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分论坛讨论实录:2011-全球银行业展望

2010年09月17日 11:31凤凰网财经 】 【打印共有评论0

凤凰网财经讯 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和《财经》杂志举办的2010年第四届中国银行[3.24 0.31%]家高峰论坛9月17日在上海举行,凤凰网进行图文直播。在论坛的第一阶段,安永亚太区金融服务主管合伙人Keith Pogson、渣打银行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全球研究部主管李籁思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学教授兼副教务长张春,就“2011:全球银行业展望”的主题,进行了讨论。

以下为四位嘉宾的发言实录:

张春:谢谢。下面进行讨论阶段,有请Keith Pogson先生和李籁思先生上台进行讨论。我们只有两个人,我们就讲英文。

我先问一个问题,如果说你看未来2-3年或者是3-5年的话,你觉得在全球银行业谁会扮演主要的角色,他们的竞争优势在哪里?而且你觉得未来的银行以他们的业务模式应该是怎么样的?

Keith Pogson:非常感谢你的问题,如同我的演讲一样,在3-5年的时间之后,我们会看到,市场会有越来越多的参与者进来,比如拉丁美洲、中国、印度,他们可能会有非常大的一些当地银行业。另外全球性的银行,他们从危机当中幸存下来,我觉得并不一定非要将银行的规模降低见效,我觉得复杂性是一个问题,他们要有比较深的银行关系,比如要有商业银行或者说个人银行的业务,并不是关注投行的业务。比如中国、印度、巴西当地的银行,它可能会做得不错,他们因为本身的盈利模式并不是那么的复杂,但是它的传统业务做得非常好,这种业务比较有优势。

李籁思:我想提几点,从三角度来看,一个是宏观经济,它显然是很重要的,的确信息市场是说,对于银行来说是发展最好的沃土,除了经济,那么到2014年我们做了一个计算,除了日本以外的亚洲,它对于全球经济的贡献还要大,的确亚洲这些地方的银行会做的非常好,但是竞争会非常的激烈。中国和亚洲的国家在未来几年要避免泡沫,它要避免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那么要有宏观的谨慎管理。另外一点在危机当中做得不错的银行,可能未来也会做得不错,比如流动性、资本,你必须要对客户有明确的战略。第三点在渣打银行几周以前我们有14个高管,另外我们也请了美国大学的一些教授过来跟大家谈公司战略,非常有意思的一点,你看环球在许多的行业当中,有些人他们做得不错,但是其实别人并没有感觉他们可以做得非常好,人们感觉目前的意外,而且整个银行业好像也是人们对他丧失了信心,我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那么大家很有可能会相信一些大公司,他们会相信一些比较高档的商业,如果说你看看整个宏观经济,金融危机,我们系可以得出一些想法,但是我们也会应该看一看技术,公司能够应用技术,或者他们有这种现金资源的地方。

张春:因为我们现在正在收集问题,我可以问另外一个问题,在未来几年,在全球监管标准方面会有更多的合作,在中国其实银行业受到很大的监管,你觉得中国的监管标准怎么样?刚才Keith Pogson也说了,监管是有成本的,但是李籁思说,既然我们得到一些好的教训,我们要继续做下去。而中国的监管者认为,我们已经采取一些比较好的监管方法,那你们觉得中国的监管方法会发生变化吗?如果发生变化会怎样变化呢?

李籁思:我觉得中国的官员都做得挺好的,包括宏观经济发展还有银行业都是一样,刘明康也是非常明确整个政策要怎么走,而且跟大家有非常好的沟通,这是非常积极的方面。但是谈到宏观经济政策,去年信贷是飙升,达到10万亿,可以说是比前年要翻倍。今年信贷可能是达到7.5万亿,但是仍然是比两年前多,那么他们能够确保所有的这些信贷都是能够有利可图的吗?可以确定他们不会成为呆帐吗?所以这些和宏观经济都是相关的,我们可能应该在期待一些已经宣布的政策,之外的一些政策,但是比较好的一点是说,中国的政府他的财政政策是做得比较好的,所以就算市场有问题,也可以很好的吸收。当然银行业要更加透明一点,不如不良贷款还是要不断的关注。

Keith Pogson:我再加上几句,我觉得中国本来就没有生病,为什么非要喝药,前面也谈到,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欧洲,中国的挑战之一就是要平衡,中国的贷款增长。

张春:刚刚谈到西方政府要加强对经济的控制,你觉得中国的监管机构对于金融机构的控制是怎么样的?你对于中国政府有什么建议呢?

Keith Pogson:这个问题很难,我觉得这个问题真的很难,退后一步,从大背景来看,我觉得不管是监管还是正在制定方面都是要专业人士来做,因为整个不管是宏观政策制定还是银行监管都需要很多的专业知识,我们一定要去平衡各个目标,这是我的建议,这个问题非常难回答。

李籁思:如果让我很简单的回答,我觉得温家宝总理在去年达沃斯论坛上面提到,在危机之后有人置疑中国的政策,他不知道为什么西方国家,大家只谈亚当斯密隐形的手或者是市场的角色,为什么其他的人不谈亚当斯密谈的可见的手,因为我们都知道亚当斯密谈到了可见的手,比如对于道德标准的要求,这个问题是我们考虑的,在渣打银行我们非常注重道德和价值和文化,我记得有一些其他机构的同事说,如果要是公司出问题的时候,会丧失文化的感觉,所以不管是在策略方面,在财务方面,在过去的两年我们有技术方面和政治方面的考虑,技术方面就是要建立很好的系统,而政治方面的考虑就是保证资金规模要得到控制,我们一定要保证说在整个行业,整个金融行业有很好的道德和诚信的标准。

张春:最后一个问题给李博士。你觉得渣打银行在哪个领域在中国市场是要做深还是做广?

