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棉价止涨 国际棉价下跌

2010年07月06日 09:32国资委网站 】 【打印共有评论0

近期,由于下游需求出现减弱迹象,纺织企业观望心理加重,国内棉花现货成交清淡,价格涨势趋缓。国内棉市调控政策落实在即,涉棉企业避险心理增强,7月初国内棉价出现止涨局面,价格在高位上盘整。7月2日,代表内地标准级棉均价的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为18291元/吨,较上周上涨200元/吨,涨幅1.1%,比上周缩小0.3个百分点;郑州棉花期货7月合约结算价18755元/吨,较上周上涨165元/吨,涨幅0.9%;北京全国棉花交易市场电子撮合交易7月合同均价18978元/吨,较上周上涨40元/吨,涨幅0.2%;合肥国家棉花交易中心电子撮合交易7月合同结算价18210元/吨,较上周上涨60元/吨,涨幅0.3%。我们初步分析,在抛储政策进一步明朗后,国内棉价有望下调,从而实现新旧棉花年度价格的顺利过渡。

据美国谘商会最新数据,6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52.9,结束了连续三个月上升的局面;美国劳工部数据,6月份非农就业人数今年来首次下降,失业率9.5%,仍处较高水平。市场担忧美国经济复苏前景,对未来大宗商品需求缺乏信心,美元指数下跌1.1%,CRB指数回落4.2%。据美国农业部实播面积报告,2010年美棉种植面积6627.2万亩,同比增长19%,为2006年以来最高水平,目前长势理想,新棉丰产有望。以上因素促使国际棉价出现下跌:7月2日,ICE棉花期货7月合约结算价81.64美分/磅,较上周下跌3.08美分/磅,跌幅3.6%;代表进口棉中国主港到岸均价的国际棉花指数(M)为91.37美分/磅,较上周下跌1.74美分/磅,跌幅1.9%。按1%关税计算,折人民币进口成本15969元/吨(以6.7720汇率计算),低于国内市场价格2322元/吨,价差较上周扩大538元/吨;按滑准税计算,折人民币进口成本16384元/吨,低于国内市场1907元/吨,价差较上周扩大534元/吨。

国内棉区棉花长势方面,近期我国各主要产棉区天气良好,气温较高,利于棉花生长,病虫害总体较轻。黄河流域棉区局部出现降雨,棉田旱情有所缓解;长江中下游流域棉区天气晴好,棉花长势恢复较快;西北内陆棉区个别地方遭遇冰雹等灾害,棉花受损较重。

更多数据,请访问凤凰网财经数据中心(http://app.finance.ifeng.com/data/)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robot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