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凤凰网财经首页  相关报道 | 分析评论 | 网友评论

视频报道
正在加载中...
  • 刘海杰:创新规范类券商或较多受益直投
简介

继各家券商争抢保荐人之后,券商研究人员也竞相成为各大机构的香饽饽。 去年,国内多数券商研究所所长换了一圈,今年变动的主角是大券商的明星分析师。 [网友评论]

平安证券投行倾覆:四年三劫 文化冲突还是人祸

很多人愿意将这一切归咎于保险文化和券商文化的冲突,但是这一解释却无法回答很多平安员工能工作了数年甚至超过十年,但在2008年后纷纷选择集体离开。[详细]

挖角大户:华林猛挖平安5保代 齐鲁民生急扩充

从上海一位接近华林证券的知情人士处独家获得消息称:“平安证券在上海的投行人员二三十人全部都要走光,不光是保代,做项目人员的也一样。一部分去第一创业,一部分到华林。[详细]

凤凰网调查

1.您认为券商研究员跳槽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薪酬问题
个人发展问题
从众心理
工作压力问题
以上都有可能
以让都不是
2.您是否还关注券商的研究报告?
一直在看
有时还看一看
根本不看
 

平安证券投行倾覆之殇

四年三劫 文化冲突还是人祸

平安证券曾经人才璀璨,但是现在已经散落各方。9月2日,原平安证券投行事业部总经理龚寒汀证实已入职华林证券,而与其一块奔赴华林证券的,还有平安证券投行部门的数位保代和骨干。 投行是平安证券一根重要支柱,至今也行将倾覆。平安证券发生了什么?很多人愿意将这一切归咎于保险文化和券商文化的冲突,但是这一解释却无法回答很多平安员工能工作了数年甚至超过十年,但在2008年后纷纷选择集体离开。[详细]

研究所率先没落

至今提起平安证券,很多人都会想到平安证券投行的犀利,其实平安的研究所、资产管理部门也曾人丁兴旺、发展迅猛,曾经与投行一起,并称平安三大支柱业务。 但蹊跷的是,平安证券从2008年开始,核心部门便开始逐个散架。只是平安证券过往的这些人事震荡,都是悄然进行,而当事人也都不愿过多提起,因此没有受到太多关注。[详细]

资管集体出走

平安证券资产管理部门管理的资产一度高达150亿元,这样的规模在现在券商业内也是难以超越的,在当时更是没有一家券商能望其项背。 巧合的是,这一切发生在2008年香港管理团队离任、现任董事长杨宇翔空降平安证券之后。 “集体离开是2009年的事情,比研究所晚,我们当时有三四十人,基本上也是一锅端。”一位曾任职平安证券资产管理部门的人士告诉记者,言语中不胜唏嘘。[详细]

平安投行倾覆谜团观察

  • 平安证券发生了什么?
    据平安证券内部人士透露,杨宇翔到位后,号称要将平安证券打造成国内一流券商,内部大动“手术”,这对于平安这样的“草根”券商来说,结果自然是水土不服,代价惨重,大量老员工被迫离开。 平安证券发生了什么?这一切都像个谜团,很多人愿意将这一切归咎于保险文化和券商文化的冲突。
  • 超20名保代欲离职 降薪是导火索
    此次平安证券投行部门人事震动,跟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平安证券内部有个说法,平安集团高层对平安证券投行部高薪水不满,在集团内部,一个中层(B类)干部薪水不过20-30万,而这仅相当于包括平安证券投行在内的国内投行业一个普通员工的收入,而保荐人动辄上百万的收入,甚至超过集团高层收入。降薪成为逼走平安证券保荐团队最后一根稻草。

券商研究员变动潮

安信证券倒戈:高善文20个嫡系成员出走 首席9去4

3年前,安信证券从光大证券挖来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及其研究团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迅速崛起。3年后,安信证券自己也尝到了分析师流失了一半的滋味。[详细]

