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基金定投营销中的陷阱
作者:周柳
目前,在各家银行网点以及基金公司的网站,到处都可以看到非常醒目的基金定投营销广告。当我们欣喜地看到理财越来越接近老百姓现实需求的同时,也会发现在宣传资料中关于基金定投收益的计算、与一次性或固定比例购买的比较、基金定投价值的分析等存在不妥之处,值得商榷。
首先,计算基金定投收益的假定站不住脚。综合一下各类公开宣传资料关于基金定投年化收益率的假定无外乎以下几种:美国股票型基金或股票指数年化收益率,上证指数5至10年的年化收益率,晨星评级中基金两至三年的年化回报率,或者干脆自己捏造一个10%、15%。据此,便出现个别类似“基金定投两年买房结婚不是梦”、“基金定投圆你一个富翁梦”等非常容易误导投资者的宣传。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从2006年12月4日到2009年3月13日,共计28个月,两个时点的上证指数都徘徊在2125点左右,股票型基金增长率近40%,兴业全球视野基金增长率略高于80%,如果每个月第一个工作日定投300元的话,最后的结果将会出乎很多朋友预料:总回报率-5%。因此,简单地以其他标的资产包括定投对象本身年化回报率为基金定投年化收益率是不科学的,而两至三年就想通过基金定投买房结婚显然是牛市思维,很可能就仅仅是一个梦!
其次,基金定投不一定就比一次性购买或固定比例投资好。基金定投在2006年与2007年股市一路高歌的时候,并没有像最近一年来这么受投资者关注,这种基金定投的呼声盖过一次性与固定比例投资,也是市场使然,因为在熊市中无论是银行还是基金公司,从自己角度出发显然基金定投是最容易撬动整个市场的。不过,作为投资者却要充分考虑自己的需求,很明显在价值区间一次性购买或固定比例投资基金是最优的选择,如果我们已经有足够的资金,就应该把主要精力集中放在寻找基金投资的价值区间与有价值的品种上。这种寻找价值区间与品种的过程,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可以通过银行、基金公司或第三方理财咨询机构的专业人士协助下来完成。
最后,基金定投的价值不是“高收益”、“无风险”、“不用操心”,我们看待基金定投应该更加理性。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其一,基金定投是积少成多、累积资本的一种有效方式,将基金定投的扣款日放在发放工资日后的一两天,非常有利于“月光族”或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养成“收入-投资=消费”的持家习惯;其二,基金定投不能有暴富心理,这与基金投资、股票投资道理是一样的,基金定投也只是降低风险,获得市场平均收益,并不能完全规避风险,更不是“无风险”;其三,随着我们收入的变化或由于投资经验的增加对市场的判断比较有把握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需要修改定投金额、扣款频次与品种,实现积极主动地管理。
相关专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周柳
编辑:
xinmi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