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京津冀有望合作建设战略功能区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人参与 评论

北京市市长王安顺说,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市将力争在合作建设战略功能区方面率先取得成效,走好当头炮,以此带动一系列产业和功能的有序转移。

曹妃甸传来振奋消息。

首钢一期1000万吨钢铁投资项目已经在今年5月首次实现盈利,第二期1000万吨项目有望尽快建设投产,其盈利将加大。

上述项目作为京冀协同发展的典范,有望进一步拓展延伸。

6月28、29日,北京市委书记、市长王安顺,到河北首钢曹妃甸项目进行了考察, 京冀两地党政主要领导分别通报交流了推动协同发展的工作进展和未来设想。

京津冀建立协同发展示范区也在这次座谈会上重点提及。

北京市市长王安顺说,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市将力争在合作建设战略功能区方面率先取得成效,走好当头炮,以此带动一系列产业和功能的有序转移。

京冀产业协作加快

首钢曹妃甸1000万吨投产项目,是在全国钢铁最为过剩的2008年下半年投产,产品主要瞄准家电、汽车。造船、桥梁以及管线钢,目前其家电板材占据了国内23%的市场份额。

首钢第二期1000万吨钢铁项目也将投产。此前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许中波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二期项目投资的成本将更低,盈利状态将更好。

河北省省长张庆伟表示,北京市在唐山曹妃甸建设、重大项目建设、重点园区建设和公共服务保障方面,可以进一步加强与河北合作。

此前的5月底,京津冀三地社科院等人士也进行过研讨,在一些方面达成了共识。

比如京津冀三地之间的合作,应该做好项目带动的工作。其中天津滨海新区中关村产业园,唐山曹妃甸合作项目,北京、河北交界的北京新机场项目,以及北京与河北共同申报奥运会项目等,是比较好的案例。

不过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付敏杰认为,关键是要处理好财政分配关系,因为如果将北京的医疗、学校、产业等全部迁走,将影响到北京财政收入。

付敏杰称,目前北京人均财政支出是河北的4倍,天津人均财政支出是河北的3倍,这是外地人口愿意在北京发展的原因,“不过河北从中央财政中获得了大量的转移支付资金,北京则很少。因此如果不能在产业转移的财政分配方面做好设计,产业转移北京发展不利。”

据悉,目前曹妃甸项目税收主要是交给北京,河北的最大好处是促进了就业。8500多名首钢曹妃甸职工中,有近4000名是吸纳河北当地就业,还创造了近1.2万个相关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岗位。

推动协作发展示范区建设

下一步京冀两地合作范围可能会更大。

京冀两地领导在座谈会中表示,将推动产业加快转移,重点支持企业主导的产业基地建设和以行业协会为纽带的产业合作;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合作,共同完成好APEC期间的空气质量保障任务;同步推进交通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抓好一批重点交通项目建设;共同做好2022年冬季奥运会申办工作,以此为机遇促进张家口、承德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同时,北京市市长王安顺表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市将力争在合作建设战略功能区方面率先取得成效。

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目前河北廊坊、天津武清、河北霸州,均提出了建立京津冀协作发展示范区的说法。

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则建议,把河北沿海地区作为京津冀城市群新的增长点来打造。

随着中国沿海开放重点转移到环渤海地区,河北沿海地区的曹妃甸区、渤海新区、北戴河新区的发展潜力巨大,但目前开放度还比较低。周本顺称,希望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促进河北沿海地区加快发展,提高京津冀城市群的整体开放水平。

他同时希望把北京与河北重点城市之间的快速交通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行领域来抓,河北要承接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需要发展一批重要节点城市。

河北社科院副院长彭建强认为,京津冀的协作示范区,应该是国家层级,以突破行政区域障碍。

“这个协同发展示范作用,应该促进京津冀地区发展成为新的增长极。”他在6月29日的京津冀一体化与区域发展研讨会上说。

不过,京津冀要实现协同发展,需要将三地进行重新定位。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副研究员张自然则认为,京津冀协作需要做好自己的定位,比如北京做政治、文化、科技、国际交往中心,天津做北方经济中心,则需要做高端制造业之中心,河北可以做大众制造业。

天津城建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王振坡则认为,天津下一步需要加快服务业的发展,特别是在生产性服务业方面需要加快步伐。(编辑 吴红缨)

相关专题:京津冀一体化提速

[责任编辑:robot]

标签:河北 北京市 京津冀 

人参与 评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