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安信证券倒戈:高善文20个嫡系成员出走 首席9去4

2011年07月11日 06:10
来源:理财周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今年以来,安信证券累计已承销发行了7单IPO项目。7只股票无一例外,均遭遇首日破发

理财周报记者 丁青云/文

2011年,低调的安信证券遭遇了“人的问题”。

3年前,安信证券从光大证券挖来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及其研究团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迅速崛起。3年后,安信证券自己也尝到了分析师流失了一半的滋味。

“今年以来,(安信)研究所人员流动严重。整个研究所大概五十号人,流失了二三十个。接下来,可能还会有人走。”一位安信证券分析人士透露。

这是安信证券第一次遭遇的如此大规模的“倒戈”。7月初,分管投行部及计划财务部的副总裁阴秀生离开安信证券,投奔国泰君安。

投行和研究部门素来是安信证券的战略要塞。人来人往,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安信证券敏感的神经。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么多人走,当然有个人的原因,但安信要反思,为什么这么多人离开了?”一位已从安信证券离职的分析人士如此追问自己的前东家。

二三十位分析师相继“出走”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是证券行内早已被默认的规则。

但对安信证券来说,仍是头一遭。前述安信证券离职人士向理财周报记者透露,今年以来,安信证券研究所走了不少分析师。

“这半年,研究所走了2/3的人。”安信证券官方网站显示,安信证券目前拥有分析师近50人。

该人士的说法得到了几位相关人士的印证。

“我三四月份走的时候,就已经有十几二十个人走了,现在走了应该有二三十个人。大概是一半。”一位三个月前离职的安信分析师表示。

“很多人连奖金都不要就走了。”前述安信离职人士透露。

这一次,走的不仅仅是普通分析师,还包括安信证券引以为荣的“具有相当的市场影响力”的首席分析师们。

“首席分析师也走了很多,今年走了4个,现在还剩下5个,其中两个已经不做研究了。”

据安信证券内部知情人士透露,交通运输行业首席分析师邓红梅一年前已离职。首席基金分析师付强半年前离职,证券业协会信息显示,其今年2月底已经正式加盟嘉实基金。

此外,TMT行业首席分析师罗舜芝也已离职。建筑与工程行业首席分析师石磊也跳槽到光大证券。石磊在安信证券发的最后一份研报时间是去年8月14日,证券业协会披露其在光大证券获得新证书时间是今年1月。

安信证券最近一次首席分析师离职在两个月前。经理财周报记者证实,医疗保健行业首席行业分析师洪露5月初已离开安信证券。5月1日,洪露最后一次以安信证券首席分析师的名义发布了一篇关于益佰制药的深度报告。

“他们(安信)走了很多人,现在到处挖,很多人知道安信老底差,都不愿意去。现在安信研究所里新的分析师大部分是从学校招来的应届生,一个月给5000块。”前述安信证券离职人士透露。据悉,为稳定军心,安信证券最近新提拔了一批高级分析师。

“安信现在还在不断挖人。不过,以安信证券目前这么低的薪酬待遇,这么低的薪水也只能到校园招聘。”前述安信证券分析人士证实了这一说法。

安信证券官方网站上,校园招聘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其研究所拟在北京、上海招聘助理分析师。

但安信证券研究所高层人士称,目前,安信校园招聘新进来的分析师仅四五人。理财周报就分析师离职相关问题向安信证券求证,截至发稿,未得到回应。

分析师50%流失率背后

他们为什么抛弃了这一块在业内还算响亮的招牌,离开了安信证券?

