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高铁相关公司巨额招待费招待了谁

2011年08月01日 01:30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余丰慧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据媒体报道,2010年年报显示,20余家高铁相关公司的销售费用高得惊人,人均在10万元以上。在公布招待费的9家高铁上市公司中,有两家去年销售费用产生的招待费超过了1亿元。在全部公司中,平均每位销售人员花掉招待费用最高的是6.92万元,另有4家公司2010年平均每位销售人员花掉的招待费均超过4万元。

这么高的销售费用、招待费用都花到了哪里?招待了谁呢?报道中的一段话语令人思考:高铁产品,一般只有一个销售对象,那就是铁道部。照理说,客户少应该能节约大量的销售费用和招待费用,起码不会如此之高,而事实为何相反呢?

从7·23动车追尾特大事故看,一个连雷击都经受不住的高铁信号设备,作为高铁设备供应商、经销商、设计公司的上市公司脱不了干系。不排除存在以巨额销售费用、招待费用为名采取变通行贿手段买通腐败官员,最终对人命关天的高铁设备材料技术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结果造成连信号灯等经受不住雷击,使得200多人伤亡的惨痛代价。对这种残害百姓的腐败不能有一点点宽恕和原谅。这起事件背后所反映的,实际上是央企政企不分,对产业链形成垄断、在小范围内分配利益,进而丧失市场竞争、滋生巨大腐败的现实。

从公众上市公司角度看,高铁上市公司营销对象和招待客户如此集中,而销售费用和招待费用却如此之高,是在变相掠夺投资者的利益。应该给投资者一个明白说法。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要求,应该对高额销售费用、招待费用公开说明,对此缺乏交待,实令人遗憾。

有人说,消费费用、招待费用难以查账,更难以查处。“要完全看清楚这些费用的去向几乎不可能,因为差旅费和招待费都是笼统的科目,其实是非常容易做手脚的。因为在财务入账时,只要有足够的发票,有领导的签字,就可完成报销。给客户回扣或是一些私人的消费,均可用发票来冲账。”“往往审计师也无法审出里面的猫腻。即使有异常,但是只要发票齐全,报销手续完善,那么审计师也只能认定‘取得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笔者作为一位从事经济工作30多年的人士,对这些观点一直不服气,不敢苟同。再难的账,只要有账都能查清;任何事情只要你做了,都有蛛丝马迹。关键是查处的组织和人员是否下功夫。比如招待费用、销售费用,只要循着开发票的单位如酒店、商店等去核实其包括金额在内的真实性,立马露出马脚。其实,只要是作假的发票都有异样的蛛丝马迹,经常查账的老会计、老专家一眼就能看出来。有时候,那么多招待费用发票只要对怀疑部分进行抽查就能查明结果,根本不需要一一查实。

温家宝总理在28日中午的7·23动车追尾现场记者招待会上说,“无论是机械设备问题,还是管理问题以及生产厂家制造问题,我们都要一追到底。如果在查案过程中,背后隐藏着腐败问题,我们也将依法处理,毫不手软。”因此,不妨把所有高铁上市公司巨额销售费用、招待费用作为线索和突破口之一,一查到底、一追到底,彻底查清高铁产业链上腐败的水到底有多深,斩断这个巨大产业链上的巨大腐败链条。“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长眠在地下的死者”,才能给中国高铁创造一个扎实的安全基础和环境,才能使得中国高铁赢得世界信任。同时,也能够净化中国资本市场环境,树立投资者信心。

 

相关专题:中国高铁隐秘产业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高铁 费用 销售 招待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