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货 沉浮三载终一鸣(2)
卧薪尝胆
2008年10月,由场外衍生品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让场内衍生品一度蒙冤,股指期货的上市再度搁浅。一些为备战股指期货成立的券商衍生品部门、券商系期货公司等均面临困境,中金所也一度成了被人们遗忘的角落。
2008年10月,由华尔街场外衍生品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让少数不明就里的人士反感衍生品,害怕金融期货。从争议到达成共识,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国内衍生品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北京工商大学证券与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教授回忆:“当时一些学者、媒体将股指期货视为洪水猛兽,一些人危言耸听地认为,美国衍生品暴露出的问题,将是中国金融期货的未来,但事实上,他们将股指期货这个场内衍生产品和导致金融危机的场外衍生品混为一谈,事实上是很可悲的。”
当时,胡俞越是国内最早解读华尔街金融危机根源的专家之一。他提出,华尔街金融危机是由创新过度、监管缺失和场外衍生品等三大因素造成的。但是,人们当时还沉浸在金融危机的恐惧当中,那种“衍生品过街人人喊打”的场面,让股指期货再度蒙冤。
在这场争论中,股指期货自然成了最大的受害者,舆论和一些学者的声音,再度让监管层犹豫了。“高层的想法完全可以理解,股指期货毕竟是新生事物,再说,好事要多磨。”方世圣说。
这样一来,自2008年10月开始,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中金所进入了最为困难的时期。事实上,不仅仅是中金所,各大券商衍生品部门,还有那些一心备战股指期货的券商系期货公司,几乎陷入了停顿状态。
“我们当时收购期货公司的唯一目的就是代理股指期货,若股指期货再不推,大股东的资本金要用完了,快支撑不住了。”一家券商系期货公司总经理用“支撑不住”来形容近一年来的困境。而在券商衍生品部门,裁员降薪成为管理者们唯一的决策。就连负责股指期货报道的记者,也换了一茬又一茬,在全国各大媒体中,能持续坚持下来的已是屈指可数。
此时的中金所,到了最为艰难的时刻。一方面,对金融期货是与非的争论还没有平息,产品上市遥遥无期;另一方面,如何稳定员工情绪,成了当时中金所管理层面对的现实问题,因为,股指期货的人才毕竟是紧缺的。
“有人最终离开了中金所。”一位中金所员工坦言,“我当时并不甘心,因为如果股指期货推出,我的事业会添上光辉的一笔,今后回忆起来,也算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元老级人物了。”
为了不影响中国的金融期货事业,中金所内部还开展了一场空前绝后的“稳定军心”运动,包括“文联”、“讲联”以及各种文化体育团体,如雨后春笋般的相继诞生。按照利奥·梅拉梅德当初对监管部门的建议,中金所投资者教育工作也丝毫没有松懈,包括“中金所茶座”在内的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用“卧薪尝胆”这个词来形容此时的中金所毫不为过。
一鸣惊人
在人们消除对场内衍生品的误解后,股指期货上市问题迎刃而解。2009年7月和8月,中金所突然进行了多项仿真测试,工作步骤再度加快。此时,敏感人士隐隐约约感觉到,股指期货快来了。果然,在一片疑惑和传言声中,股指期货在2010年1月8日宣布获批了。股指期货,将承载起维护中国资本市场安全的大任。
2009年7月份,股指期货才开始有所转机。此时,人们回过头来发现,华尔街衍生品的真相并不是当初所想像的那样。根据胡俞越的研究,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场内衍生品的交易量不但没有萎缩,反而大大超过了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而在国内,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的成交量屡创新高,场内交易市场的保证金水平从2008年底的400亿元,猛增至2009年9月底的1000亿元。
“就连美国的场外衍生品交易,都开始尝试通过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场内市场进行结算,人们才发现,场内衍生品市场其实是一个避风港。”胡俞越说。此时,这场关于衍生品“是与非”的争论才得以平息。
但此时,股指期货在人们心目中仍是遥不可及。就在人们对其失去耐心的时候,信号开始频频出现了。
2009年7月23日,中金所突然进行仿真交易应急演练,紧接着,8月3日,又进行了一轮熔断测试。这两次测试是在监管部门的授意下进行的。此时,中金所的员工似乎看到了黎明前的曙光。“要做好准备,可能会比预想中的还要快一些。”10月底,一位中金所高层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说。
事实上,在那时,人们对于股指期货能不能获批,何时获批,充满了诸多疑虑。然而,一条新闻引起了敏感人士的关注,据新华社报道,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11月17日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了利奥·梅拉梅德。尽管报道内容简短,但敏感人士隐隐约约感觉到,股指期货快来了!
12月30日,股指期货获批的传言满天飞,此时的人们已经出现了审美疲劳。“‘狼来了’喊多了,就麻木了。”一家期货公司总经理当时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说。事实上,此事并非空穴来风。在12月26日证监会召集的期货交易所大会上,有关负责人非常肯定地透露:“股指期货2010年上市。”
只不过,监管部门原本打算在1月中旬的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宣布该消息,如今提前公告了。1月12日,证监会正式批复中金所上市股指期货。最终,股指期货在一波三折中,走完了这条不平凡的诞生路。
古人云:“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经历了几番沉浮,股指期货将承载起维护中国资本市场安全的大任。
相关专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李中秋
编辑:
lile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