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儿童性早熟究竟是怎么产生的
蒋高明
连日来,多家媒体报道:湖北、江西、山东、广东等地几个月到十几个月的女婴雌激素检测超标。那些婴儿都是自出生以来就喝国内某一品牌奶粉的。一连串女婴性早熟事件被媒体披露后,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神经再次紧绷了起来。奶粉、雌激素、婴儿性早熟,这三者之间难道真的没有什么关系吗?
这些年来,人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几乎到了谈虎色变的程度。让人不能接受的是,儿童成了食品安全的最大受害者。几年来,许多事件跟奶粉有关,营养严重不足的奶粉,造成了“大头娃娃”事件;而人工合成的三聚氰胺,造成儿童严重疾病甚至死亡,且三聚氰胺“问题奶粉”的销售曾数次“东山再起”。
那么,这次的女婴性早熟事件,与食品安全又有什么关系呢?
性早熟会对儿童发育造成严重危害,突出表现在孩子的最终身高低于正常值,大多低于150厘米;其次是孩子的智商低于普通儿童。曾在全国进行性早熟调查的浙江某医院,对84名“性早熟”儿童与60名正常儿童进行智商测验,两者总智商之比为97比103。不仅如此,“性早熟”儿童成人后,患乳腺癌、宫颈癌、前列腺癌等性腺癌症的几率远远高于正常儿童。目前,我国城市儿童性早熟概率是4%~7%,超过农村儿童2~5个百分点。儿童性早熟是个严肃的社会问题,我们必须正视这个问题。
究其原因,儿童性早熟与儿童的饮食习惯和食物来源有关。去年9月,笔者在《第一财经日报》曾撰文分析,儿童性早熟除了专家们解释的“家长过早对儿童普及生理知识、接触成人用品”外,食品中含有大量激素、添加剂,给儿童进补各种营养,以及流行快餐食品等,才是造成儿童性早熟的真正元凶。
当前,人们饲养的动物就表现出明显的“早熟”:鸡的生长期由原来的1年多缩短到了45天;鸭、鹅等缩短到28天。动物“早熟”是各种激素、添加剂的“功劳”。那些出现性早熟的儿童,往往是喜欢吃鸡、海鲜等含有激素的食品的。北京一个6岁的女患者,平时特别喜欢吃鸡翅膀,殊不知给鸡打疫苗、打催熟剂就是通过鸡翅膀注射的。
而这次奶粉暴露出来的问题,似乎还不是吃出来的,而是喝出来的。因为造成“性早熟”的女婴年龄更小,只有几个月大,还不具备咀嚼能力。
激素属于药物,而牛奶作为食品,奶粉中是否允许含有激素呢?卫生部门的意见是一点激素也不应该有的,如新近制定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粉》中,就没有关于雌激素的检测项目。那么,那些激素是哪里来的呢?是从食品生产过程中人为添加的。
据专家介绍,现代牛奶中的雌激素,包括内源性雌激素和外源性雌激素。前者是奶牛本身产生的雌激素,而后者是让 “奶牛发情和泌乳”人为注射的雌激素。尽管有专家认为,在规范用药的前提下,人为添加的雌激素药物残留量可忽略不计,但如果养殖户不“规范用药”呢?或许一次检不出合成雌激素物质,但长期使用就不能“忽略不计”,而要认真对待了。
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人们严重改变了动物的生长习性,牛奶生产要借助于药物已成为行业的公开秘密。从某动物药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兽药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一些添加雌激素的“身影”。为了刺激奶牛泌乳器官发育,让不孕奶牛恢复泌乳功能,治疗牛乳房发育不良等,他们出售的药物里面,就含有黄体酮、苯甲酸雌二醇、利血平等。这些药物为针剂,是直接给乳牛注射的。在那些严重违背动物生长发育规律的行为中,所增加的雌性激素是不可能不进入食物链的。这次暴露出来的儿童“性早熟”表现在女婴身上,就很能够说明问题。在养殖过程中,人们给母牛注射的就是雌性激素(黄体酮、苯甲酸雌二醇)。
其实,动物们对注射人工激素也是非常“不情愿”的。为避免母牛反抗,兽药说明书上介绍说,用药期间,奶牛如发生明显的抑郁症状,应立即减量或停药;用药后,乳房开始胀大时,需每天按摩乳房2~3次,每次3~5分钟。
有人说,国外的奶粉好,多花钱买国外的产品就可放心了,据说国内大的奶业公司都从国外进口奶粉。殊不知,国外劳动力成本高,为了增加产量,一些人工激素是照样要添加的,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变异都来自国外:瘦肉精、疯牛病、禽流感、猪流感等,都是西方发明大规模集约化养殖模式造成的后果。所以说,如果不从源头上找原因,盲目崇拜国外产品,同样是不科学的态度。
要早日摆脱儿童“性早熟”魔影,笔者以为,正确的出路是恢复符合自然规律的养殖模式,在健康的环境下生产食品;初为人母的妈妈则要主动采取母乳喂养方式;质量检查部门更需严把食品安全关,早日还老百姓一个健康安全的饮食环境。
(作者系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
相关专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蒋高明
编辑:
hanf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