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士照明内斗折射民企转型之痛 内斗成规律
最近,吴长江要回归自己一手创立的雷士照明的闹剧,已成为舆论界的焦点。
回归路之难,恐怕已远远超出了吴长江的预想,也似乎成为了一则笑话。不过,透过“笑话的背后”却折射出一个严肃的问题与现象:有能力的民营企业家们,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由于急于“做强做大”,特别需要引进“实力与经验俱强”的外资作为战略投资者,经过或长或短的蜜月期后,他们与战略投资者,在企业发展、公司管理等方面产生冲突,以至于企业与股东们大受伤害,完全违背了引进资本以快速发展的初衷。
回归真难
“谁要赶我走也不可能!”此前不久,雷士照明前董事长吴长江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作为大股东,作为创立者,他回归雷士照明似乎没有任何障碍。
吴长江对于自己的回归之路之所以信心满满,除了他的股东与创业者身份外,还因为他得到了众多经销商的“力挺”。甚至有的经销商与现在的大股东赛富亚洲基金阎焱叫板:“只要吴长江能回来,其他都好说。”
然而,直到7月31日,吴长江的回归之路依然迷离。
内斗成“规律”
2010年5月20日,雷士照明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并连续两年成为香港证券交易市场业绩表现最好的企业。虽然处于经济危机时期,雷士照明2011年业绩仍高速增长25%达到5.9亿美元。
然而,现在由于内斗频频,外界已对雷士照明的前景产生了质疑。其股价一路下跌,目前已只有1.41港元。造成雷士照明当前困境的,当然是吴长江与外资战略投资者之间矛盾冲突的不断升级。
雷士照明于1998年创立,在吴长江的带领下,短短十余年间,雷士照明迅速成长为行业龙头,产品涉及商业、建筑、办公、光源电器、家具和电工等多个领域。2005年,吴长江支付共同创始人杜刚、胡永宏两人共计1.6亿元,取得公司100%股权。随后,由于资金紧张与发展需要,吴长江出售雷士55.5万股股票(占股35.71%)与软银赛富(后改名赛富亚洲基金),获取2200万美元融资。由于需要大量资金收购企业,及“优化股东结构”,2008年8月,雷士照明引进高盛,高盛付出3655万美元,占股9.39%,软银赛富增资1000万美元。2011年7月,施耐德作为战略投资方入股雷士照明,斥资12.75亿港元,以每股4.42港元的对价获得雷士照明9.13%的股份。
然而,有了钱的雷士照明却开始陷入一系列的争斗中。
私下签订总部搬迁协议、绕开董事会收购、关联交易、进军家居领域没有获得董事会通过……吴长江与外资股东的一系列矛盾不断积累,最后赛富亚洲基金、高盛等联手,通过董事会逼迫吴长江“下课”。
无独有偶。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民营企业发展史,其实类似雷士照明今天的内斗,曾在中国众多民营企业中普遍上演。
最近的经典案例,当属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与法国达能集团之间的争斗,国美电器大股东黄光裕与贝恩资本之间的是是非非同样引人注目。而太子奶VS高盛、英联和摩根士丹利的结果是:因赌输对赌协议,原太子奶集团董事会主席、总裁李途纯出让太子奶全部股权,控制权变更。红孩子VS凯鹏华盈、北极光、NEA也没有好结果:因投资方与创始人发生战略分歧,创始人李阳被迫出走。
转型之痛
民营企业与外来资本之间矛盾不断,这究竟怎么了?如何破解民营企业的这种发展之痛?
“表面上看,吴长江与赛富亚洲基金、高盛等外资之间的斗争,是资本与创业者个人之间关于公司发展以及互相之间的利益争斗,但透过表面,我们要看到一个事实,就是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自身的转型之痛。”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宋颂兴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雷士照明的内部斗争看似偶然,实际上却存在着一种必然的趋势。
“雷士照明等许多企业的发展案例说明,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公司转型是一般规律,不论是否是家族企业,企业转型一般要求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转型好,公司就会上一个台阶,发展更好;转型不好,就有很多失败的案例。”宋颂兴表示,采用现代化的公司管理制度,遵循契约精神,才能使民营企业适应市场规律,实现长远的发展。也只有这样,才会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创业者与战略资本之间的矛盾,实现共赢。
“雷士照明的内斗体现了民营企业的转型之痛。”东南大学法学院律师张马林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吴长江的“悲惨遭遇”不能全怪外资股东,因为对高盛这些外资股东来说,如何保证雷士照明的盈利与风险控制才是最重要的,在他们看来,只有现代化的管理、只有遵守董事会的决议,才是保证公司规范运营、确保盈利的前提。他表示,既然吴长江引进了这些外资,那么其就要改变以前草莽式的管理模式,接受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中国民营企业普遍与外资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一方面是在利益分配与发展模式上产生了分歧;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民营企业的创业者、管理团队,在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方面存在问题。”北京一知名咨询企业高级经理王先生认为,雷士照明最近的内斗具有典型意义,它反映了我国许多民营企业发展所面临的瓶颈问题:不仅是吴长江可能需要面对转型之痛,雷士照明的管理团队,以及它的经销商,都将面临如何适应企业发展到新阶段的转型挑战。
他认为,中国民营企业要进一步做强做大,实现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是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而“这种转型之痛,再痛苦也必须经历,也必须克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 单日流入资金最多个股
- 明星分析师荐股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