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受贿门追踪:QDII巨亏缘起人祸

2009年11月13日 21:40经济观察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赵红梅

作为在中国内地推出的QDII产品最多的渣打银行,因其这些代客境外理财产品巨亏,而从去年起开始不断受到客户的起诉。

面对众多客户因账户巨亏而发起的起诉,渣打银行曾对外表示,“没有法律问题,也不可能承担任何赔偿要求”。

然而,近日一家知名国际投行的产品设计经理告诉本报,“渣打银行2007年-2008年的QDII产品巨亏,表面原因是全球金融市场危机肆虐,可能还有‘人祸’的因素在里面。”

据了解,这些针对渣打银行QDII产品的投诉和诉讼中,焦点多集中在渣打与美林合作推出的系列QDII产品上。

本报记者经过长时间调查,从多家外资银行及投行采访得知,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个人银行财富企划部助理副总裁(AVP)范某,因涉嫌产品设计及交易时收受美林银行贿赂,曾在2009年4月-5月间被渣打银行内部合规部立项调查。

“渣打内部产品设计核心人员接受美林相关人士贿赂,在QDII产品设计环节,购买了大量美林挂钩指数等期权产品,这些挂钩产品又贵又常失效,是其QDII巨亏主因。”上述那家投行的产品设计经理透露。

“受贿门”

范某出生于1980年,是上海人,起初入职渣打时只是一名普通的公司业务客户经理(PFC),后升任结构化产品组的负责人。范晓峰在渣打银行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公司财富企划部个人理财结构化产品的设计等工作。

“渣打的结构化产品经理职位不高,但权限却比较大,在境外理财产品的设计、采购中,投资标的、期限和收益区间、投行的合作选择判断上,他都有很大的决定权。”一位对此相当熟悉的外资行产品设计经理告诉记者。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5个月之前,范已接受渣打银行合规部内部调查,据说问题出在与美林银行合作的股票结构性产品上。

与此差不多时点,原美林证券(香港)股票结构性产品部中国业务主管、董事张晓松也在接受公司内部调查。

本报从渣打、荷兰银行东亚银行高盛等外资银行多位人士处,都得到证实,说渣打这位产品设计经理确实身陷“受贿门”。“外资行产品设计这个圈子不大,早就传他们财富企划部因有人接受‘贿赂’被公司内部调查了,这在圈内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东亚银行(中国)区的一位董事告诉本报。

目前范某总的受贿金额不详,但据说单笔交易的最高受贿金额达80万元之巨。更有传言称,范目前在上海已拥有四套房产。“听说范升职后每次去香港或者杭州等地,就有投行的专车接去高档消遣场所。他的做派在圈子里相当高调。”渣打银行的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一家外资投行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渣打银行的范某在2007年-2008年利用职务之便,购买了大量美林设计的挂钩期权产品,从中间提取收益。

“范某主要是通过美林的这位张姓董事收受贿赂,他们私下的返点走账是通过香港一家中间的财务顾问或者是公关公司。”上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但经过近2个月的调查,无论是渣打还是美林,却都采取了息事宁人的态度。渣打这边范某和他的顶头上司渣打银行上海分行中国区个人银行财富企划业务部总经理都因受此事件调查影响而离职。而美林则停止了和渣打在QDII业务方面的合作。但据了解,美林仍然在为渣打人民币挂钩理财产品提供场外的对冲交易服务。

据了解,目前范某也已经到一家中资券商做起了私人银行的客户经理,基本是换了圈子。

本报记者在调查采访此事的过程中,渣打银行上海分行及北京分行的多位员工都向记者证实了上述说法的真实性。此前,渣打银行合规部已给渣打银行及荷兰银行的职员发了内部邮件,称对外发言必须通过公共关系部。

记者就上述问题采访渣打银行中国董事长博文杰秘书及渣打银行法律及监察处亚洲区项目高级监察顾问陈建基等高管处,均得到“不清楚、不知道”的答复。渣打银行中国区公共关系部负责人也未能告知其相关人员离职原因。

