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韩巍强:人民币国际化将使金融开放进入高级阶段

2011年06月11日 23:00
来源:凤凰网财经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韩巍强:人民币国际化将使金融开放进入高级阶段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管理委员会成员、公司行政总监、董事总经理韩巍强

凤凰网财经讯 6月11日11日下午“首届于家堡论坛年会”在第五届融洽会期间举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管理委员会成员、公司行政总监、董事总经理韩巍强在“首届于家堡论坛年会”上参加主题讨论。

韩巍强指出上海作为中国的金融中心,确实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要成为一个国际的金融中心,还需要另外一个更重要的步骤,就是人民币的国际化。所以我最后就讲人民币的国际化将是中国金融开放的一个高级阶段。

以下是文字实录:

谢谢龙先生,我在这里谈入世十周年,非常同意刚才巴尔舍夫斯基刚才讲的,中国的入世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道路上,加快了和提高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如果我们从1978年看,中国的改革开放到今年是33年,资本市场建立,上交所建立是1990年到现在是21年,入世10年,就是30、20、10年这样一个大数。

看到中国的经济确实是飞速发展,特别是后十年,由于入世对中国的经济,对中国的金融特别是对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我这里有几个数据,和大家列一下,有可能使大家很快记住这些里程碑的发展。

2001年是我们加入世贸的时间;2002年是我们在资本市场推出了国外的合作投资人在中国A股投资的规则;2003年保险业中国的保险公司进行股改,也开启了中国的保险公司在海外和中国资本市场上市的道路,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也全面展开,一会儿再特别说明一下。

在2003年也是很重要的一年,国九条的发布,为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创造了非常良好的条件;2004年中小板在深圳交易所推出;2006年公司法和证券法由于改革的需要再次修订,2007年中国向外的投资出海了,也就是说中国的股民可以到海外去投资,截止到今年的5月份已经有10家的券商是中外合资的。

刚才龙部长说在资本市场开放的步伐,确实是由于1997年和2007年两次大的世界经济危机和金融风暴对于市场的改革放慢了速度,但是我想中国政府由于入世在改革上成效还是非常大的。我再拿中国银行业做一个例子,因为刚才汇丰银行的朋友已经把合作银行,外资的法人机构在中国的发展做了一个介绍,我们也看一下中国的商业银行在十年中怎样发展。

2001年我们入世的时候承诺银行业开放的进程,在2003年的时候,开放外资银行在中国的人民币业务,特别是对机构的。2006年全面开放居民的业务。2007年允许在国内设立法人机构。这是标志着中国银行业必须要迅速跟着改革。

中国的银行业是怎么做的,2002年召开了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银行业的改革方向是按照现代金融企业的属性进行股份制改造,2003年成立银监会,把银行业独立地监管起来,同时在2003年的12月份成立了中央汇金投资公司,这家公司是专门为了银行业的改制而成立的。

2004年中央汇金公司向中行和建行注资4500亿美元,处理不良资产4400亿,2005年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在香港上市,2006年中国银行在香港上市,2006年工商银行、香港银行和上交所两地上市,2006年再次召开金融工作会议明确了股份制改革方向,推进银行的商业化改革,特别是要推动最后一家大的国企银行农业银行的改制和上市,2008年的时候中央汇金再次向农行注资1300亿元人民币,2009年农行股份制成立,而2010年的7月份农业银行在上海上交所和港交所分别挂牌上市。