“大家集中在这个时间离职,有偶然因素,也有必然因素。公司不重视行业研究这一块,这让很多人感觉到发展遇到了瓶颈。”多位安信证券离职人士向理财周报记者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离职分析师们抱怨最多的是薪酬问题。

“最直接的体现是,安信的薪酬没有什么吸引力,工资水平是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在券商里算中下游。”

“最近中小券商挖人挖得太厉害了,开出了不错的价。一些人跳去别的券商。如果薪酬没有吸引力,又看不到个人前景的话,很难留住人的。”

据理财周报记者调查,这批离职分析师中,除了跳槽其他券商以外,一些人去了私募,转做压力较小的买方研究;还有一些人则转行做销售。

但据业内人士透露,安信证券研究所分析师的报酬并不像上述离职分析师所言的都那么低。

“高善文的薪水三年前就定了,年薪1000万,是行业标杆,现在肯定又提了。中信、申万、国信这些券商都以高善文的薪酬为标杆。”上海一位接近安信证券的分析人士透露,“安信分析师主要是靠基金分仓提成。当然,很可能是下面的人没有拿到。但可以肯定的是,核心团队薪酬绝对高。”

据悉,这与安信证券研究所重宏观、轻行业的导向有关。

此番安信证券离职的分析师中,多为行业研究员。“安信证券现在靠宏观和策略在撑,他们很强势。但在行业研究这块,公司并没这么重视。”前述安信证券内部人士透露。

“只能说我们的策略和宏观做得太强了。其他显得无足轻重了。”前述从安信离职的行业分析师坦言没有“存在感”。

以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为旗帜的宏观和策略研究向来是安信证券的金字招牌。在宏观和策略研究的光环下,安信研究所的行业研究显得相对弱势。

众多分析师离职,这对安信证券而言,也许并不重要。

“关键是,高善文没走。”前述安信证券离职人士一句道破,“有宏观和策略在撑,安信有时间和空间去应对这次离职潮。”

2008年初,时任光大证券研究所所长的高善文率领20多位精英集体投奔安信证券。从此,高善文之于安信证券,如同王亚伟之于华夏基金。

“这就像病毒传染一样,同事间也会有情绪传染。分析师是很讲究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群体。经常是要挪大家一起挪。”一位在证券行业呆了十余年的资深分析人士感慨。

阴秀生之后:谁来坐镇投行

在研究所人员动荡之际,安信证券分管投行的副总裁阴秀生也离开安信,投奔国泰君安。

7月初,46岁的安信证券副总裁阴秀生在国泰君安历时两个月的公开竞聘中脱颖而出,当选国泰君安副总裁、分管投行。阴秀生本人是国泰君安新当选副总裁中,唯一一名从外部引入的“新人”。

对此,“老东家”安信证券保持一贯的沉默。阴秀生自2006年加入安信证券,任副总裁,分管投资银行部及计划财务部,至今已有5年。

令人费解的是,阴秀生离开的时点,正是安信证券投行突飞猛进之时。不少业内人士对阴秀生的离职表示不解。

自IPO重启以来,安信证券投行发展迅猛,风头直逼国信证券和招商证券。今年以来,安信证券承销了7单IPO项目、6单增发项目、3单债券项目。其IPO业务以7单的成绩在所有券商中排行第4,引人注意。

但如此骄人的成绩背后,是市场一浪高过一浪的质疑声。安信证券投行今年还创下了“百发百破”的记录。

今年以来,安信证券累计已承销发行了7单IPO项目,项目覆盖主板、创业板和中小板,包括与中德证券联席保荐的华锐风电(601558.SH)、海立美达(002537.SZ)上海绿新(002565.SZ)、雷柏科技(002577.SZ)、华鼎锦纶(601113.SH)、金力泰(3000225.SH)和文峰股份(601010.SH),7只股票无一例外,均遭遇首日破发。

而作为安信证券今年力作的华锐风电项目最受质疑,保荐代表人王铁铭也一度被推至风口浪尖。

该股于1月13日挂牌上市,并创下资本市场两大记录:90元的发行价创下沪市主板市场20年来最高纪录;94.59亿募资创今年IPO之最。但截至7月7日,该股复权后的股价较发行价还是下跌31.3%。

对此,安信证券投行总部执行总经理马益平回应理财周报记者:“破发是市场行为。”

阴秀生之后,谁来带领安信投行团队?对此,理财周报记者向安信证券多位投行高管求证,均回应:“不知道,得问公司。”

据悉,目前安信证券投行负责人为安信证券副总裁青松。公开资料显示,青松曾任证监会机构部审核处副处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wangcong] 标签:安信 证券 分析师 人士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