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陆磊:央行不出台强刺激政策不意味放弃预调和微调


来源:凤凰财经

人参与 评论

【国家金融研究院在五道口成立】 

【清华五道口金融论坛现场图】

凤凰财经讯 目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结构调整亦愈加复杂,下一步中国央行将出台何种调控政策,引起外界猜测。昨日,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虽明确表示,不会出台大规模的刺激政策,但坊间亦有传言,央行或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鉴于当前复杂的形势,5月11日,凤凰财经在“清华五道口金融论坛”期间专访了广东金融学院院长陆磊。陆磊对于央行政策研究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现实经验,早年曾在央行政策研究室(研究所前身)经济金融处、研究局国际金融处工作,后来成为国务院国有银行改革专题小组、央行监管体制改革专题小组的办公室成员,还担任央行、外管局人民币账户可兑换专题小组成员。2012年7月任广东金融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现在,业内称陆磊将出任央行研究局局长一职,只是尚未正式公开此信息。

陆磊告诉凤凰财经,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前期刺激性政策的消化期。“既然是消化,我们就很难再采取强刺激政策来强力拉动经济,或者是人为地把它塑造到一种高速增长的轨道上来。恰恰,我们需要的是结构调整。所以,央行不出台大规模的刺激政策,是符合目前中国经济内在要求的”

但是,即使不出台强刺激政策,也不意味着央行就会放弃预调和微调,并进而在经济结构当中发挥宏观政策应有之意。陆磊进一步解释说,“我们不能僵化地理解:不刺激、不强刺激,以及无所作为。这里面还是有政策层面上的微妙差别的。”

他称,具体而言,就是在有竞争力的行业,以及代表着实体经济的发展领域当中,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相关调控手段,还是应该有所运用的。

当谈到下半年的经济形势时,陆磊表示,通过观察国内和国际的实际状况,“我觉得很可能通过结构调整,通过改革红利的释放,中国中长期的经济增长并不会陡然下台阶,也不会出现硬着落。”

央行不出台强刺激政策不意味着会放弃预调和微调

凤凰财经:昨天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不会出来大规模的刺激政策。但是现在外界仍比较担心的央行会不会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在您看来央行下一步将会采取怎样的调控政策?

陆磊:这样的政策取向(央行不出台大规模的刺激政策)应该来说是符合目前中国经济内在要求的,也就是说,目前中国正处于前期刺激性政策的消化期。既然是消化,我们就很难再采取强刺激政策来强力拉动经济,或者是人为地把它塑造到一种高速增长的轨道上来。恰恰,我们需要的是结构调整。

因此,即使不出台强刺激政策,也不意味着央行就会放弃预调和微调,并进而在经济结构当中发挥宏观政策应有之意。

具体而言,就是在有竞争力的行业,以及代表着实体经济的发展领域当中,我想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相关调控手段,还是应该有所运用的。所以,我们不能僵化地理解:不刺激、不强刺激,以及无所作为。这里面还是有政策层面上的微妙差别的。

未来要打掉不必要的对央行货币政策的依赖

凤凰财经:具体来说,您认为这种微妙的差别下一步该怎样体现出来,尤其是在央行制定的政策方面上?

陆磊:这里面是三点:第一点,作为任何一个宏观调控当局,都应该采取预调和微调的政策手段。当然,这里面就有相应的边界,比如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在各国央行看来这都是一剂猛药。

根据经济的波动,我们既要调结构,又要稳增长。根据稳增长的观察来看,如果是流动性过紧或者是相对比较紧,它可能会采取不同的手段进行相应的调控。反过来,如果流动性过松,或者是相对比较松,我们也可以采取相对比较紧的政策应对它。这就是预调和微调。所以,与其问央行会不会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不如说我们要观察目前市场反映出来的整体的金融体系流动性是否偏紧,是否非常紧,并且融资成本是否太高,根据这些情况做相应的政策安排。

我想这个答案已经有了:目前的情况反映出来的是,并不如过去一年中我们所观察到的流动性过紧的状态,而且根据我们通常用的比重,也就是M2:GDP这样一个比重,中国仍然是相对偏高的。

