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愿景:四年后中文、历史省内一流

2010年04月10日 05:51杭州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记者 艾丹青

清俊瘦长的脸,带着男人特有的立体感;乌黑浓密的背头,整洁挺拔,正如他醉心的那个朝代流行的朝天髻。外表看起来一丝不苟、颇有风骨的沈松勤教授,曾经被学生认为“很凶”,但实际接触后才知道,其实他就像父亲一样慈祥。

沈松勤的研究领域是古代文学。在第二届杰出人才奖中,有两位获奖者直接跟文学有关,另一位是当代作家余华。在公众眼里,沈松勤的名字不如余华响亮,但在国内甚至国际学术圈中,他成就斐然:

现任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是浙江省“151人才”第一层次人选,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沈松勤主要从事唐宋文学研究,十年来先后承担浙江省“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基金项目”、国家“十五社科基金项目”,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发表学术论文26篇,出版专著6部,多次获得省部级优秀成果奖。代表作《北宋文人与党争》、《唐宋词社会文化学研究》。

从纯粹学者到学院院长,这样的转变对于沈松勤来说,是个不大不小的挑战。所要做的,不能再是浸淫于经史子集的字里行间。他是挑大梁的引领者,他要思考构建学科发展,凝练学科方向,他要盘算学院未来发展大计。

在沈松勤看来,人文精神是一所大学的魂魄所系、高度所在,人文学科是一所大学的基础与核心之一。当杭师大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创建一流大学时,人文学院应该、也必须有所作为。

去年,人文学院成功申报到六个国家课题,在整个杭师大文科学院中保持领先。但人文学科有其自身发展规律,这一点在从事文科教学研究几十年的沈松勤看来非常清晰。他的想法是,底子还不够厚实的人文学院,仍然要走革新的道路,推进教学改革,比如建立随机听课制度、完全学分制度,实现竞争上岗等等。

两年内把人文学科构架搭建好,四年左右使得学院学科发展建立特色,中文、历史学科成为省内一流。这样的发展目标,意味着需要吸纳更多人才。除了积极争取汉语言文学硕士点一级学科,学院还要加强培养院内有潜力的中青年教师,同时引进的人才要做好“引得进、留得住、长得大”文章。

无论给学生讲课,还是接受采访,沈松勤总会不经意提起他的导师吴熊和先生,以及导师的导师夏承焘先生。先贤的治学精神,深刻影响着他。读书、做学问以及办学,着眼长远却从不投机取巧。履新师大院长后,他立即做了一件事——给人文学院尤其是中文系所有本科生开一份百本必读书目,四年读完,认真写好读书笔记。

“不读书,大学会缺失很多东西。”想当年,沈松勤做博士论文,只用了不到2个月时间,轻松挥就。为什么?因为那些经典古籍都已烂熟于心。他很想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后来人,读书也好,做人也好,就该踏踏实实地积累,这会一辈子受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robot
更多新闻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