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析基金定投(1):定投的选时问题
徳圣基金研究中心 研究团队
关于基金定投,一直存在一些模棱两可的说法。究竟基金定投的效用有多大?定投真的对时机选择并不敏感吗?智能型定投相比常规定投,能够提升定投效果吗?从数据出发,实际模拟不同时间、选择不同基金定投的效果,全面解答关于基金定投的方方面面。
由于基金定投主要试图平滑股市波动带来的基金收益波动,因此我们仅针对偏股型基金研究各种定投计划的差别。
与常见观点迥异的是,我们认为决定定投盈还是亏的最重要因素首先是“选时”,但不是通常理解的时点选择,而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选时”,即选择定投的期限有多长,在定投期限的股市周期循环状况,以及定投开始时周期处于哪个阶段。
决定定投计划投资效果的第二层因素才是选基的问题,包括选择指数基金还是主动基金,在主动基金中选择何种类型、何种风格的基金。基金品种的选择决定了基金定投收益率的高低
关于定投选时的结论是:
(1)在定投期限跨越一个或数个完整的牛熊周期循环的情况下,定投偏股型基金有很大的概率获取正收益。这印证了常见的说法,即长期定投能够平滑收益波动。但在平滑波动的同时,定投相比一次性投资的缺点是,定投的整体收益率要低于一次性投资。
(2)如果定投的期限选择没有跨越完整的牛熊周期循环,那么定投计划是否能够获益,就取决于定投持续的时间多长,
a) 如果定投计划在牛市中开始,在熊市中结束,定投计划的效率很低,甚至有可能无法获取正收益。
b) 如果定投计划在熊市中开始,在牛市中结束,定投通常能取得较好的投资业绩。
这提醒投资者的是,如果计划的定投时间不是足够长,那么在股市下跌趋势中开始进行抄底型定投,效果要远好于股市上涨时的追涨型定投;当然,前提是在下跌中的定投计划持续到下一个牛市来临。
(3)定投计划不存在日期选择问题:除非定投时间过短(如只持续数月),月度定投选择每月的某一天并没有太大差别,也就是定投日期的选择并不影响到最后的定投效果。
关于定投选基的结论是:
(1)长期(跨越多个牛熊循环)来看,指数基金是最好的定投品种选择。在指数基金中,市场代表性强的指数基金定投效果通常要好于代表性较弱,或特殊风格类型的指数基金。
(2)定投基金本身的长期业绩是决定定投计划收益的最重要因素;但在基金本身累计收益率相当的情况下,选择不同风格的基金定投,收益率可能出现明显差别。
(3)在主动型基金中,操作风格灵活相比操作风格稳健的基金更加适合进行定投;风格轮动型基金相比风格固定型基金更加适合进行定投。
(4)在持股风格上看,定投基金品种并没有特别强的偏向性,各种持股风格的优秀基金都可以作为定投品种。
关于智能定投:
(1)智能定投计划(根据股指上涨或下跌相应降低/提高定投金额)的确能够提高定投的投资效果。特别是在熊市下开始,在牛市下结束的智能定投计划,提升效果更为显著。
在第一部分,我们将分析基金定投的择时问题;在第二部分,我们将分析定投的选基问题,以及智能定投。
基金定投好处有多大?
长期定投能够获取收益吗?答案是肯定的。在定投计划跨越股市的数个完整牛熊循环,在基金本身的累计收益率为正的情况下,定投计划有很大的概率取得正收益。
以国内最早发行的指数基金华安MSCI中国A股为例,我们设计一个定投计划,每月的1日定投该基金1000元。若某月1日非交易日,则往后推至最近的一个交易日实施定投。
至2009年5月,该定投计划的资产增长和收益情况如图1所示;定投计划的整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华安MSCI中国A股2003年迄今定投计划
数据来源:德圣基金研究中心
图1:2003年起定投华安MSCI
数据来源:德圣基金研究中心
这一持续77个月的定投计划,迄今为止收益率为114%。但如果仔细来看定投资产的增长,我们发现定投计划并非一直盈利;在2006年初之前,该定投计划在大部分时间是亏损的。在05年起始的大牛市来临之前,股市处在逐波震荡下跌中,定投能够降低亏损,但无法避免亏损。而在05年底股市转为上涨后,定投计划在06年年初转为盈利,相比一次性投资,定投计划扭亏为盈的时间更快。
同样我们也看到,表1中基金的累计净值增长率表明,如果把定投计划投入的总本金在定投起始时一次性投入,那么能够获取220%的收益,几乎是定投计划累计收益的一倍。在一个长期趋势上升的市场中定投基金,总体投资收益一定低于一次性投资。
那么基金定投的好处在哪呢?好处就在于降低了投资资产的波动;无论是上涨还是下跌,定投计划均比一次性投资波动幅度更小。当然,降低风险的另一面就是降低了整体收益。风险和收益对等的原则在各种情况下都是适用的,对基金定投也不例外。
当然,这并没有考虑到定投资金分步支出时,投资者能够获取的时间收益和机会成本收益。考虑到这两方面潜在收益,定投计划的效果并不像看起来那么低。
但如果把定期定投当作一种定期理财方式,那么定投显然就不应被拿来和一次性投资相比。
相关专题:
版权声明:来源凤凰网财经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凤凰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凤凰网财经",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renx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