中信证券一些行业首席分析师今年纷纷转战自营部门

首席策略师于军调任资产管理部门担任总经理;TMT(科技、媒体和通信)行业有研究员转向机构销售。医药首席分析师姚杰也在公司内部变动。原通信行业首席分析师张兵去了一家新成立的基金公司——浙商基金。 [详细]

申银万国研究所原策略团队5个人走了两个

去年他们曾获得《新财富》“最佳分析团队”第一名,包括袁宜、朱安平、凌鹏、夏钦、冯宇。 出走的两人是袁宜和朱安平。袁宜的去向是富国基金,担任首席经济学家。朱安平则到一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做投资。[详细]

海通证券研究员则被同行挖角

一方面其保险首席分析师被中信高价挖走,另一方面一些小型券商也将手伸向了海通,仅华创证券就高价挖走其煤炭行业首席分析师等3人。[详细]

兴业证券原首席宏观分析师董先安也于2月份离职

目前任职北京领先国际金融资讯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该公司是第三方咨询机构。[详细]

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国经济学家王庆博士提出辞职。

徐刚认为,王庆的职位变动是继胡祖六、龚方雄、哈继铭之后首席经济学家转身投行业务的又一案例。[详细]

传李迅雷或转投海通证券 大行招牌人物更迭受瞩目

传闻李迅雷转会的对象为本土上市券商海通证券。[详细]

银河证券则是从其它机构“挖角”

银河现任的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此前供职光大证券研究所。首席策略分析师孙建波来自基金公司。石化分析师裘孝锋的老东家则是招商证券,曾获得2010年《新财富》分析师石化组第二名。[详细]

国信证券资管灭灯:主帅8次频繁异动

国信资管今年以来的业绩表现很可能与此前人事变动有关。“蒋国云本人是做研究出身的,国信资管在蒋国云手上的时候比较激进。现任与蒋在这个方面存在差距。现在国信资管求的是稳,风格变了。” [详细]

券商研究员平均年收入上百万

  • 证券行业中薪酬最高的莫过于保荐人,动辄拿百万年薪。现在,研究所的明星分析师身价也被爆炒至几百万,最高的甚至能达到500万元,直逼投行收入。
  • 券商分析人员薪酬分几档:明星分析师、资深分析师、有一定经验的分析师、刚入行的分析师
  • 数据显示,公司以“固定薪酬+年终奖”方式给付的研究员固定薪酬,平均为79.2万元,总现金收入平均为137万元,其中高的能达340万元。
  • 据悉,对于宏观、策略以及重要行业的明星分析师,年薪300万元只是行业平均水准,有些分析师的价码甚至高达500万元。
  • 不是所有券商研究员都有这样的身价,少的也就十几万元。目前大家哄抢的是明星分析师。
  • 明星分析师身价如此之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为了能吸引更多的分仓收入。
  • 银河证券去年因为研究所人员出现大变动,分仓收入锐减,这也是今年其大规模招揽人才的原因。
  • 信仰的缺失滋养了"撒旦"的中日韩三成长
  • Wind数据显示,银河证券2010年基金分仓的佣金总额同比下降36%,市场份额占有量仅2.2%,而且在经纪业务的总成交份额(包括股票、基金、债券、权证)上,近年来首次让出了业内第一的宝座。

分析师高流失率背后

中小券商高薪水挖人

中小券商高薪水挖人

“最近中小券商挖人挖得太厉害了,开出了不错的价。一些人跳去别的券商。如果薪酬没有吸引力,又看不到个人前景的话,很难留住人的。”[详细]

人民币挑战美元

分析师是很讲究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群体

“这就像病毒传染一样,同事间也会有情绪传染。分析师是很讲究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群体。经常是要挪大家一起挪。”一位在证券行业呆了十余年的资深分析人士感慨。[详细]

人才培养的速度跟不上发展

业内人士分析表示,近几年来,国内资产管理业务迅速发展,研究人才又通常是投资经理的后备库,人才培养的速度跟不上发展,因此挖角离职现象时有发生。[详细]

券商股行情一览

版权声明

凤凰网 财经中心 出品,欢迎收藏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