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分化五梯队 平安耀眼银河没落
作为投行必争之地,2010年A股IPO市场注定有一场不见硝烟的激战。
2010年已过去十个月,年关在望,且看本报记者秋后算账。
据记者统计,今年1-10月,共257家IPO公司挂牌,其中主板19家,中小板156家,创业板82家。257家挂牌公司的保荐机构分别来自56个投行,占71个具有保荐人资格投行的78.8%,平均每个投行保荐4.6家IPO公司。
截至10月底,107个IPO项目挂牌由15家上市券商包办,占今年来IPO项目的40%,平均每家上市券商有7个项目挂牌。其中以招商20个项目挂牌为最,超过10家的为广发、海通,长江最少,仅1个项目上市。
这份投行成绩单背后,展现的是五个梯队分明的崭新业务格局。
“创业板的推出和中小板的火热,使投行业务可能重新洗牌。”2009年底,一位券业资深人士向记者预言,“大而不强者,是否积极转变思维,放下身段探寻市场化道路,是这场残酷战争中生存制胜的关键;长期处于劣势的中小券商,一旦抓住机遇将更上层楼。”
中金提前两月锁定胜局
尽管只看前十个月A股IPO成绩单,但中金公司已锁定胜局。据记者统计,截至10月末,中金公司只有5单IPO上市,但都是颇有来头。
4个主板上市项目,除“史上最大IPO”农业银行(601288.SH)外,光大银行(601818.SH)、中国西电(601179.SH)、陕鼓动力(601369.SH)也为其赚取高额承销收入。
另一单则是东方财富(300059.SZ),3500万股发行量与主板公司虽无法比肩,但比创业板公司平均不到2000万股的发行规模而言,则堪称巨量。
对于早已过了以项目数量取胜的中金,或许项目的“质量”才是关键。
Chinaventure投中集团的最新数据表明,2009年11月至2010年10月,中金IPO承销金额逾680亿元,领先第二名中银国际350多亿元。
“非大单不接的魄力,不是每个券商都能做到。更多的中小券商还在为实现项目数零的突破努力。”11月下旬,北京某券商投行老总告诉记者。
相对于中金的一骑绝尘,中银国际、国信、中信等则组成2010年投行第二梯队。
中银国际与中金的路线相似,今年前10个月,同样仅5单IPO上市,但其中3个为主板大单,另两个项目分别为创业板和中小板。2009年11月至2010年10月的承销金额达336亿元,仅次于中金。
原本有机会与中金一决高下的中信证券(600030.SH),今年前10个月表现差强人意,其交出主板和中小板各3个、创业板1个的IPO挂牌上市项目和1单保荐业务被否的成绩单。
一年来,中信承销金额307亿元,略低于国信的317亿元。而国信今年前10个月,共14个IPO挂牌项目,其中主板1单、创业板6单、中小板7单。
升班马平安以量领跑
不被老牌券商在意的“小块头”平安,此番抓住“机遇”亦跃居第二梯队。与中金“挑客”以质取胜不同,平安走的是以“数量”取胜之路。
投中集团数据显示,2009年11月至2010年10月,平安承销金额达297.4亿元,与中信差距不到10亿元。
今年虽有两个月才结束,但作为中小板、创业板IPO领跑者,平安已锁定“项目之王”的称号。
据记者统计,今年前10个月,平安共有31单IPO项目上市,占前十个月IPO挂牌总数的12%。这对于仅有50余位保代的平安而言,意味着其保代人均贡献1.2单IPO项目。
“只选企业,不选行业。只有不好的企业,没有不好的行业。”平安之所以能收获颇丰,与其2009年以来投行业务理念有直接关系。
11月22日,平安证券投行董事总经理龚寒汀表示:“创业板预热之初,我们就跟监管层和交易部门积极沟通,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联系,参加各地创业板研讨会,积极储备项目资源,并对手中的项目进行清理。”
“放下身段,有的放矢是平安拔得头筹的关键。相较其他中型券商,平安还有一个优势。”深圳一位券商人士告诉记者,暂停近一年的IPO市场使大量项目在报批程序中被羁押,去年6月前,排队等待上会的项目多达300余起,而每个项目需要两个保荐人。
而根据有关保荐人制度,大量保荐人的“签字”权被“冰冻”,导致可用于新项目的保代数量降低。但平安保代“羁押”现象并不突出,其主要保荐对象多为中小板企业,创业板开通后,许多以前目标为中小板的企业转投创业板,使平安的项目多了一条上市通道。
无论如何,“平安成功突围给中小券商树立了榜样,市场化不断深入的今天,如何从市场需求做起,已成为摆在许多中型券商面前值得思考的难题。”上述北京某投行老总表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
分享到: | 凤凰微博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lili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