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敲开洋Boss的门
2007年01月26日 16:09《全球商业经典》投票数: 顶一下  【

全球经理人处在同一水平线上

中国本土经理人迎来新机遇

对于如何敲开洋老板的大门,本土经理人的确没有经验。在20年前,中国才诞生了新中国第一家合资公司、第一批职业经理人。

邓涛就是中国第一批职业经理人之一,他所在的中国惠普也是第一家中美合资公司。也正因为这样一个特殊地位,惠普在中国区的合资公司被政府部门特别允许称为“中国惠普”,而不是像其他跨国公司一样,叫做“惠普(中国)”或者“惠普中国区”。

“1991年的时候,尽管大家都懵懵懂懂觉得在外企工作挺不错的,但是大家都不知道外企是什么样子的。据说工资高一些把?大家这么猜测。”延彩明回忆15年前说,那个时候亲戚朋友甚至都找不出一个在外企工作的。“当时也有人直接把外企看成资本家,当时我们厂子那个书记就说,我绝不给资本家工作。”

从1985年惠普进入中国算起,中国本土经理人也不过才诞生21年。但是这20余年中,中国的确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如果延彩明一样,在十几年前,大多数中国人对外国公司还充满了神秘。在那种情况下,融入跨国公司的企业文化绝非易事。但是在今天,已经有几百万中国人在跨国公司中有工作经验。同时,几乎每个中国人都会或多或少接受着跨国公司的产品,成为跨国公司商业链条上的一环,也体验着全球化的商业规则。

互联网的出现,更是让本土经理人与全球其他地区的经理人至少在获得信息上越来越接近,任何一个重要的商业事件,你在中国获得相关的信息,都不会比美国晚多少,甚至很多时候它们根本就是同步的。

托马斯?弗里德曼在《地球是平的》一书里,提出世界已经被新技术和跨国资本碾成一块没有边界的平地。事实上,对于全球经理人来说,他们也越来越处于一条水平线上。

35岁就担任德国拜(Bayer)集团辖下朗盛公司(Lanxess)全球人力资源部总监的刘峥嵘观察,中国经理人相较于总部外派的洋高管,通常对市场有良好的直觉,但在规划和战略方面就处于弱势。他指出,尽管技能和经验存在差距,但跨国公司雇用中国人管理在华子公司仍是值得的。对于朗盛这样的公司,中国是日益重要的市场。“在与总部交流沟通方面,你失去了一些,但你得到了更多关于当地市场的提示,”刘峥嵘给有心进入跨国企业的中国经理人的建议是。“我希望他们在不失去那种市场直觉的情况下,学习西方管理专业知识。”

跨国公司与本土经理人同时在进步,中国经理人已经越来越理解自己的角色,跨国公司也越来越知道如何使用本土经理人。20年的磨合期已经过去,中国本土经理人的黄金年代即将到来。勇敢地敲开洋老板的大门吧!

 

 

« 前一页1234567后一页 »
作者: 暴剑光   编辑: liaosm
Google提供的广告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TAG:

    (*添加多个TAG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