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政府工作报告 九大关键词藏结构性投资机会(股)(3)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到投资者权益保护,市场人士认为,可以看成是2012年证券市场将有重大改革的信号之一。
/“产经”关键词/
环保投资驱动 PM2.5监测设备先行
PM2.5两公司或直接受益
自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增加了PM2.5的监测指标,PM2.5就成为横跨环保、股市的热门词汇。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PM2.5)等项目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
PM2.5也成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新词汇之一,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几乎没有相关方面的任何描述。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落脚到A股市场上,PM2.5带来的投资效应,首先影响的是环保行业,而环保投资驱动,监测设备先行。市场预计2012年内,京津冀及长三角、珠三角等首批强制实施PM2.5监测的地区总投资额达到约8亿元,而最终338个地级以上城市的总投资规模将达到20亿元以上。
《每日经济新闻》了解到,PM2.5的主要监测方法是震荡天平法和β射线法。目前的现状是震荡天平法仪器的核心技术由美国公司垄断,单台仪器价格较高,而功能类似的β射线法监测仪的价格不到前者的一半,因此采用β射线法监测仪,成本更低。
民生证券研究报告称,我国目前已有部分厂商推出采用β射线法的PM2.5监测仪样机,性价比高,对于经费不够充裕,数据实时性要求较低的二三线城市环境监测站,该产品有比较明显的竞争优势。而涉及该产品的上市公司有先河环保(300137,收盘价19.06元)和聚光科技(300203,收盘价16.65元)两家,聚光科技是国内销售额最大的综合性仪器仪表厂商,其自主研发的PM2.5监测仪即将推出样机;先河环保则是环境监测设备领域的龙头企业,也是国内最早从事PM2.5监测仪器研制的厂商之一,其基于β射线法的PM2.5监测仪器产品已获得认证。
而延伸到空气污染治理领域,民生证券认为,龙净环保 (600388,收盘价26.68元)独有的“烟气治理岛”方案可为电力及非电力行业提供烟气治理的全套解决方案。
海洋发展战略 等待实质性措施出台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出:更好地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中先行先试的重要作用。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由此,“海洋发展战略”成为资本市场值得关注的又一“概念”关键词。
《每日经济新闻》翻看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其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描述是:坚持陆海统筹,推进海洋经济发展。更好发挥深圳等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中先行先试的作用。
其不同点在于,一是将先行先试地区的作用加了“重要”两个字;二是将“陆海统筹”变成了 “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制定发展战略,显然比推进发展更有实际效果。
继2011年“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要求“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后,承担这一科研职责的国家海洋局随后表示,2012年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将紧紧围绕“十二五”规划,继续深化细化海洋发展战略的研究工作,加大开展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研究,认真做好海洋立法的研究支撑工作。
不难发现,与PM2.5相比,“海洋发展战略”对于资本市场而言还完全停留在概念阶段。从盘面表现看,3月6日,中昌海运(600242,收盘价7.94元)领涨,部分相关个股涨势喜人。不过,目前市场认可的“海洋发展战略”概念股,范围比较狭窄,主要局限于地理位置。事实上,“海洋发展战略”还涉及海洋石油开采和海洋工程两大板块公司。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商讯
- 单日流入资金最多个股
- 明星分析师荐股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