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其仁:中国投资不可能往下掉 要投的还很多
凤凰网财经讯 2010年1月18日-19日,天下经济论坛在台北举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周其仁在论坛上表示,中国的投资、消费不可能大幅度下降,很多人批评中国投资太高,我一直不太同意,中国的投资早着呢。以下为周其仁演讲实录:
周其仁:这次冲击很大,基础就是全球失衡,所以引起了很多关于全球失衡的讨论,我主要说的这个失衡,恐怕还有另外一面,这个失衡可能有一种不可避免性。而它持续的时间,也可能比我们预想要长,我们在这个前提下讨论亚洲包括中国模式的转换。
因为所谓全球失衡,我的看法有两个层面,第一在实体经济当中,就原来像中国、印度,某种程度包括前苏联和东欧的一些国家,长期来说不开放的。欧美、日本彼此之间是开放的,所以这个世界基本就形成两个海平面,一个海平面内部互相贸易,分工、发展、协作,人类资本的积聚,加上法制制度的建设,所以他的人均收入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另外一个层面,它是走在五六十年代发展经济学的这条路线,就是关门、进口替代,因此它是一个很低的人均所得水平。
以中国80年代开放为标志,这两个差落非常大的海平面开始打通。这个打通,有几个特征,第一个特征就是水平差的非常大,80年中国制造业工人平均工资大概是欧美、日本平均工资的1%。第二收入非常低的人群数量巨大,因为当年日本起飞的时候,也是等于欧美工人工资很低的水平,大概在6%到8%的水平起飞的,但是中国工人的人数,是当年日本工人人数的十倍,所以我的看法,这个所谓失衡的根本原因,来自于这一点,这种失衡,不完全是消极的,它就是冷战时代形成的两个平面发展的全球模式中间开始接通。这个接通是会带来巨大的比较优势,全球范围的发挥,必然带来投资的转移,产业的重组,和各个国家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同时也可以释放出巨量的福利,因为比较优势既对中国这样的低水平的国家有好处,也对欧美这样高水平的国家有好处,我想这是经济学的道理说明的。
但是这样一个史无前例的两个水平面的接通,遇到另外一个困难。这个困难,就是全球化没有准备好一个货币框架,因为两个水平面接通以后,巨量的贸易要释放,我们会看到GDP的增长,在15年来大概之间贸易增长一半都不到。巨大的贸易要有货币支撑,但是战后形成的货币框架,就是美元作为国际货币,又作用全球的结算和储备货币。它内身的一个不稳定,就是全球贸易越繁荣,美国就比较越失衡,它就比较很多的逆差,它不逆差,美元就放不出来。美元放不出来,全球范围的比较优势就无从发挥,这个早在布雷顿协定签订后不久,就有经济学家指出这一点,就是有名的Triffin Dilemma,就是美元要平衡全球贸易难以发展,这就是当年把美元作为全球货币里头剩下一个问题。现在看起来还是经济学家凯恩斯,他们的主意要好一点,就是干脆造一个全球货币。
可惜历史不能重演,当时美国力量非常强大,就形成了美元主导全球的地位。这两个层面都是人们今天所感受到不平衡的根源,一方面低水平的经济要开放,释放巨大的能量,不可阻挡。上帝面前人人都有发展的权,关起门来一回事,一开门就另外一回事。欧美国家达到很高的水平,但是后起的国家有一个武器就是学习。开放以后大大降低了包括中国、印度这些国家的学习成本,而这些国家的人民同样是愿意学习的,这样就形成一个我所知道不平衡的微观基础。就是你现在到(底乔伊 音对)去看,8、9万年薪美元的工人,他制造的车,现在在中国大陆2、3千美元的年薪就可以差不多就造出来,这个麻烦就来了,这个麻烦就是不平衡的内容。
还有一个麻烦,就是这种巨大的释放比较优势,它的货币框架是有问题的。所以为什么金本位崩溃,为什么固定汇率不能守下去,其实都跟这个事情有关系。所以我总结来讲,我们理解这个世界,所谓不平衡,是有这两个层面,不单单完全消息的,有不可避免的一面。拿中国和美国的关系来看,我们会看到这样两张图,一方面就是中国巨大的顺差,然后转化为巨额的外汇储备。因为美元储备货币,美元必须流回来,所以就变成中国巨量持有美国的美元资产。这个美元资产进了美国,就变成了美国的外债,货币数量这么大,到了美国可以很低的利息来消费,消费越高,它的进口越多,中国的出口就越好,所以这两个趋势来回转,以至于现在很多人讨论中美国。这两个国家如果看做一个国家的话,其实好得不得了,对不对?这个来回转。
但是问题在于这样好得不得了的经济,你看两侧来看,哪一方更好一点?我的看法是对中国更好一点。中国因为它可以显著发挥成本优势,1%的工资啊,1%的工资原来不会做的时候,当然那个产品没有人要。问题他会学习啊,而且中国把1%成本的制度方面,通过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做了极大的释放,过去那有民营企业,哪允许你看到一家机会就组织一家公司去争取这个利益?不可以的。现在这些障碍都打通了,制度成本下降,要素价格原来就很低,加上学习,所以中国这个发力是有道理的。所以很多人讨论中国有人口红利,劳动力红利,我的看法主要是开放的红利。因为如果你收入低就是穷,你不开门就是关起门来,穷啊,一开门发现收入低就是一把刀,因为你成本低,同样的产品,如果做得七七八八,全世界消费者,包括欧美消费者,他还是喜欢物美价廉的东西。这样就让中国发展的非常快,高速的出口导向,高速的经济增长,代价是什么?代价是一方面,因为这个美元,一块美元进中国顺差很好,8块多人民币放到国内市场去,所以永远长久以来面临着输入通胀的压力。
