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顺奇:近期出现大规模的制造业回流不可能
凤凰财经讯 2012年9月11日至13日,第六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举办,本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主题确定为“塑造未来经济”。凤凰财经全程直击报道本届论坛。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葛顺奇表示,总体来说中国在未来开放经济发展中,还有很大的空间,中国作为吸收、吸引跨国公司生产的基地,这种竞争力还是逐渐加强的。所以制造业所谓的回流,中国环境要素的改变导致出现大规模的产业转移,我觉得在近一个时期,是不可能的。 2012年9
以下是文字实录:
凤凰财经:很高兴今天我们凤凰网能够请到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葛顺奇教授来跟我们谈一谈我们中国出现的产业转移的问题和趋势。葛教授通过昨天的交流我知道您是商务部的外商投资报告的直接撰写人,那么您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就您看来近两年外商的投资是不是出现了一个比较大的转移趋势,还有您对这个现象有什么样的看法?
葛顺奇:产业转移首先最近我觉得有两个层面,一个是产业的国际转移,一个是产业的国内转移,这个核心的背後是要弄清楚什么是产业转移,是产业的某一个产品,就是某一个大的产业的国际转移还是某一个公司在全球化的经营当中所重新布局,就是选择它的链条过去重新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制,这是一个不同的概念,所以经常它的核心就是实际上跨国公司顺应全球化的发展,进行全球化生产一体化网络的建立,它首先因为跨国公司富可敌国特别巨大,这样一来,它的一举一动到哪个国家或者哪个地区作为他生产的某个环节,这个国家就可能成为这个企业甚至这个产业的整个一个新的一个基地或者是点。
所以过去中国开放以来,大量的跨国公司以500强为代表的巨大的大规模的流入中国,所以说这里边可以从中国吸引外资当中就可以表现出来,所以到现在我们累计吸引的外资项目应该74万个,累积利用外资也有将近大概1.3万亿,所以很多大的企业,各国的几乎能来的都来了,所以这是一个背景,就是说中国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最重要的接收地,他们乐观转移甚至在某些产业使中国成为了世界的加工厂,或者生产基地,这是一个这么层面的产业转移。
但是还有另外一个产业转移就是国内的产业,就是说过去这个产业的接收地实际是布局在东部沿海,但是后来发现这些基础要素的变化又开始向中西部扩展,这是国内的这些转移。但是30年开放以来很多公司这样转移和布局使中国经济参与了国际化水平都非常提高了,所以带动了中国的开放水平,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体现,都显示出来了。但是最近几年特别是金融危机以后出现一个现象和一些争论。
一个是发达国家由于过去在传统的产业,甚至劳动密集型,大量的能源基础设施消耗甚至把某些国家没有竞争的就业给掏空了,这样以来当这个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所以就开始呼吁他们国家的企业,特别是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叫回流,就反向的转移,过去转移出去的现在要转移回去,来带动本国的经济恢复和增长,怎么看这个现象呢?我觉得首先企业在出次来的时候已经是给予他最优化的生产和效率来配制资源的,还有我们在产业他们转移过程中有很多转移一定要分清,这些产业转移的内容是什么,比如说他们的转移可能是基于市场的需求,就是转移过来因为靠近市场,这是一个。
另外转移可能利用某一个地区的资源,第三个转移可能是因为这个地方生产环节放在这里,比如说像我们的电子产品,像苹果最后工序放在国内是一样的,只有这样能体现全球的最优化的结果。还有一种可能转移是因为特别是大的企业竞争,实际上我的竞争对手来了,因为中国这个市场是一个很重要的战略全球竞争的基地、舞台,如果我们的竞争对手来了,我不来,有可能在重要的关键点、战场上会失去优势。
