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一篮子货币
人民币汇改可渐进式调整,做实盯住一篮子货币,根据贸易量来确定一篮子货币的币种
综观上述几种路径的利弊,在2010年的国内及国际经济大背景下,人民币汇率改革较为现实和可行的路径是什么呢?
上述接近央行的权威人士认为,人民币汇率改革的确面临很大余地,比较可行的仍是渐进式调整。
范剑平认为,随着中国和世界经济逐步恢复正常,现行的人民币对美元很小幅度的变化,应该是至少恢复到金融危机之前的机制,“这样的条件越来越成熟。”
“第一步可以先把汇率日浮动区间恢复到危机之前的状态。”范剑平建议,未来如果确实有升值压力,可能会是持续渐进升值的过程。目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日波动幅度为央行公布的中间价的上下0.5%。
上述接近央行的权威人士还提出,各方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扩大人民币汇率日浮动幅度。欧洲国家曾将欧元汇率波动调整到上下3%的区间内,“并不是说中国可以完全效仿欧元,进行如此大幅度的调整,但这种方式可以作为参照。”
哈佛大学教授、原IMF首席经济学家罗格夫建议,中国可以学习加拿大,允许汇率在长期内的大幅度变化,但对每日的超常浮动进行干预。这样,如果汇率确实有压力,可以允许长期内升值。他特别提到,中国长期持有美国国债的前景不会好,面对下一次金融危机,若汇率机制不够灵活,将是一场灾难。
哈继铭、沈明高等也赞成渐进、小步升值的路径,而且升值初期可以有一定幅度的一次性调整,例如2005年7月汇改时人民币对美元一次性升值2.1%,“可以作为一个参照”。
那么,再次渐进小步升值,是回到2005年7月汇改之后的老路上去吗?
2005年7月汇改后,人民币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不过,当时的一篮子货币中,美元的份额较大。接受本刊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认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应该有“新思维”,更好的选择是将参考一篮子货币“由虚做实”。
哈继铭认为,与相对于美元升值相比,可以考虑更多参考一篮子货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教授也积极呼吁人民币汇率“去美元化”,理由是参照目前中国的贸易篮子,欧盟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据此,一篮子货币中欧元的比重会超过美元。此外,危机之后,中国与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贸易增速也很快,在中国贸易总量中占比明显上升,达到50%多。所以,“更有必要以主要贸易伙伴的货币作为一篮子货币的参考”。
如果按照各经济体与中国的贸易额占中国贸易总额的比重,精确划定各货币比重。丁志杰建议,货币篮子应该包括欧盟(欧元与英镑)、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巴西、俄罗斯、泰国、加拿大、越南、菲律宾、南非和新西兰等经济体的18种货币。
根据他测算,欧元将占17.91%,美元占14.68%,其他货币占56.15%,以中国周边经济体的货币为主,“这对于稳定贸易是非常重要的”。
上述接近央行的权威人士认为,确定篮子中各种货币所占的比重,还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首先是贸易结算中货币所占比例,目前中国对其他国家的贸易结算中,美元比重大约为70%,剩下30%的贸易活动用欧元、英镑等货币进行结算。第二,在中国价值4000多亿美元的外债中,美元也占主要地位,“借钱还钱”也要求适当保存一定数量的美元。当然,根据市场的变化也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货币篮子的调整是较大的变化。不过,范剑平认为,要形成市场化的汇率形成机制,篮子随时根据贸易结构、各国货币在储备货币中的比重调整,这也是有可能的。
对于货币篮子中的货币种类和比例是否应该公开透明,有不同看法。有意见赞成盯住透明的货币篮子,这样每天汇率的变动都能看清楚,否则别的国家不相信,就会猜测汇率走势,带来单向预期和投机。
不过,也有人担心,透明的货币篮子容易被市场中的国际流动资本利用。为此,陆挺和黄益平都更赞成中国借鉴新加坡的汇率形成机制,即货币篮子和各种币种比例保密,而且随着情况变化调整比例。然后确定人民币相对一篮子货币波动的中心汇率(central rate),每日可围绕人民币的名义有效汇率(NEER)波动。“好处是波动中有灵活性,有余地。”黄益平说。
本刊记者王长勇、李增新、刘志洁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查看 财新网(http://www.caing.com)
相关专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hanf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