李籁思:我会谈两点,不管是加深还是拓宽市场,在去年巴黎的会议上面,是讨论了金融危机,在亚行的总裁说,第一要有全球的网络。第二支持中小企业的财务和金融需求。第三要发展债券市场,发展资本市场。中小企业或者是大企业都可以去到资本市场获得资金,在中国公司的储蓄率非常高,对于渣打银行来说,我们在这里很早进入中国,我们主要关注客户的需求,关注客户想要做什么,以及他们未来的打算是什么,很多银行到现在他们的策略和他们的客户有可能不太一样,他们是为了去获得新的客户,一般来说,外国银行会带来最佳实践,增加竞争。在公司层面,我们和竞争者同样,我们会有一个国际全球的网络,我记得去年说过,中国制造,但是未来肯定是中国创造,这是我的观点。

张春:最后一个问题,在MNA方面,全球在未来几年里面,你觉得趋势大概是怎样的?李博士也说过,中国的金融机构在全球的并购中能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Keith Pogson:我们会继续看到很多的并购,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我的演讲材料也谈到这个,我们考虑中国经济的发展,有很多的由让我们确定在中国的金融机构会有很多的并购活动,我们除了在中国还有在韩国或者是印度也会看到大量的并购活动。首先是会在地区里面进行并购,未来还会去在整个全球领域进行并购。

李籁思:并购很少有真正成功的,我记得当时苏格兰银行有这样的并购,在金融领域并购很少能够成功。我们要清楚的是说,并购除了会让投资银行赚很多钱,是不会带来很多的好处的。中国银行要与国际银行处理好关系,在亚洲内部的贸易,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众多的贸易不断的发展,中国可以在这些市场上开展业务,而且可以做得很好,不管结果怎么样,他们还是要服务他们的客户,所以中国银行要关注他们的客户,然后去与其他的有国际网络的银行更好的合作。谢谢。

张春:中国的银行如何为世界经济客户服务的,你有什么建议?

Keith Pogson:最近有调查,我们和很多亚太地区的客户进行交流,包括中国的客户,我们得到的研究结果让人害怕,但是并不是让我们吃惊,因为大部分的客户对于金融领域比较不满意,客户的忠诚度也不高。另外我们发现有很多的悲观情绪,他们会不会把自己的银行介绍给别人,一般大家都会回答说不会,所以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客户会不会换银行,很少有客户说会换银行。那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呢?我想比较重要的是效率、速度,他们也谈到说,银行要离自己住地方或者是工作的地方近。我提一个简单的建议,对于客户来说要提高运营效益,更好的为客户服务,这就是我的肝移。

张春:最后一个问题是给李博士的。日本的财长说过中国现在正在购买日本的债券,你的想法是什么?

李籁思:关于这个问题我想说的是,我们看到其他国家需要把你的货币储备多样化,我们现在出现被动的多样化,中国没有积极的跟美国进行交易,但是不能这么做,某些带来危机,所以他们去买其他的货币,所谓被动多样化,如果你买美元以外的货币,当然一般会选日元,所以不管对于中国的中央央行还是政府,他们会考虑采购更多的其他的储备货币,采购你和他有贸易伙伴的国家货币,比如日元、新元等等其他的货币,如果别人买你的债券应该是感谢他,所以背后是有政治的问题。

张春:在7月末你说到全球经济可能会有二次触底的风险,你觉得现在这个风险是在上升还是在下降呢?而且你觉得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是什么?

李籁思:没有人知道未来是怎么样,所以我们只能猜测,现在我们是做了预测,4年前,美国利率是降低到1%,当时有很多人不信,美国经济增长率降低到1%,那么我觉得二次探底并不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在1-3个条件下可能发生的,一个是有政策失误,尤其是央行要提高利率那么就出现二次探底,在西方大家都担心政府政策失误。第二个方面,如果再次出现冲击,在西方政策失灵,但是政府的影响还是比较小的,但是市场如果是说有震荡,比如油价或者是伊朗、以色列的冲突加紧,就会出现市场的震荡。第三种情况就是失去信心,也可能会出现二次探底,这个信心是取决于基本面、政策和信心,在西方基本面、政策不好,所以信心非常的关键,尤其是美国的信心。我伟大的担心是说,现在在美国有很多的经济学家,他们认为在今年美国的经济不会放缓,那么现在美国的经济如果说它的刺激政策消失,政治肯定会放缓。那么现在你即使有了收入,还是会失去信心,所以二次探底有刚刚我讲的三个原因。那么二次探底,美国的经济可能是只有1%,那么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中国也不能够忽视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参议院昨天请我去作证,美国、中国都要求货币要互相的升值,美国发现他们的经济复苏很弱,失业率非常的高,这样的环境当中,很难让人民币去升值,因为中国不想让人民币升值,那么我觉得中国的经济应该是升值,但是要缓慢的升值,朱民博士刚刚讲到全球要进行协调,我们不能忘记全球的政策制定者在过去几年做得非常不错,中国的监管者、美国的监管者都做了很多的努力,所以在过去一年半当中,我们希望双方要进一步的协调,继续的合作。

张春:现在我们准时结束,现在茶歇,我们再次感谢两位嘉宾。

相关专题:

2010第四届中国银行家高峰论坛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网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84458352)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  热点推荐:

欢迎访问凤凰网汽车2010成都车展全球汽车论坛专题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tianql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