理财的游戏

“当时除了美林和UBS(瑞银集团。UBS本身也多次参与和渣打共同发行的连接UBS专属指数的QDII产品),其他的银行根本进不去,香港每家投行都是心知肚明,没有太多办法,因为渣打这边不会给你机会。”摩根士丹利香港区衍生品部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产品设计经理告诉本报。据他透露,另外一家投行的销售人员在跟渣打的产品设计人员谈判时,曾被暗示过有中介公司的存在。

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12月12日以来的两年间,渣打银行在中国内地推出的QDII产品共计68款,在同期发行的外资QDII中遥遥居首。

西南财经大学研究机构的统计显示,截至2008年12月19日,外资银行63款QDII理财产品均跌破净值,亏损超过50%的有13款。其中,渣打银行正在运行的49款QDII产品全部亏损,亏损30%以上的有32款,亏损50%以上的为10款。

本报记者调查中了解到,渣打银行的产品设计流程一般为:市场调研、确定投资主题、设计产品结构、验证可行性等几个关键环节。

在这些环节中,产品团队专责设计产品结构、定价等。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由他们选择与一些投资银行合作。

而每期产品的投资主题会选择与一些海外基金、利率、股票、商品期货、票据等挂钩设计投资产品结构,一般会从股票、基金、指数等当中进行选择。

最后是监管报批并对理财顾问进行培训,让理财顾问(也称客户经理)能够迅速准确地了解产品的 “卖点”、风险、收益等情况。

而在这个过程中,产品设计经理的空间很大。渣打银行的一位内部人士承认,“跟哪个投行做交易对手,做什么样的交易,很大程度上是由范经理决定的。”

回头来看,在渣打QDII产品的亏损榜上,大多都是其挂钩标的为境外机构发行的票据,而票据又挂钩美林的几个指数或基金,其表现取决于由指数或基金组成的资产组合的表现。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国际投行衍生品设计经理告诉记者,银行的QDII产品如果挂钩公共标的 (如港股),通过头寸来对冲风险,自由交易对价,各家投行向这家银行报价都倾向于低价,比如一些基本的公共标的,虽然中资机构不知道挂钩的这款是多少钱,但几家投行分别报价就能控制成本。

但渣打只选择购买美林编制的指数期权等产品,挂钩结构都是不透明的,不知道指数、波动率、参数定价。这样其他投行就没法报价,但这样美林的利润会很大。

这位衍生品设计经理向本报点出:“一般渣打的QDII产品是不保本的,挂钩产品的提供方年化收益率有1.5%-2%返点,一次返点给挂钩机构,产品越长,给的返点越多。如果渣打只选择一家投行合作,那这家投行可以以高出市场价卖出指数期权产品,将利润的一部分以推广费、宣传活动、公关等名目来‘打点’渣打的产品设计经理。”

事实上,2007年11月,渣打银行开始与美林证券(香港)合作,推出两款同类结构性产品——“美林QDII200710”和“美林QDII200711”。一年后,这两款QDII亏损分别高达62.39%、61.71%,亏损远高于其他银行QDII。

在两款美林产品的案例中,发行人美林依据的美林市场风险指标。记者在采访“渣打苦主联盟”里的有关人士时,有投资者向记者提供了一份关于美林市场风险指标的数据显示,自2007年11月14日到2008年10月30日,全球市场普遍深幅调整的158个交易日内,该指标仅有两次做空指示,错误的策略运行,最终酿成巨亏。

