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华:非常规货币政策已完成使命 应回归稳健

2010年11月04日 22:17新华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新华网北京11月4日专电(记者 华晔迪 王胜先 罗宇凡)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在当地时间3日宣布推出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到2011年6月底以前购买600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以进一步刺激美国经济复苏,引发全球热议。在4日举行的第六届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清华大学金融系主任李稻葵两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以及央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对此进行分析。

二次量化宽松政策出台并不让人意外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清华大学金融系主任李稻葵表示,对此政策不应感到奇怪,政策制订者完全是从本国经济利益出发考虑的。

他解释说,这场金融危机爆发于世界发达经济体,对其而言,短期内首要任务是使资产价格提升,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恢复。在此大背景下,增加货币发行购买金融资产,间接帮助金融机构及企业,是合乎美国决策者的决策逻辑的。

“非常遗憾的是,这些国家没有采取他们经常所讲的‘合理的经济政策’,即在本国金融机构中,这些国家并没有进行相应调整,所以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在这些发达经济体中打滑,使不上劲。”李稻葵说。

李稻葵分析认为,由于一些发达国家金融机构背上沉重资产负担,即使获得充分现金也不会直接投资于中小企业,其首要任务是短期内提高资产质量,而提高资产质量最好办法是购买成熟资本市场所发行的产品。

基于这个考虑,李稻葵表示,此番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不会对美国经济本身带来短期、直接、根本性影响,相反,这部分资金会很快流向其他金融市场,导致其他国家货币升值,反过来间接对这些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的国家出口商有利。

发展中国家应想尽办法挡住跨境热钱流入

李稻葵和夏斌均认为,美国此次采取二次量化宽松政策,将导致过度流动性流向包括中国、巴西等在内的新兴发展中国家,面对滥发货币,发展中国家该如何应对呢?

“当务之急不是降低本国银行杠杆率问题,而是想尽办法挡住跨境资本热钱流入,阻止这些热钱冲击经济。”夏斌说,目前关于全球金融治理的制度框架未必是全面的,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不完善、不确定情况下,要看到改善国际货币体系是一个渐进漫长的过程,发展中国家应尽可能处理好自己的政策,来构筑防止外部冲击的“防火墙”。

<< 前一页12后一页 >>

相关专题:

第六届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热点推荐: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华晔迪 王胜先 罗宇凡   编辑: lilei
更多新闻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