。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在9月提交的申诉书中,指责中国政府通过关键原材料控制、大规模政府补贴、歧视性法律法规、技术转让条件等事实上造成有利于本土企业的“价值数千亿美元”的措施,威胁了美国新能源产业的就业机会和国际竞争力。

所谓美国301条款,就是指《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第1301-1310节,其主要含义是保护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权利,对其他被认为贸易做法“不合理”“不公平”的国家进行报复。根据这项条款,美国可以对它认为是“不公平”的其他国家的贸易做法进行调查,并可与有关国家政府协商,最后由总统决定采取提高关税、限制进口、停止有关协定等报复措施。

正所谓无巧不成书,就像美国一直指责别国操纵汇率,而自己却是最大的汇率操纵国一样,美国指责我国对新能源企业补贴,自己却给予本国新能源企业巨额补贴。有关资料显示,美国今年1至9月,已经通过现金支付方式给美国的新能源企业提供了46亿美元补助,美国的风电企业获得了其中30亿美元的补贴。

很明显,美国这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做法秉承了一贯的“强盗思维”的做事方式。究其原因,无外乎以下三种情况。

其一,奥巴马政府上台之初就把新能源列为优先发展的产业,寄望能其增加美国出口,带动提高国内就业率。而近年来中国非常重视发展新能源产业,尤其是在“转方式、调结构”的指导思想下,新能源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甚至在某些领域里超过美国。在这种竞争态势下,美国自然如热锅上的蚂蚁,需要“敲打”一下中国。

其二,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里,各国都把新能源视为自己的救命稻草。可以说,谁掌握了新能源,谁就能扼住未来世界经济的脉搏。对于美国来说,为了维持自己世界霸主的地位,限制中国乃至世界各国的新能源发展,并大力向其推广本国新能源技术,以便能够继续钳制各国经济,就成了美国的必然选择。

其三,恐怕还不能忘了美国国内的“驴象之争”。我们知道,当前美国临近中期选举,但国内失业率居高不下,经济复苏步伐放缓,美国政府在此时间节点上迎合钢铁工人联合会的诉求,将矛头指向中国,期望能够转移选民的不满情绪和捞取政治选票。

进一步说,美国一方面要求我国承担不必要的节能减排义务,另一方面又通过各种方式限制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这样的“绿色双重标准”无法让人接受。再此,我们奉劝那些美国政客,多把眼光放在自己身上,一味指责别国发展,不仅会遭到世界人民的反对,更会被本国选民所唾弃,到头来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热点推荐:

欢迎访问凤凰网科技2010通信展专题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huangshuo
更多新闻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