而渣打面对客户投诉时给出的答复是,此轮金融危机超出已往经验,相关模型失效,并不存在欺诈、虚构指标行为。

而美林“新兴亚洲”组合挂钩结构性票据,亏幅也达到了53.24%,仅次于上述两款产品。该产品购买的是由美林(卢森堡)公司发行的结构性票据。

“这些QDII理财产品的猫腻儿就藏在挂钩美林的风险指标上。一些投行在大额交易、外汇头寸、代客理财等业务上,为控制风险会套期保值,会找交易对手。这时候银行如果明知道一款合约、票据风险很大、趋势会跌,还是会从投行手中购买这样的票据或者合约,那就有问题了,好处费落在了产品购买方,投资者白白损失了,这就是阳光下的暗箱。”上述外资投行衍生品设计经理说。

“烂苹果”

“2008年5-6月澳币都已经非常高了,产品设计部还在发挂钩美林的澳币产品,我们客户经理都在抱怨,客户们都在赔钱,这种产品设计是在跟风而不是有预测性、前瞻性的,跟散户一样追涨杀跌,为何要发?”渣打银行一位客户经理告诉本报,“但后来我们内部一讨论,做产品设计的又不傻,但为何会买些风险较大的标的物合约,并集中在一家投行购买?这里面肯定有门道。”

渣打银行北京分行一位客户经理直言,有些客户赔的真是太惨了,“有些产品,我们自己都觉得设计的蠢极了。”

“以2008年年中销售的‘金通道环球投资系列’为例,该产品收益表现是由名为‘动态回报投资MAL-I08034E’——股票挂钩结构性存款,以及 ‘代客境外理财计划QD-SN08031P’——投资于‘美林一年期组合挂钩结构性凭证’这两款产品共同决定的。这种基本看不懂的产品让不少客户赔得很惨。”

“我们每周都会开理财产品分析会,不但对自家行的产品风险、‘卖点’评价,也会对其他外资行上一周所发的产品进行评价,有些产品确实比较差,从产品特性、挂钩标的上就能看出,这样的产品风险很大,基本赚不到钱。我们都叫这种产品‘烂苹果’。”

渣打银行北京的这位客户经理告诉本报,“我们内部也讨论了一些产品设计的问题,觉得比较蹊跷。客户经理们的牢骚都比较大,有些产品明显设计不合理,今年以来海外市场回暖明显,一些QDII产品净值在去年大跌基础上回升明显,可仍有一批产品现在净值还亏着60%-70%。更奇怪的是,一些理财产品每月一到赎回日就下跌,而在赎回日前后几天都是涨的。我们根本没法跟客户解释,只能挨骂。”

一位已离开渣打的职员还曾在2008年与范某发生过冲突。那段时间,渣打的QDII亏得很厉害,范某在私人银行推不动他的产品,就过来向客户经理解惑答疑。但是,他对好多产品的问题都不正面回答。

“后来我当场就发火了,直接冲他喊,‘你能设计出什么结构,设计出的破QDII就那几个类别,而且只和美林一两家投行合作’,我当时就觉得有问题。”这位渣打离职人员告诉记者,“渣打的行长们都逼着客户经理卖QDII,因为QDII提成高,我觉得这跟我的职业道德严重背离,一怒之下就辞职了。”

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不断深入,渣打很快成为在华外资银行理财产品的亏损大户,并引起了一系列客户投诉纠纷。

这种情况下,渣打的个人银行产品平台开始收缩,众多激进型理财产品很多已经不再发行,取而代之的是100%保本型和风险性更低的产品。

尽管去年以来已有不少投资者针对投资渣打理财产品中出现的亏损问题提起了诉讼,但均以证据不足为由等被驳回了诉讼请求,维权道路仍艰难。

去年以来,在中国内地不断爆出因衍生品理财而产生的大量纠纷。其中就包括引起国资委高度重视的众多央企衍生品交易巨亏事件。

根据海外集团的数据,今年全球投行在中国开展的衍生品业务减少了大约75%。对于这些“永远都不会有人真正弄得清楚的”衍生品理财,应慎之又慎。

相关专题:

走下理财神坛的外资银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09中国网民财富报告调查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xinmiao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