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银行上市:重要的是发行价格也要降低

2010年07月27日 02:11第一财经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皮海洲

7月26日是光大银行上会的日子。由于光大银行的过会毫无悬念,光大银行的发行即将走上前台。

从预先披露的招股说明书来看,光大银行此次发行有一个亮点,就是“自缩发行规模”。光大银行原计划发行100亿股A股,而此次实际发行数量为70亿股,缩小发行规模30亿股。从光大银行董事长唐双宁的对外陈述来看,似乎也很重视“自缩发行规模”这一点。如7月22日,唐双宁在出席记者招待会时,就特别强调了三个“一点”,即“补充资本金利润增加一点,风险资产减少一点,发行规模降低一点”。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发行规模也确实可以减少一些大盘股发行带给市场的冲击。这反映出发行人对维护证券市场稳定的责任感。

不过,降低发行规模或许只是发行人的一种营销策略。100亿股A股改为70亿股,在投资者中留下一个好印象的同时,其发行价格一般说来也会和发行100亿股不一样。

所以,笔者以为,光大银行降低发行规模的做法当然值得肯定,但另一方面,光大银行应该将“一降”改为“双降”,即将一味降低发行规模,改为发行规模适当地降低一点,发行价格也适当地降低一点。比如,将光大银行的发行规模确定为80亿股、发行价格确定为2.8元左右,这与光大银行发行70亿股、发行价确定为3.2元的融资额其实是一样的,但它对于市场的意义却完全不同。

首先,将“一降”改为“双降”可以避免发行人抬高发行价格的嫌疑。毕竟当前的中国股市,高价发行是最招人非议的。它不仅助长了发行人的圈钱心理,让宝贵的股市资源变成巨大的浪费,而且也极大地降低了股票的投资价值,增加了股票的投资风险。所以,发行人在降低发行规模的同时,也应适当降低一点发行价格,这更能塑造发行人的良好形象。

其次,少降低一点发行规模,可以给投资者带来多一点的投资机会。尤其是在适当降低发行价格的情况下,这种投资机会更加值得珍惜。对于一家好的企业来说,其发行规模的减少,实际上就意味着投资机会的减少。

所以,笔者的建议是,发行规模的降低应该适当,重要的是把发行价格也降低一点。(作者系资深市场观察人士)

更多数据,请访问凤凰网财经数据中心(http://app.finance.ifeng.com/data/)

相关专题:

光大银行冲刺上市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lizy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