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锐德自主研发纯属忽悠 核心部件外购
每经记者王炯业
昨日《每日经济新闻》刊发的《招股书与宣传矛盾,特锐德欺骗了谁?》报道了创业板第一股特锐德的《招股说明书》与对外宣传自相矛盾,而焦点则落在一家名为德国特瑞德的公司身上。那么这家德国公司与即将上市的青岛特锐德究竟存在着怎样的联系,为何青岛特锐德要刻意去撇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呢?
二股东是德国特瑞德创始人
资料显示,德国特瑞德是依据德国法律于2001年2月在德国成立的股份公司,德国籍HelmutBrunoRebstock先生(以下简称HBR先生)是其创始人之一,持有该公司15%的股权。之后在2006年1月,HBR先生将持有的德国特瑞德15%的股权全部转让了出去。
原来,HBR先生不仅持有青岛特锐德28.50%的股份,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此人还是德国特瑞德的创始人之一,曾是德国特瑞德的股东。
《招股说明书》显示,青岛特锐德成立于2004年3月16日,由青岛德锐投资有限公司与自然人HBR先生成立,注册资本100万美元,其中青岛德锐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出资60万美元,HBR出资40万美元。
至此可以清楚地看到,HBR先生是先创立了德国特瑞德,再参与了青岛特锐德的投资。细心的投资者不难发现,HBR先生与德国特瑞德是紧密相连的,按照一般常识来看,既然HBR先生是创始人,那他对德国特瑞德无论是在资源上,还是核心技术上,都会予以掌控。
核心技术依赖于第三方
然而让人玩味的是,《青岛特锐德招股说明书》的“发行人的技术创新能力”一项中这样写到:“公司技术研发团队在长期经验积累的基础上,经过研发与技术创新,形成了系统解决方案、功能性能设计、箱体结构设计的集成技术、工艺处理技术等核心技术体系,这套核心技术体系均来源于公司的自主研发,不依赖于任何第三方”。
而发行人律师和保荐人也一致认为,特锐德的核心技术来源于自主研发,不存在依赖HBR先生的情形。
青岛特锐德董秘杜波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虽然公司创立之初是合资公司,但是公司成立之初就没有依靠德国的技术,属于自主研发。
上述迹象都表明,公司在特意撇清与德国特瑞德之间的关系,就是为了说明自己是一家自主创新企业,并不依靠德国特瑞德。掩饰与德国特瑞德之间的关系,青岛特锐德的自主创新能力就得以体现,这样也就符合了管理层对创业板的上市要求。
事实果真如此吗?
据了解,青岛特锐德主营产品分为三类,箱式变电站、箱式开关站和户内开关柜,主要用于铁路、电力和煤炭行业。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根据《特锐德招股说明书》提供的材料,统计了特瑞德主要产品的情况,令人惊讶的是,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三类项目里的各类主营产品的核心部件全部都是采用外购形式取得。
这一点也被机构投资者注意到了,在部分券商研究报告的风险提示中,也提及特锐德存在依赖第三方的风险,公司产品的核心部件如断路器和环网柜均为外购。尽管公司对每种产品的核心部件一般都有两家或以上供应商,供货一直比较充足,但在未来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仍存在核心部件供货不及时、质量得不到保证的可能,存在第三方风险。
特瑞(锐)德让人眼花缭乱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还发现,特锐德还与一家名叫北京特瑞德的公司存在关联交易。北京特瑞德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青岛特锐德与我们北京特瑞德不一样,因为我们的大老板在青岛特锐德入股了,所以比较‘照顾’青岛特锐德,而它现在也快上市了,不过核心技术还是采用我们的,特锐德只是一个应用,应用我们的技术开发箱式电力设备。”
据了解,HBR先生是北京特瑞德的法定代表人、担任总经理职务。显然上述人士指的大老板就是HBR先生。
怎么又冒出了一家北京特瑞德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阅大量资料后发现,无论是北京特瑞德还是德国特瑞德,其实都属于一家集团公司,那就是早年在瑞士设立的特瑞德电气集团公司。
那么青岛特锐德所谓的自主创新到底是真国货还是假洋鬼子?
创业板市场,顾名思义,着眼于创业,就是为了适应自主创新企业及成长性企业的发展需要而设立的市场,也是为它们服务的。那么特锐德这样做能算自主创新吗?它有资格在创业板上市吗?
其实,HBR先生并不单单是德国特瑞德的股东,他几乎和所有的“特瑞德”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调查仍在深入之中,下期将为您揭开这位神秘德国先生编织的特瑞(锐)德网,而青岛特锐德就深陷在网中。
相关专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robo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