如果是这样的话,你把转移的动机分析清楚,你想如果是基于市场的转移,还能转回去吗?不可能,如果基于资源导向和寻求的转移,没有资源就不可能转移,有资源它就转移到那里,也不可能出现二次的转移或回流。如果是竞争对手这个也不可能,如果只能是体现在那些基于效率的环节上,这个效率的环节又可以分为高技术密集型的、中技术密集型和低技术密集型的。高技术密集型的那是体现以国家的创造力、技术实力和人力的数量为基础的,这个机构是转移不动的,无法转移的,中级的有点转移,所以转移来、转移去只能体现在那种效率导向型的投资,而且以基础的要素,比如说像劳动密集型的可能会转移出去,但是我们转移为什么中国过去转移过来现在有可能转移过去吗?分析过来那个都不存在,只有这一个部分,这个部分直接表现为为什么要转移呢?是有很多原因,就是企业的重新转移一定要分清这个原因是什么,一个是本身战略的调整,一个是国家政策的影响,一个是当地区位因素的环境的变化,是基于这个。
那中国过去开放这么多年,到底我们的大的政策没有变化,一直是开放,我们的环境实际在优化总的环境,我们的要素价格有些变化,突出代表我们的土地供给紧张,特别是我们人力资本上升比较快,就是这样,这就是我们的逐渐原来有优势,或者是逐渐在这方面的竞争下降的一些表现,但是影响企业经营效率的不仅仅是刚才我说的那个能源的价格,土地的供给,或者是价格劳动力工资薪水的上升,供应的短缺。更重要还有与此产生的后方的优势,比如说整个环境改善了,产业聚集增加了,配套产业关联了,规模经济彰显了,这也是新的创造出来的优势。
所以说我们制造业的发展和大量物流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能够过去不仅仅的生产,而且这些生产能够快速的、便利化的分配到全球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优势,是后发的优势培育出来了。
凤凰财经:所以就弥补了那种成本上升。
葛顺奇:这个关键是什么?它可以弥补,有我们损失的,有我们现在获得的,但是对企业影响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影响程度不一样。所以会有一部分直接因为劳动力的占领比例比较大,会丧失。所以如果这种丧失它会回流到发达国家可能吗?它不可能,它可能去回流到、转移到其他周边的,仅仅是以突出劳动力为优势的这些地方去,那反过来转移到那些地方,这些长期以来中国的分工就是突出以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现在我们在这方面的结构调整,把那些边际的产业,就是中国逐渐丧失优势的产业转移出去,本身就是结构调整,方式转变的直接结果或表现,或者是直接要走这条路。
然后后面那几样几乎是转不动的,所以我就说我举例说,苹果总想把它的整个产业链全部放到美国去,那它创造的产值是非常巨大的。所以说如果苹果真正这么做的话,可能就不会有现在的苹果公司,正是因为它全球的布局,实现它的最优化。所以说现在是所谓的产业回流,产业转移这是一厢情愿的事情,是一个政治的呼吁,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全球分工情况下,企业除非它不想追究他的最优化,他可能专门为一个政策的目标去执行,我想这个企业它的前景是值得担忧的。
所以我觉得作为企业产业转移一定不能说简单的去划分,另外一个你说中国由个别企业转出去的,但是你会发现每年中国利用外资的规模持续增长,很多好的项目。比如说三星的项目,芯片生产项目在西安落地了,前几天大众的很高级的变速箱的项目在天津落地了,很多大型的战略性的投资,源源不断的在涌入。所以这样以来也是在转移,但是我觉得有转出去的,有个别转移的,有转移到回流的,有转移到周边国家的这种非常合理的现象也是一个过程,但是总体来说中国在未来开放经济发展中,还有很大的空间,中国作为吸收、吸引跨国公司生产的基地,这种竞争力还是逐渐加强的。所以制造业所谓的回流,中国环境的要素的改变,好像这样都出现大规模的产业转移,我觉得在近一个时期,是不可能的。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6067600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992987
2杭州某楼盘一夜每平大降数千元 老业主 -
809366
3期《中国经营报》[ -
404290
4外媒关注刘汉涉黑案:由中共高层下令展 -
287058
5山东青岛住户不满强拆挂横幅抗议 -
284796
6实拍“史上最爽职业”的一天(图) -
175136
7媒体称冀文林将石油等系统串成网 最后 -
156453
8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