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二代大学采校花是中国教育版《2012》
今视时评 近日,又一条关于“富二代”的新闻在各大网站上广为流传。据媒体报道,从1日起,广州高校各校园出现一群不速之客派发传单,声称要帮两个富二代80后征“校花”。在暨南大学的饭堂门口,是6名穿着火红圣诞短裙、头戴圣诞帽的女孩,盯着校园女生派发“80后企业少掌门寻找青春美丽校花”的征婚传单。
富二代、80后、高校、校花……这几个关键词汇组合在一起,影响力是十分惊人的,虽然事实证明这其实只是某婚介机构的炒作,但各种观点仍在网上吵得不可开交。这不,官方回应也及时出台: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王玉学日前斥责,“有钱就能从事这样的事情吗?高校应该尽快禁止这种现象。”站在高校主管部门的角度上来说,这样的做法无可厚非,可笔者却觉得如此炒作的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诱因,其影响远不可能“一禁了之”。
炒作“富二代大学采校花”有着深厚的“思想积淀”。“学得好不如嫁(娶)得好”这种观点的出现已非一年半载,纠结的大学生活也确实给了很多女大学生更多“选择”的余地。很多大学生朋友在与笔者交流时,都表达了自己的迷惘与困惑,大致归纳发现除了对工作、考研、留学等选择性事务的不确定外,对踏上社会后将面对的种种问题也都显得无能为力、缺乏主见。这些困局让很多仍显稚嫩的心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解开这些困局,就无法让心态归于健康,禁得了一次炒作,禁不了群体意识对现实的失望。
炒作“富二代大学采校花”有着丰富的“人力基础”。富二代采校花就像周瑜打黄盖,必须得你情我愿。富二代有着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需求,而且群体总数着实不小,自然是“乐此不疲”,那么“校花”呢?暨南大学学生处黄处长的话掷地有声:“事实上证明,事情发生后,大部分学生是瞧不起这种行为的,他们已自发地抵制这种现象,尤其是暨大的学生。”目前这种表现固然可喜,可未来呢?现在充斥视听的初高中学生“群殴门”、“喂奶门”、“脱裤门”等等事件让笔者对未来情况极不乐观。在管理相对严格的初高中阶段就远离道德准则的人,实在不敢指望会在环境更为宽松的大学中成为道德的模范。在不远的将来,“富二代大学采校花”未必就没有市场。
最近热播的灾难大片《2012》,通过特技效果表现地球未来可能发生的灾难性变化,引起了人们对环境、对地球生态的深层次思考。笔者觉得“富二代大学采校花”其实就是一部中国教育版的《2012》,提醒我们如果再不拿出行动来改善我们教育的方方面面,灾难同样会降临。(李健)
相关专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chenwe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