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现代金融世界 中国移动信息化助银行业走出危机

2010年05月31日 15:56凤凰网财经 】 【打印共有评论0

尽管迪拜世界债务重组再次引起了全球金融业的波澜,但情况显示,世界经济显然已经度过了“最坏的时期”,步入“后危机时代”。金融风暴对中国银行业发展既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赋予了难得的机遇。

后危机时代银行面临新挑战

步入后危机时代,商业银行传统的以信贷资产拉动为主、以利差收入为主、粗放的高杠杆经营模式难以持续,商业银行在经营模式、风险管理、资本管理三个方面面临着新的挑战。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表示,他深信在世界上大部分地区,银行的业务和赢利模式将被金融危机永久改变。他指出,后危机时代我国商业银行要更加注重推进战略转型。未来几年,银行业将从以杠杆为基础的增长模式转变为以能力为基础的增长模式;而发展差异化竞争能力、以创新驱动增长是中国银行业实现战略转型的成功因素。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银行业将改变传统的客户服务方式、产品营销方式和交易处理方式。通信技术的发展将极大推动银行业的业务创新,特别是在移动银行和移动电子商务方面的大胆探索,将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实时、高效的服务。同时,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对银行的远程终端(如ATM终端)进行布点和实时监控,也可以有效的提升运营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可以说,在信息技术成为新兴生产力推动全球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在银行业发展创新业务、提升赢利能力和管理效率方面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际银行热推移动金融服务

在国际先进银行的推动下,移动金融服务受到了全球用户的欢迎。南非标准银行就实现了通过手机资金账户扩大交易量。其核心产品“移动银行账户”自2005年8月推出,至今已经吸引了10万名用户使用。客户可通过移动资金账户进行手机付款、查询余额和购买手机通话时间,并支持在南非境内跨行的汇款与支付和移动银行账户持有人之间的转账。而在邻国日本,瑞穗银行与日本运营商NTT DoCoMo联手推广“手机中的银行”业务。据统计,目前已经有大约2000万用户通过手机体验了该项业务,并且有150万用户申请并激活该项业务。透过此项业务,拥有IC芯片的手机可以作为储值卡或信用卡来使用。所有的交易,包括购买火车票、飞机票等,均可通过手机完成。在日本,NTT DoCoMo已经拥有超过10万台这样的终端设备。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普及,移动金融服务的实时数据交换是未来业务发展方向。有数据显示,移动金融服务的银行客户群正大幅增长,消费行为正日益从固定消费地点模式向不限地域、不限时间、不受固定通讯线路限制、随时进行交易的模式发展,移动支付方式的出现,正日新月异地改变着人们的消费习惯。

中国移动助力金融业突围

目前,国内金融业与电信业的业务合作日趋紧密。中国移动凭借其网络技术优势,率先为几大国有商业银行提供移动金融服务。

据透露,中国移动为某大型国有商业银行提供帐户管理服务,与该银行的业务系统深度融合,在全国71家分支机构超过2.2万个营业网点广泛应用,为银行众多个人客户与310万公司客户提供交易提醒、新产品营销等服务,平均每天发送短信量在260万条以上。并采用彩信发送客户账单,其成本远低于信函方式、到达率远高于电子邮件。

除以上账户管理服务,中国移动还与商业银行合作,提供手机银行服务。客户通过手机就可以实现账户管理、转账汇款、投资理财、账单缴费、信息查询等功能,使银行的服务突破了时间、地点的限制,在提升客户交易量的同时,降低实体渠道成本和服务压力。目前,中国移动已与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华夏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签署了“手机银行”业务推广协议,在全国20余个省、区、市开展该项业务。随着手机用户的爆炸性增长,以及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手机银行业务也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

此外,中国移动还为银行提供渠道设备管理解决方案。在有线、无线网络覆盖范围内都能架设ATM机和布放POS终端,解决了临时地点、死角等无法布线的情况,使银行服务能够深入到社区、会场、集市、企业各类场所,而且能根据业务情况灵活调配设备,节省投资。同时提供设备监控服务,提升设备故障响应速度,保护客户交易安全。

除手机银行、无线终端管理等服务外,中国移动还为银行提供通信管理解决方案,如提供专线和专网服务,助力银行搭建连接各个分支机构的语音和通信网络,并通过融合通信使银行获得更灵活和个性化的通信服务。在移动办公领域,可以让手机接入银行内部办公系统,使管理者及时完成业务审批和远程安排,并提供移动总机、企业邮箱、企业通讯录等服务,全方位提升银行的办公效率。

经历数年的磨砺和探索,我国金融业与电信业对金融信息化的理解日益切实和深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充分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的现代金融世界将会呈现在我们面前。

相关专题:

信息化助中小企业发展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网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84458352)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欢迎访问凤凰网汽车2010北京车展专题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daiyb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