第二个代价由于增长非常快,国内的改革,某种程度就被掩盖了。因为中国的改革从来就是危机改革,过不下去好好干,过得这么好,为什么改?所以客观上我们对自己国家内部的制度、文化、体制,人的资本方面,都被这个高度的增长替代了。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侧,对美国来说意味着什么?全球贸易繁荣,巨量的美元,你看亚洲危机的时候,美国是债权国,现在已经变成巨大的债务国。现在钱回去要把美国给淹了,它的超低利率是哪来的,内容是什么?它跟全球新的局面是有关系的。然后到了美国金融发达,金融发达就可以吃掉很多钱。对美国来说,没有预想到一个很小的次贷会着这么大一场火。然后这个次贷影响实体经济,因为它进口需求都是经过金融环节。金融一出问题,需求就有问题,这就是我理解危机的由来。
这个当然倒过来再打击中国,对不对?因为你进口一减少,中国出口就减少,我们从原来30%的增长率下降为负的20%,里外来掉了50个百分点。然后这个又是占中国GDP30、40%的大部门,所以这就是我们看到危机的由来。
但是对危机的估计是有很不同意见的,因为史无前例,所以通常估计的非常严重,百年未遇。就是现在看来这个估计大概是过头,1929年到1933年持续了四年的危机,对不对?股市降了90% ,失业率达到25%,现在说欧美再差,怎么也没有差到那个程度,差的远。同时对中国在这一波出口危机的冲击,会不会就掉下去?也有不同的估计。我本人是2008年10月份有估计,这个估计当时被看作乐观,就是中国进入衰退的可能性等于零。
根据在什么地方?根据就是两条,第一条现在不是金本位,1929到1933年是金本位,你发现问题,想往里倒钱都很难倒,现在是反而是往里倒钱,你觉得不好,只要有胆量就可以了,就往里投钱,使劲往里扔。对不对?所以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第二条实体经济,就是两个海平面发挥作用的潜力,我的看法早着呢,不是一个衰退的基础,还是高速增长的基础。现在证明只要政府有大量放钱,敢松动货币,加上实体经济两大板块之间还要释放能量,所以全球看来很快就变成所谓后危机时代。
未来的格局是什么?我简单讲讲,2010年中国的经济,因为你想我2008年中国不可能衰退,我现在还可能说什么?一定会非常好,投资、消费不可能大幅度下降,很多人批评中国投资太高,我一直不太同意,中国的投资早着呢。去过中国大陆看看,现在就是一些沿海城市比较像样,中小地方农村差得远。钢铁工业有位朋友跟我讲,美国工业革命以来,在美国的国土上,用到100亿吨钢材,中国从洋务运动到现在,用到30亿吨,所以早着呢,该投的东西多着呢,所以投资现在不可能下来。唯一的变量就是出口,只要出口一恢复,中国经济增长2009年就过了8,只要出口稍微恢复,2010年应该就是10,甚至10以上。现在看到出口就是在恢复,因为比较优势还在发挥。
从微观来看,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基础,这几条,我的看法这个基本面没有改变,因为今天中国工人也就是欧美国家10%的工资水平,曲线还在上升,对不对?你说美国有eBay,中国有一个阿里巴巴,eBay平均工资多少?阿里巴巴平均工资多少?阿里巴巴是会学习,阿里巴巴现在很多模式不同于eBay,再加上市场人口,所以这个保压在哪里?我看来没有很大的威胁。
第二个判断就是随着复苏,失衡也会复苏的。我一定讲清楚,我不把失衡完全看作消极的东西,失衡里头有危险的事情,但是整体而言,是战后冷战格局结束以后打破原有平衡,释放新的全球生产力的过程。因此某种程度,失衡也会复苏了,我们也看到了一些迹象,比如像中国的顺差,甚至在贸易顺差增长不快的情况下,整个资本挣中国的钱数量非常大。所以它的危险是在复苏过程当中,譬如说我们内部的失衡可能会变成很大的挑战,就是由于去年释放了过多的货币量,一定会在市场上表现出来,会对资产价格、结构,甚至物价总水平发生不利的影响,这个挑战是复苏当中带来的挑战,所以概括的讲,我的看法第一是失衡从走向下一个平衡,它不是短期可以完成的,日本大概工人工资占欧美工人工资35%到50%,他慢慢就吸入到那个平台分工里头去了。中国大陆、印度这两个水平面可以靠近了,真是我们这代人可以看到巨大的历史变动。
现在有一本流行的书,叫做《世界是平的》,我的看法世界是通的,但是远远不是平的。世界通而不平,就两个前途,第一个前途就是稳妥的解决各类矛盾,从通走向平。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这种过度当中有很多矛盾难以解决的好,从通重新回到不通,包括现在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投资保护主义都带来这种倾向,所以何去何从,是整个亚洲包括中国,应该认真思考对待的问题。我的时间到了,谢谢各位。
相关专题:
版权声明:来源凤凰网财经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凤凰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凤凰网财经",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wangk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