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重组委被指乱象丛生 分析称吴建敏案内情不简单
“会计圈子里,吴建敏虽然个性较活络,但非常谨慎,犯这种低级错误我们都想不通。”上海一位与吴建敏相熟的会计人士12月6日告诉本报记者。
身为北京天健兴业资产评估有限公司总经理、证监会第三届并购重组委委员的吴建敏,让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下称并购重组委),成了热门词汇。
在此之前,这个对借壳上市握有审核大权的机构,并不为投资者们所了解。而今吴建敏及其身后的并购重组委,成为关注焦点。
内幕交易还是渎职受贿?
据证监会介绍,吴在以他人账户持有*ST圣方股票的情况下,未按规定提出回避申请,并于2010年3月3日参与审核*ST圣方并购重组方案,因此解聘其并购重组委委员。
实际上,*ST圣方股票早在2006年3月17日就因连续三年亏损而暂停上市,直到今年7月8日被北京新华联控股有限公司重组后才复牌交易。
上述时点意味着与吴建敏相关的“他人账户”买入*ST圣方的时间,应在2006年3月17日前;而吴建敏直到2007年12月才获聘担任并购重组委委员,2010年10月吴建敏获聘继续担任委员。
但奇怪的是,在2010年3月审核*ST圣方的重组案例时,吴建敏并未按照规定申请回避表决。
上海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投行人士则告诉本报记者,吴建敏案属于“内幕交易的可能性极小”。
据该专业人士分析,吴建敏的关联账户买入*ST圣方时,公司的重组方案还没有形成,吴建敏也并非并购重组委委员,即使买入了公司股票,也属于正当的投资行为。
因此,在审核*ST圣方的重组方案时,吴建敏完全可以通过申请回避表决的方式,规避不必要的风险。
*ST圣方复牌前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显示,自然人股东中,江冬雪持股数量最多,为156.65万股,持股数量最少的李坚宝则仅持有80万股。
对应停牌前的1.17元,上述自然人股东持股市值最高也不过183万元,而*ST圣方从2005年4月底便进入2元以下区间,一度甚至跌至0.93元。
在前述不愿公开姓名的人士看来,相对于北京新华联借壳*ST圣方,经吴建敏审核的更具诱惑力的借壳方案为数众多,“真的想搞内幕交易,也没必要选一个借壳的地产股吧”。
证监会公布的信息显示,在担任第二届并购重组委委员期间,吴建敏曾参与审核重庆百货(600729.SH)注入新世纪百货的方案,上述方案使重庆百货股价从停牌前的21.66元,最高曾涨至审核通过之后的57元。
而在第三届并购重组委委员任内,吴建敏曾参与义煤集团借壳欣网视讯(600403.SH,现名“大有能源”)的方案审核。该公司股价从停牌前的12.97元,最高曾涨至38.92元。
此外,吴建敏参与审核的东方传媒借壳广电信息(600637.SH)、中航电子借壳ST昌河(600372.SH),股价表现同样是一飞冲天。
并购重组委解构
吴建敏事件的曝光,同样让*ST圣方的重组再度引发外界的关注。
在2010年证监会全面暂停房地产企业借壳上市审批之后,当年3月3日,*ST圣方曾因为其首家通过房企借壳审批的身份,而备受关注。
在此之后的3月22日,ST兰光(000981.SZ)也享受到了同一待遇,而借壳ST东源(000656.SZ)的金科股份,则早在2009年11月30日就拿到了上市通行证。
“这些房企成功借壳上市,都是在‘限制令’出台前已经受理的房地产类并购重组申请。”证监会一位负责人曾表示。
相关公告显示,*ST圣方的重组方案被证监会受理的时间为2010年1月13日,而ST兰光1月20日公告其重组方案被受理。
值得注意的是,在三家借壳房企相继完成重组并上市之后,同为房地产企业借壳的*ST德棉(002072.SZ),其重组方案早在2010年1月21日便被证监会受理,却无果而终。
“吴建敏的事情出来后,我们回过头来分析,事情还真是不简单。”前述接受记者采访的投行人士坦言。
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商讯
- 单日流入资金最多个股
- 明星分析师荐股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