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董少鹏:给屠光绍的“国际板逻辑”泼瓢冷水

2011年06月09日 09:06
来源:国际经济时报 作者:3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最核心的东西是定价权。美国纽约、中国香港之所以叫国际金融中心,最本质的一点就是其对金融商品的定价被国际认可。然后,才是所谓的“聚集程度比较高”。所以,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国自己的上市公司才是最紧迫的。为此,应在发行上市、分红、再融资、股东权益保护等方面迅速采取强有力措施,提升市场诚信度和凝聚力。此时,急乎乎推出不伦不类的国际板,以此冲击中国投资者的心理、伤害市场参与者的自信,只能是事与愿违。

正当人们担心国际板仓促上马之际,6月6日,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屠光绍在参加上海电视台《我与市长面对面》录制时,对媒体表示,“国际板应具备四大条件,而这四个条件上海已基本具备”。而6月3日国务院批转发改委《关于2011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中,对国际板的表述是“研究建立国际板市场”。那么,到底是“四个条件上海已基本具备”了呢?还是相关部委要“研究建立”呢?

屠光绍所说的国际板推出的四个条件,是指基础条件、市场、会计、技术准备四个方面的条件。且不管他所论述的四个方面是否准确和全面,单就所谓会计条件、技术条件两条而言,很大程度上是搞叠床架屋。中外会计制度尽管有差异,但通过A+H实践,相关衔接问题早已解决,还需要专门为外国企业上市准备吗?再说技术,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技术条件早已优于纽约证券交易所,还要准备什么?我们更应当关心的应该是,作为一国的监管机构,其主权如何体现?外国公司来上市,是把上海股市当作一个市场,双向选择,还是我们委曲求全把拉他们过来、给“国际金融中心”装点门面?

至于基础条件、市场条件,则是说行就行、说不行就不行,没有什么一定的标准。现在最该解决的悬疑是:让外国公司以名气大的已上市公司为主来上市,究竟有何必要?屠光绍称:“要建国际金融中心就意味着金融市场和金融业务国际化的程度要越来越高,这个才叫国际金融中心。加上国际两个字,就意味着不光在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它的金融聚集程度比较高,甚至在国际上都有很强的影响力辐射力。”言外之意,国际板一旦开通,上海市的国际影响力辐射力就会增强。(参见6月8日人民日报《国际板四大条件已基本具备》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1-06/08/nw.D110000renmrb_20110608_3-10.htm)

不过,我认为,恐怕答案并非如此简单。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最核心的东西是定价权。美国纽约、中国香港之所以叫国际金融中心,最本质的一点就是其对金融商品的定价被国际认可。然后,才是所谓的“聚集程度比较高”。所以,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国自己的上市公司才是最紧迫的。为此,应在发行上市、分红、再融资、股东权益保护等方面迅速采取强有力措施,提升市场诚信度和凝聚力。此时,急乎乎推出不伦不类的国际板,以此冲击中国投资者的心理、伤害市场参与者的自信,只能是事与愿违。

事实上,外国资本参与中国经济活动已经十分普遍;乐观地看,一些外国资本甚至已和中国经济水乳交融。国际化已不是一个需要讨论的话题,此时看待国际化的话题,更应当多想一想是否互利双赢、是否会损害中国的利益。国际板为外国企业设专座的做法,冲击现有股市参与者的自信,冲击中国股市正常的发展秩序,其实是损害中国的利益。

就在屠光绍表示国际板“都已基本准备到位”的5天之前,6月3日,国务院批转发改委《关于2011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提到了“国际板”时,以“研究建立国际板市场”来表述。我认为,这是高层对近期甚嚣尘上“即将推出国际板”实施降温。如果使用“积极稳妥推出”、“适时推出”的措辞,则意思就不同了。国际板还停留在研究阶段。

 

相关专题:聚焦国际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国际 条件 国际金融 中国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