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被授予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2月2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北京隆重举行“第一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座谈会暨授牌仪式”,座谈交流第一批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并对第一批获得基地称号的62家单位进行授牌。成都高新区凭借雄厚的产业基础和良好的产业环境,在基地申报角逐中脱颖而出,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授予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电子信息•四川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新时期国家电子信息产业的战略性、功能性部署区之一。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产业集聚为主要特征,以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主导产业特色鲜明、水平和规模居全国领先地位,在产业升级、“两化融合”、技术改造、自主创新、军民结合、节能减排、效率效益、安全生产、区域品牌发展和人力资源充分利用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的产业集聚区。为加速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引导产业集聚发展、集约发展,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启动了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作。创建示范基地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速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的客观要求。
作为首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全国首批“创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试点园区之一,成都高新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逐步形成主导产业特色鲜明、水平和规模位居全国前列的产业集聚区,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迅速壮大,对成都高新区经济发展的支撑、拉动作用逐渐显现,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成都高新区按照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色,努力推进自主创新、两化融合、人力资源利用与开发、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得到了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领导和有关专家的高度评价。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将使成都成为中西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中心区域,有利于优化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布局;有利于发挥成都作为科技创新资源丰富的优势,促进产学研的结合,提升中西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中西部城市承接电子产业的国际性梯度转移,引导国际资本和技术向中西部转移,促进中西部城市融入国际分工与合作;有利于促进成都经济区、成渝经济区产业高度融合,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利于形成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产业支撑和亮点,为成都高新区“创建世界一流园区”奠定良好基础。
电子信息产业是成都高新区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经多年培育发展,成都高新区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已经逐渐细分形成了集成电路、软件及服务外包、光电显示、通信等四大特色产业集群。截至2009年底,成都高新区在集成电路方面,拥有8英寸晶圆制造生产线2条,封装测试企业5家,各类IC企业80余家,总投资超过16.9亿美元,一个由IC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及配套项目组成的、较为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基本形成。在光电显示产业方面,入区项目总投资达108亿元,拥有中国建材集团液晶玻璃基板、京东方和深天马4.5代TFT-LCD、长虹主动式OLED生产基地、峻凌国际TFT-LCD模组代工及LED封装等重大项目,基本形成由上游原材料、中游显示屏、下游显示应用组成的中小尺寸光电显示产业集群,目前,中小尺寸面板生产在全国具有一定优势。在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方面,成都高新区已拥有11个软件类国家级产业基地称号,是20个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之一,软件企业总数超过600家,全球软件20强有11家落户成都高新区;规划建筑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的天府软件园等一批产业发展载体投入使用,天府软件园已成为国内外知名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在中国战略布局的首选地之一。通信产业入区项目总投资33亿元,形成了光纤预制棒、拉丝、光缆、模块和接入设备的较完整产业链,全球五大通信商以及国内两大通信龙头企业均已落户,成为中国又一重要的3G通讯关键技术及设备研发中心。
下一步,成都高新区将以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为契机,努力在基地产业链完善、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创新创业环境建设等方面狠下功夫,为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宏伟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daiy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