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祖六:中国已经是亚洲最大的经济体
凤凰网财经讯 2010年1月18日-19日,天下经济论坛在台北举行。高盛大中华区主席胡祖六在论坛上表示,中国已经是亚洲最大的经济体,而且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的崛起将在全球经济再平衡、亚洲经济模式转变和可持续发展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以下为演讲实录:
胡祖六:感谢院长,各位媒体的朋友,早晨好,非常高兴能够来参加天下经济论坛。
我今天想讲三个内容,第一,简略地向几位报告,我们对亚洲经济前景的看法;第二,简要的谈论一下,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对亚洲的经济发展模式,所形成的挑战。之后简略的介绍一下,亚洲怎么样能够成功的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
最近北亚地区气温非常寒冷,但是自然界气温的变化,跟从08年以来全球经济所经历的冬天相比,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由于本年罕见的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实体的衰退,2009年全球GDP负成长萎缩了将近1%。但是,在一个不景气的世界里,亚洲的经济表现相对较好,GDP成长达到了3.6%,远远高于世界上任何其他一个地区,比如说拉美经济萎缩了负2%,东欧萎缩了负1%,欧元区负3.7%,英国负4.7%,美国负2.5%。 事实上美国不及日本,因为日本09年经济下滑了5%。亚洲的表现出色,将会达到5.8%,除了香港、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这些小型开放经济体外,其他亚洲经济体都实现了正增长,其中以中国、印度最为突出。中国年初的目标是保8,但现在看起来应当会超过8%。印度有可能达到6.6%。在望2010年亚洲有望继续是全球成长最快的经济体,2010年全球经济将恢复正增长,由去年的0.9%到今年正的20.4%。但是亚洲将达到7.6%。除日本以外的亚洲的GDP有望达到9%,这就恢复到2008年危机之前亚洲的高成长率。
作为参照和比较,拉丁美洲地区经济有望成长4.7%,东欧2.5%,欧元区1.5%,美国2.3%。特别要指出的是,今年亚洲所有经济体,甚至包括日本都会录得正成长,中国尤其是会恢复前几年的3位数。印度8.2%,所以中国和印度还将继续是经济增长的领头羊。随着经济复兴,消费物价也将回升,全球CPI由2009年的1.6%,回升至今年的2.7%,而亚洲地区CPI物价指数由0.4%上涨到2.5%。特别举个例子,中国去年是通货紧缩,物价指数水准下降了0.9%,今年有可能再达到2%。日本也是由通货紧缩负1.3%到今年的负1%,所以有所缓和。印度通胀压力一直比较大,由2.7%到5%以上,台湾也是由消费物价的负成长,到今年的0.5%,香港0.3%到3.4%。所以我们看到随着经济的复苏亚洲在2010年的通膨压力也有所反弹,但总的来看,还算温和。不过我们必须引起关注,中国大陆、新加坡和香港的资产价格泡沫,资产价格膨胀特别是房地产,这种泡沫的风险不可低估。这是第一部分,我们对亚洲2010年的一个预期。
第二,全球经济失衡对亚洲传统经济模式的挑战。什么是亚洲传统经济模式?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嘉宾都耳熟能详,就是国内高储蓄、高投资出口拉动的外向型经济,这是我们这些年来一直所奉行的模式所依靠的模式。世界银行1993年出版了一本专著叫《东亚经济的奇迹》,对此做了详细的描述和总结。日本自然是这一模式的发明者,“亚洲四小龙”包括台湾,也使这一模式得到了发扬光大,非常的成功,中国、东协、东盟、越南也步其后尘。
今天可以说,中国是亚洲传统模式可能最成功,也是令全球最关注的实践者。可以说把这种外向出口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推到了极致。从1978年以来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设立沿海经济特区,使中国与全球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尤其是中国从2001年加入WTO以后,中国特别成为世界工厂,全球生产与工业链的关键环节。中国对外贸易成长速度,远远高于全球贸易平均成长速度。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是日本、韩国、台湾、香港、越南、菲律宾、澳洲等这些大的经济体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印度、印尼与泰国的第二个贸易伙伴,中国是全球第二出口大国,也是全国经常账户盈余10帕斯(音),或者台湾学者叫出超,最大的国家。中国还储备25000亿,占全球三分之一,加上亚洲其他经济体,包括台湾的外汇储备已经占了世界三分之二以上。所以我们看到这种传统的东亚经济模式,其实获得了非常大的成功,但是2008、2009的全球金融危机,特别是美国、欧洲、英国的严重经济衰退,加上劳动市场的急剧恶化,失业率的攀升,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已经迫使亚洲成为高度依赖外需的经济成长模式。
