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创21个月新高 年内或再波动
下半年“开门数据”公布多项指标回调步伐趋缓
同比上涨3.3%,国家统计局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不仅比上月扩大了0.4个百分点,而且创下了21个月来的新高。
关于未来几月的价格走向,统计局强调了不确定性。
当天,下半年首月的经济指标纷纷出炉。数据显示了回落收窄的迹象。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我国目前正处在由经济较快增长向稳定增长过渡的关键时期。
新涨价因素中食品“贡献”超75%
与此前外界判断基本一致,7月份CPI涨幅有所扩大,同比增长3.3%。其中,2.2个百分点受翘尾因素的影响,另外1.1个百分点由产品价格上涨因素导致。
食品价格是一大推手。
7月份CPI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6.8%,而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仅1.6%。据统计局测算,食品价格上涨对新涨价因素的“贡献”超过75%。
交通银行(601328)金融研究中心昨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尽管未来通胀压力总体涨势趋缓,但包括劳动力成本上涨、资源产品调价等结构性上涨压力仍将长期存在,同时未来仍有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将推动农产品(000061)价格上涨,从而导致物价水平在年内阶段性反弹。
在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看来,随着价格翘尾因素影响在7月份达到最高点后,在8月份仍然会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因此,CPI在8月份仍然不排除维持在3%以上的可能,甚至有可能超过3.3%,但此后将会逐渐回落。
盛来运昨天就7月份主要统计数据答记者问时也表示,8月份以后,物价的翘尾影响在减弱,7月份翘尾影响是2.2个百分点,8月份的翘尾影响会回落到1.7个百分点,9月份是1.3个百分点。
交行认为,全年CPI同比涨幅可能在2.5%到3%之间,2010年总体通胀水平将处于相对温和的状态。
国泰君安研究所所长李迅雷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预测,今年全年CPI同比涨幅将达到3%。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说,当前CPI上涨不是需求拉动型的,也与货币供应无关,而是在供给方面。特别是农产品价格受高温、洪水等因素影响,是结构性上涨。
“虽然CPI涨幅有所扩大,但仍在市场预期内,总体仍属温和上涨,价格运行基本稳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说。
官方称抑制价格上行因素较多
CPI虽然创下21个月来的新高,但这21个月大部分处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国经济增速下滑和恢复性反弹的时期,CPI整体偏低甚至连续9个月为负值。
关于价格后期走势,盛来运认为,当前价格上涨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既有推动价格上行的原因,也存在抑制价格继续上涨因素的影响。
上行因素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现在农产品价格变化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特别是随着国际小麦等粮食的减产,国际粮价上涨对国内市场会产生一定的刺激,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工资成本和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传导到居民消费价格。
但是影响居民消费价格下行的因素也很多,主要包括经济适当的回调、重视通胀预期管理、生产环节的价格增幅在回落以及粮食总量供求平衡等。
CPI的上游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的传导压力似乎确实在减弱。统计显示,7月份我国PPI虽同比上涨4.8%,但涨幅比上月回落了1.6个百分点,特别是环比下降了0.4%。
部分指标回落是因为主动调控
“目前经济指标的回落,主要是由于国家宏观调控主动调控的结果。”盛来运在回应关于经济会不会出现回调迹象的担忧时表示。
“以工业增加值为例,7月份回落0.3%,其中70%是由于重工业回落引起的,而重工业回落主要是国家从二季度以来加大了节能减排的监管力度,加大了落后产能淘汰的力度,对工业会产生下行的影响。”盛来运说。
他强调,7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虽然出现了回落,但是回落的幅度并不大,工业增加值增速7月比6月回落0.3个百分点,6月份增速比5月份回落2.8个百分点,回落的速度是放缓的。1~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6个百分点,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6月份回落了0.4个百分点,这种回落都不大。
多位专家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通过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控制新项目审批等措施,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的趋势是明朗的。因此,经济指标回落的大趋势与政策调控、流动性、货币政策的格局是一致的。
相关专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liy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