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常岐:中国汽车产业本身是全球性的
2010年1月9日,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主办,北京大学MBA联合会承办的第十一届光华新年论坛在北京大学召开。凤凰网财经进行全程报道。以下为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副院长武常岐演讲:
武常岐:我是从事产业经济学理论,不涉及这个行业,后面也涉及到一些行业,电信、通信等等,所以对汽车行业不是特别熟悉。我对汽车行业感兴趣有一个原因,汽车从1890年发展到现在,汽车行业真正辉煌的时期大家还没有看到呢,还要未来是更加辉煌的时代。所以我就开始关注这个问题了,我刚才听了徐总的数字,这个数字是不是拍脑袋得出的。我用纸算了一下,算得结果我说徐总你有点保守了,为什么?今天上午厉老师做演讲,他说中国经济完成是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之中,6%是滞胀衰退的问题,8%以上。假定年增长率8%以上,这在中国来讲,过去30年都是低速的,十年以后1.08%的十次方是多少?2.16。年增长10%,1.1的十次方是2.58。假如这个朝阳行业,这个产业增长速度高于GDP平均增长速度,40%是非常特殊的。
我们举一个例子,大家可以接受的,15%,假如按15%的计算,十年以后1.15的十次方是4.04,换成数量的话,十年以后要有5200万,回去算一下。当然这个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还有一个问题,什么问题?我们的汽车行业,现在中国的叫做世界的汽车工厂。我们造车,我们这是中国的增长,GDP的增长,不仅是要满足中国,还要满足其他国家的需求。我为什么说数字我们还要算一下,这对我们来说,对在座的同学来说有很重要的启示,刚才刘总提到了办车展,其实在座的MBA同学们,在美国早期汽车行业增长的时候,你要想成为百万美元的富翁,那你买汽车,创业也不是很容易,但这是一个,当然在某些国家在发达国家,这是夕阳的,本身GDP很高,那样就转移了。
第二个问题我跟大家讨论一下,实际上这是一个产业在全球的转移,为什么转移?因为制度环境,劳动成本,因为主要的市场都在所谓的快速增长新兴市场。所以说汽车开始从欧美到新兴市场国家转,这里有一个问题,我和我的同事研究,谁来完成这个转移?转移的主体是谁?产业从美国转移到中国来了,是GM他美国的公司不行,他在中国的公司做起来了,还是中国的汽车企业从美国那里、德国那里拿来技术,把中国自己的汽车做起来这还是一个问题呢。因为产业转移、技术专业是有载体,某种意义上谁能够当老板,把这个技术、品牌做得比原来的老板,原来的所有者为市场、消费者带来更大的价值,他才有权利当所有者。这个理论问题,买了这个品牌,比如说把悍马拿来了,美国的经营管理人员在那里经营不好,利润、产值不高。我把它拿来了,我同样一个技术、品牌、组织我能剩下的更多,我能创造更多的价值,这是利润。利润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利润是未来发展的资源,没有利润你靠什么增长,这是一个问题。
今天在座有非常好的咱们汽车的主要民营、国有的大的巨头在这里,但有一个角色缺席了,就是跨国企业。为什么说这个问题还没有回答呢?就是产业大的转移是由现有的跨国公司在利用中国的高速增长,市场在这,他来完成转移还是中国企业来完成,这是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实际上还是中国汽车产业本身是一个全球性的,当然这跟理发店不一样,没有说一个全球性的理发店,汽车就是全球性的汽车。全球性的产业里面,中国汽车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怎么体现?在未来十年、二十年怎么体现。这里面实际上某种意义上是整合各种资源的能力。一旦我们做到了,我们现在在起跑线上,因为没到终点,冠军是谁不知道。但是未来假如我们通过大家的努力,一代人的努力做好了,这个我们当时怎么考虑?这我在最近做了一个案例,这个实际上比较整合的。中国是快速增长的新兴市场,所以咱们国内的企业也在国际上收购一些技术,就是说南汽、上汽收购了罗孚,英国的知识产业不太行了。但是几乎是同时,印度的Pata收购了路虎,这实际上就有意思了。为什么呢?等于有两个可以对比的两个例子,一个是中国的国企上汽收购了洛夫,pata印度的企业收购了路虎,我现在在看。这两家公司未来收购整合的能力怎么样把收购的资产,哪一个公司能够尽快使他的资产实现更大的价值。这实际上是一个挑战,某种意义上大家都在赛跑,大家资产、环境差不多,拿来之后怎么做,这是全球竞争。因为服务这种市场有中国的,印度有一些企业也在做这些事情。
汽车行业假如说一个全球性的行业,德美的联合,这样就有一个问题,我考虑一个问题,全球环境下中国的企业怎么样定位?怎么样发展,结构怎么样。中国其实一方面是满足国内快速增长的需求,再一个是出口。实际上再发展的话,可能考虑的是中国的资产要考虑全球布局的问题。因为实际上GM,假如没有中国这块业务,他会更惨。GM是全球性这样的企业,当然现在我们还是一个成长期的,但是我们要有目标,培养这个目标。李书福要建学校,北大光华就是致力于培养人才,将来为社会做点什么,就是为了培养国际化的人才。汽车行业大家都改成姓“徐”,我也考虑这个问题。咱们有两类,早期计划经济留下来的一汽、两汽这个名字,这个计划经济太重了,这个我想早点改。东风就好一点,另外一个也不太好,徐总走了,北京汽车还有上海汽车是地域的名字,你想要国际化的话,不要说国内了,如果是国际化可能就影响了公司的发展。汇丰银行、香港上海银行发展国际化特别慢,比如说奇瑞、吉利是比较中性的名字,长安也是中性的名字。
我想中国企业今天要考虑到全球未来得五年、十年、二十年是什么样的。我看了资料,2008年全球汽车保有量有15亿,中国的人口假如拿一个平均数,中国人口占全世界人口20%,中国的汽车保有量有3亿,我不知道现在有多少亿。谢谢大家。
相关专题:
版权声明:来源凤凰网财经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凤凰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凤凰网财经",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suny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