我最后想简单的谈一点,就是向诸位报告,亚洲这种经济模式,已经在开始了调整与变化,一个几十年形成演变来的发展模式,不可能在短期发生改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是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大衰退,已经给大洲包括中国出口急剧下滑,因此这次危机自然而然成为了亚洲经济模式调整的关键契机。作为应对危机的核心,各国政府在不同程度上,都采取了财政刺激或宽松货币,旨在刺激内需,这种刺激内需政策以中国为代表,也最令人瞩目。我们曾熟悉的4万亿财政刺激,9700亿银行贷款,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消费补贴、住房开发等等,中国不只是保8,已经确实成为率领全球经济走向复苏的大国。
看到经常账已经有很大的调整,因为中国和日本是亚洲两个大国,也是在全球经济学界,谈到经济再平衡,两个应该说是所负责任的大国。但是我们看到经常账无论是按绝对额,还是按GDP的比重,都在显著的下降。比如说中国的经常账盈余,在2008年为4000亿美元,占GDP将近10%。但是2009年,减了三分之一到2900亿美元,现在占GDP的比重才仅仅6.4%。与之相对应的是,美国的巨额赤字,绝对额和比例也在下降,2008年美国的经常账是7000亿美元之巨,占GDP的5%,到去年已经下降到4000亿美元,占GDP仅仅为3%不到。
尽管亚洲特别是大国,向中国采取了很多调整,但是我们也注意到人民币的汇率政策没有发生调整。很多中长期的结构改革,包括社会保障体系、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金融改革,包括消费融资,还没有根本的发生。所以这也跟经济再平衡,或者说经济结构的调整,形成了很大的挑战,但是我还是表示十分的乐观。
其中我也特别向诸位报告,就是城市化这么一个根本的大趋势,目前亚洲城市人口为1亿7千万,占亚洲总人口的比例为42%,除了日本、台湾、韩国,当然新加坡和香港,城市化程度比较高,70%或者80%以上以外。亚洲其他国家城市化,还只是早期阶段,比如说越南城市化人口才接近30%不到。印度也只有30%,中国目前城市人口6亿,占总人口45%。最近十年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非常迅速,几乎每年城市人口增加两千万,就是说中国大陆每年新增一个澳洲。估计到2015年,就再过5、6年,中国大陆城乡人口就各占半壁江山。到2030年根据联合国世界银行的预测,中国的城市人口有望达到10亿。这在人类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到那个时候中国的城市人口,将超过除了印度以外的世界上任何一个其他国家的人口总和。城市化是一个非常积极的趋势,将推动基础设施住房、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支出的需求。都市人口是收入水平最高,购买力最强的消费群体。因此城市化将成为内需成长、提升消费占GDP比重的主要推动力。
我总结一下,对于亚洲经济的近期前景,与中长期前景,我们都感到审慎乐观。尽管传统的经济模式受到巨大的冲击和挑战,我相信经济再平衡一定会发生,而且已经在发生。除了会调整财政、金融与刺激内需政策以外,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就是亚洲的城市化进程。亚洲的经济发展将不再依靠出口,这么一直单引擎胜过N擎,也就会有一个出口和内需的双引擎,从而推动亚洲经济的快速成长。由于中国已经是亚洲最大的经济体,而且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的崛起将在全球经济再平衡、亚洲经济模式转变和可持续发展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高盛集团大中华区的主席胡祖六。
相关专题:
版权声明:来源凤凰网财经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凤凰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凤凰网财经",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wangf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