我们看四大国有银行从2001年几乎是资不抵债的情况到2010年上市,中国银行业的市值是100万亿人民币,刚才龙部长也说是不是中国的银行业跑得太快了,确实是非常快,十年前几乎是资不抵债的行业,到十年后的今天是拥有100万亿的资产,现在贷款额是2%的话也是2万亿的贷款额,总的速度来说确实是慢于中国的银行发展速度。我想说明了一个问题,入世对中国整个经济发展的一个促进作用,正是因为入世,中国的经济发展的迫切性,特别是金融业发展的迫切性,对整个的行业来说是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数字说明了问题,我们目前在世界前100强的金融机构中,中国占了十几席这是相当可观的,我们看一下资本市场的情况,2001年入世以后,谈到了股份制分制和改革,基本上是处于半推半就的情况,我们一开始是要一个全面的资本市场,但毕竟我们是从计划经济向资本经济转向的情况,我们一开始并没有一下子到位,比如全流通的问题,所以到了本世纪初的时候,整个的资本市场也遇到的非常严重的内伸问题,是因为发展速度和我们当时设置的机制产生了很大的矛盾。十年来,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和壮大了,而且解决了问题,2006年股改的完成,也为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创造了非常好的基础。看到今天中国的资本市场第一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迅速提升了,资本市场的结构优化也非常明显,资本市场的国际化的进程也非常快。

刚才我提到了已经有十家中外合资的券商在和我们100多家国内的同行们在一起竞争,同时我们也看到,由于中国经济的发展,由于中国企业的向外发展,中国的证券公司也开始在海外布点,包括像我们公司在过去的三年,分别在美国纽约、英国伦敦和亚洲的新加坡建立了我们的全资子公司,就是为了中国的企业向外发展,来建立桥头堡。

中国的资本市场法律

监管也逐渐趋于完善,这样自律的框架也逐渐在形成,最后也是中国资本市场的特点,由于我们发展在后,反而是我们目前拥有全球最先进的无纸化的全球交易系统,这对整个的资本市场的发展起着很大的跨越发展作用。当然资本市场结构的深化已经看到债券市场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发展,二是在债券市场方面我们实际上既有公司债、短期融资券、可分离债等等产品,我们已经看到很多企业已经能够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使经济发展不断增添血液。

上市公司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现在有1000多家公司在A股市场上供投资人投资,由于上市、由于股权结构的变化,我们的公司治理也法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除了刚才说的大型的过去的国企,通过上市改变了过去的完全由国有控制的方式,整个的治理机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也看到了很多的民企,由于上市也加快速度在发展。

比如去年创业板的成立,使得中国很多的中小公司,一些新型的高科技的公司能够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迅速发展,这对将来中国的经济发展特别是自主创新型的公司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近大家知道热谈的“新三板”的建立和迅速的推动,也会对中国的整个经济和高科技企业的发展起到一个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我们在看到这些成绩的同时,也看到了我们的结构不是很合理。

举几个例子看一下,在比较成熟的市场,比如美国,一般来说经济从股市上融资的比例占到了37%,债券占到了48%也就是说50%左右而银行贷款只有15%,而中国目前的状态是这样的,我们的企业从银行贷款占了整个资本市场的65%,而通过债市进行融资的只占22%,通过股市只有13%,和美国的融资状况是完全倒过来的情况,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我们的股市和债市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而且必须要加快特别是债市的发展,当然也要看到行业的机会,落后就说明这个行业有机会。

二是我们过多地把我们融资的需求放到了商业银行业,对整个的金融系统的运转来说银行业承担了过大的负担,所以结构上应该进行调整,我想我们国家在未来的几年会迅速地改变这种结构。

最后,我想说由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实际上以中国大陆为主的金融中心正在建立,我们拿上海和香港做一个对比,现在上海的股票市值有18万亿,而香港现在是17.8万亿,这个时候中国上海的股市已经和香港相当了。

我们股票的融资额上海已经超过了香港17%,股票的成交量上海更是上海的三倍,债券的存量上海是香港的五倍,所以我们已经看到了,从很多的数据表明,上海作为一个金融中心来说,已经逐步地在赶上或超过香港。当然这里面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人民币的国际化的问题,刚才说的上交所,上海作为中国的金融中心,确实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要成为一个国际的金融中心,还需要另外一个更重要的步骤,就是人民币的国际化。所以我最后就讲人民币的国际化将是中国金融开放的一个高级阶段,什么时候人民币国际化了中国的金融才能最后地和国际接轨。我想说的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网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84458352)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liyang] 标签:中国 资本 发展 市场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