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道德建设大讨论”之五
长期以来,A股市场围绕ST股“壳资源”进行的所谓重组,以及由此孳生出来的种种不正常现象,如内幕交易、操纵股价、助长炒作气氛等,已经成为A股市场的痼疾,严重扭曲了市场合理的定价机制和估值体系。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地方利益作祟
南京证券所长助理周旭:ST股为什么会死而不僵?一些烂公司退市为什么那么艰难、那么顽强?因为很多ST股被当地政府部门视为资源,政府部门要利用好这种壳资源,就会维系着这些公司苟延残喘,会想方设法通过注入资产,寻找脱胎换骨机会。有的确实会化腐朽为神奇。但这种乌鸡变凤凰的神话以后会越来越少了,因为从监管层方面来说,以后对重组的审核会越来越严了。ST股的股价波动往往比较剧烈,从价值投资的角度来看,不建议投资ST股。
不建议买ST股
国海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钟精腾:买ST股,可以说风险与收益成正比。投资者要根据自己的投资偏好和风险承认能力来选择。有的ST股确实能通过重组咸鱼翻身,实现股价翻番;而有的ST股则没有这么好运了,暂停上市多年,依然可能会重组梦碎,也碎了股民心。所以买ST股,更有风险,建议没有心理承受能力的,最好不要买ST股。
限制ST股流动性
股民胡先生:我感觉当务之急是在交易上对ST股票有所限制。比如,每周限制ST股的交易日,扩大ST股票跌停板的幅度。上述两个建议真能采纳的话,将对ST上市公司起到警示作用,让投资者远离ST股票。因为限制交易日股票买卖就不方便,涨停5%、跌停10%警示投资者风险是收益的倍数。两种办法使ST股票流动性大打折扣,炒作的庄家不愿介入便没了赚钱效用,中小投资者也不会跟风,这样ST股离退市就不远了。
两个思路对待ST股
国泰君安策略研究员时伟翔:ST股本身是亏损股,没有业绩支撑,只能靠讲故事。普通投资者如果想参与,有两个思路:一是从其高弹性入手。在市场跌幅较大、基本见底的时候,可以参与周期类或者估值非常便宜的股票,它们反弹的高度相对较高;二是从其公告入手。如果公告表示公司摘帽,则适当介入会有一定的收益。另一方面,如果投资者仅仅依靠消息,就很容易吃亏,因为有些消息等到被中小投资者知道了,就没什么参与的价值了。当然在牛市中这种投资收益会非常明显,因为其股价低,弹性大,而熊市中则不碰这类股票为宜,因为其本身是亏损股,人气低迷,被参与的热情不高。
缺乏严格退市机制
股民孙先生:对于ST板块,我的原则是坚决不碰。有些股民一到披露年报、中报的时候就潜伏ST或*ST的股票,搏它们摘星、摘帽的行情,有的股民甚至潜伏几年搏它们重组的消息。事实证明,一旦重组成功,这类股票的涨幅是惊人的,赚钱效应也很明显。但是我并不眼红,为什么呢?第一,这类股票本身就存在财务、管理、经营等问题,不符合我的价值投资理念;第二,历史上也有ST股票重组失败的案例,复牌后就以连续几个跌停迎接你。
ST股票持续在市场上死而不僵,我觉得跟A股没有严格的退市机制有关。市场普遍认为,这类公司基本面再怎么差都不会退市,最后还可以重组,反而乌鸦变凤凰。于是,在没有退市风险的情况下,资金不断炒作它们,伴以不断的利好消息制造多头陷阱。在这里我要提醒股民朋友,千万不要上当受骗,要严格遵守自己的操作原则。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