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个次优选择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无法动用利率手段的次优选择,是央行收紧流动性的常规武器,效果比加息更好,还可避免加息吸引热钱的担忧。
10月11日,媒体披露中国人民银行提高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行及招商、民生两家股份制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幅度为50个基点。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属于短期政策,灵活性增加,属定时定点定向爆破。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银行局限于6家银行,据披露时间为两个月,也就是说,此次上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今年第四季度贷款在央行控制的范围之内。明年将根据情况重新制订政策。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最大的目的是抑制银行的放贷能力。今年贷款受到控制,前后四个季度保持“3322”的贷款节奏。按照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4.63万亿元计,下半年月均新增人民币贷款约5000亿元。但在证券市场再融资补充了弹药之后的银行贷款超过计划,7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为5328亿元人民币,远高于宽松政策下去年同期3559亿元的水平;8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5452亿元,比7月份还增加124亿元,预计9月份依然维持在较高水准。可以推断,今年三季度贷款不会处于低谷,贷款不减成为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直接原因。由于四大行新增贷款在全部新增贷款中大致占比50%左右,因此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直接对准四大行而来。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也是对冲到期央票的需要。据路透统计显示,中国央行公开市场10月份央票和正回购到期量合计达5720亿元人民币(其中本周到期规模为2950亿元),比9月的5470亿元有所增加。
但在全球放松货币的背景下,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短期政策远远无法阻挡内生和外生的通胀压力。一次性冻结3000亿元左右的资金,看似很多,实则未必。
内生的压力源自于货币的不断发放和流动性的不断增加。按照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所长李迅雷的统计,在未来10年中,如果年均增长12%,则M2将从目前的68.7万亿元增加到284万亿元;如果年均增长15%,则M2将从目前的68.7万亿元增长到340万亿元。这不仅使中国坐稳第一发钞大国的位置,还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恶性通胀预期。
外生的压力源自于追逐人民币升值的热钱。人民币升值几乎板上钉钉,现在的悬念只是升幅的快慢。因此,全球热钱已形成对人民币资产的包围圈,并且通过各种渠道不断渗透到境内。
中国金融机构8月新增外汇占款达2430亿元,远超8月外贸顺差及FDI之和,创出四个月以来新高。在美元上涨期间热钱连续数月的外流,到8月份由于人民币升值而重返中国市场。
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狂涨,推高了PPI,我国的CPI也将一骑绝尘,超过预期。2008年上半年的输入性通胀卷土重来,连原因都一样——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
相同的还有短期外债增加。由于美元贬值与低息,导致企业心仪短期外债融资,加上国内对于房地产开发贷款、基建贷款的严格控制,企业急于在境外融资。
连续数年我国短期外债创出新高。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末,我国外债余额为3736.18亿美元,短期外债余额2200.84亿美元,占外债余额的58.91%,再度刷新短期外债占比的新高。目前短期外债继续攀升,同样来自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截至一季度末,我国外债余额为4432.36亿美元,其中短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占外债余额的62.31%,这是我国短期外债占比连续第四个季度攀升。这与东南亚金融危机前如出一辙,本币升值,企业借入低息短期外债以供长期使用,导致期限错配,积累危机隐患。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一个不得不用的手段,是行之有效的控制短期流动性的手段,却不是治本之策。只有建立独立的货币体制,摆脱对国外货币的依赖,只有坚定地抑制投资品价格,才能解决长期难题。遗憾的是,目前各国的货币政策都是与邻为壑、饮鸩止渴,美日欧全都如此,在此国际背景下,我国实难实施更好的政策。
□特约评论员叶檀知名财经评论人
更多精彩内容阅读登录京华网(www.jinghua.cn)
相关专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lib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