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股神”余秋雨?

2011年03月04日 16:45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上海徐家汇商城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完成网上发行申购和网下申购缴款,位列徐家汇第十大股东的知名学者余秋雨身家暴增8298.24万元,投资10年回报率高达34倍。

一个成功的投机者

如果大家都能理性一些,或者说余秋雨先生的公关做得到位一些,那他完全可以被描述成一个当代儒商,一个在改革大潮中深谋远虑的成功者,一个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两手抓两手都硬的时代榜样。毕竟是市场经济,勤劳致富也好、眼光致富也好、运气致富也好,都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可这正是问题所在,为什么那么多人都使用了“暴增”、“暴富”、“投机者”,甚至“涉嫌侵吞国有资产”之类的辛辣字样呢?为什么大家就不能对余大师友好一点呢?

我开始以为,人不能因为犯了一次错,好吧,不能因为犯了几次错就永世不得翻身吧?媒体未经深入调查,上来就气势汹汹地责问“你凭什么能赚那么多钱”?实在让人觉得有点儿尴尬。

但后来,我看到了余老师被揪住不放的一个重要原因。余秋雨在2010年的长篇记忆文学作品《我等不到了》(这本书不知道是余老师告别文坛后的第几部作品了)中说,当时徐家汇要从国营转制为股份制,该公司的一位经理问余秋雨,能否在他们转制的困难时刻参股,因为商店的职工都是余秋雨的忠实读者,如果余秋雨来参股,会提升他们的信心。书里写道,他当时对徐家汇的前景并没有把握,但还是决定参股,原因是在三十多年前,原名“上海六百”的徐家汇商城中,一位“长得像观音菩萨”的女职员曾经让他用仅有的3元钱买了一套棉衣,使他在冰天雪地中活了下来。

这段颇似“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小故事”的记录不知道是属于“记忆”还是“文学”,但的确带有余秋雨老师一贯的气息,我们透过这短短几句话,仿佛就能看见余老师那双含泪的眼。

现在,我完全可以理解对余秋雨的“声讨”——这是一个成功的投机者。如我们所知,余老师的一贯作风就是,既要金银满钵,还要感动中国。从青歌赛评委,到“含泪门”、“诈捐门”,以及屡次退出文坛,余大师的一生,一直在为名利双收做着不懈的努力。但不用我说大家也看到了,余大师失败了,成了所有想要名利双收的人的前车之鉴。

(李瑞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lizy] 标签:余秋雨 徐家汇 投机者 老师 
用手机登录 3g.ifeng.com 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