所以,我觉得通过政策来引导预期,打掉不必要的对于央行货币政策依赖性的预期,可能对于未来的经济增长和政策调控更有效。

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不会陡然下台阶更不会出现硬着落

凤凰财经:这样来看,您是如何看待目前整个宏观经济形势的?下半年,中国的经济形势走向会不会更加严峻?因为现在不少国外投行和其他机构对中国整体经济形势不是太乐观。

陆磊:任何一个经济政策除了对经济波动进行微调和预调之外,还需要前瞻性地观察未来中长期的国际和国内形势,并进而做出主动性的调整,而不是被动调整。

以此观察未来,至少我觉得很可能通过结构调整,通过改革红利的释放,中国中长期的经济增长并不会陡然下台阶,也不会出现硬着落。也正因为如此,保持宏观调控的连续性、稳定性,恐怕是主旋律。这是我想说的第二点。

第三,除了观察我们自己,还要观察我们的伙伴,比如我们赖以存在的全球化的经济环境,又比如,我们必须要观察主要发达国家体复苏的时间进度,以及观察新兴市场的繁荣与萧条的可能性,进而观测除到本币(人民币,下同)之外和本外币之间的协调。所以,我们要在一个大环境下,更加广义地来观测我们的政策取向。

这些指标主要集中在我们的外汇储备、外汇占款、汇率在市场上的一些变化,并进而做安排,避免过大地冲击给我们造成不必要的外部性或者是冲击性的影响,使得波动能够相对达到最小化。

不能以三四线城市救市来段论中国楼市崩盘

凤凰财经:现在一些地方楼市出现救市状况,例如宁波和铜陵,加之,今年央行信贷收紧。外界传言中国楼市或出现崩盘。您是如何看待目前楼市状况的,以及的楼市走势?会不会出现更大范围的救市现象?

陆磊:这里面(房地产市场)的问题相对比较复杂一些,因为房地产市场它的价格往往不具备像金融资产价格那样一价定理的普适规律。什么意思?比如我们知道有色金属、大宗商品在任何一个地方的效应是同等的,但是房地产往往具有地区的特质性。所以,我们不能以偏概全,既不能以一线城市,北、上、广、深这样的房价来覆盖全国,也不能以出现一些苗头的三四线城市的价格来描述中国的房地产价格。所以,部分地方出现一些情况,我个人认为,这恐怕不能代表全中国。这是我想说的第一点。

第二点,需要清楚房价是受什么决定的,这里面既有供求关系,也有货币量,还有投资偏好。我之所以说它非常复杂,因为既需要观察我们的货币量是多是少,又需要观察所谓的“刚需”,即是不是城镇化进程、工业化进程导致在城市里仍然存在比较高的需求。当然,我们还要看土地的供给,房子的供给,这是供求关系。

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观察偏好。偏好就是有没有一种替代品,来替代过去十几年当中,老百姓比较偏好的房子呢?甚至有人说,中国的“求田问舍“就是几千年来老百姓的偏好。那么有没有可能替代?我们在宏观和微观层面都要综合考量。这里边有两条需要考虑:

第一条,是如果我们对于货币量的控制是合理有序的,它就不应该出现在宏观面,导致资产价格的暴涨或者暴跌。

第二条,如果我们在金融改革层面是卓有成效的,有很多的投资工具能够替代它,使得老百姓不会把自己所有的“鸡蛋”都装在房地产这一个篮子里,那么,我想房地产价格变化也就不会出现过去的暴涨和即将到来的跌的预期。它会很稳定。我们经常谈到,让房地产回归消费属性,回归消费属性就是让供求关系最终决定资产价格,所以我们要把这些层面因素都考虑进来,就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观察未来房价的取向。

我们不能简简单单地根据某些地方来观察全局。从全国来说,我宁愿它上涨的通道非常有限,但出现跌的可能性也不那么大,因为这还是与宏观面的货币数据、境外的货币政策、热钱流入等问题关联度更高一些。(文/刘静)

相关专题:2014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

相关报道:

吴晓灵谈影子银行:

周小川谈央行监管政策:

马蔚华谈互联网金融:

[责任编辑:wangkt]

人参与 评论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6067600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0 财经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