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走出去造富模式升级
中国企业“走出去”早已经脱离了商品出口的初级阶段,从海外上市到海外建厂及海外收购,从资本输出到战略布局,多层级全方位地推进。在“走出去”的浪潮中,富人们打造跨国公司的梦想一步步落到实处。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和全球一体化,中国企业与资本纷纷“走出去”,除了作为主力的国有企业与主权基金,民企富人也逐步汇入“走出去”的大潮,在收购资产的选择上也比国企宽泛得多。
民企纷纷海外找矿
2009年被称为“中国海外并购元年”,普华永道报告显示,当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并购交易额创历史记录,达300-350亿美元,比2008年高出3倍多,预计2010年还将上涨40%。从并购领域看,矿业、能源成为热土。2009年全球矿业和金属业共完成交易额600亿美元,其中,中国占全球矿业交易总额的27%。
在这一收购海外矿产和能源资产的浪潮中,除了国企积极出手,民企富人的热情同样强烈。左宗申的宗申产业集团不仅在越南设立了发动机制造公司,还宣布在该国义安省投资8亿元,建生铁冶炼厂。东莞太子酒店的梁耀辉通过旗下中源石油国际集团在哈萨克斯坦开发石油。胡成中的德力西集团2007年投资1亿元设立鑫德国际矿业集团,准备投资海外矿业。其他未上榜的富人群体投资更为广泛,从莫桑比克、纳米比亚、智利到蒙古等国,无远勿届。
金融危机更刺激中国企业抄底海外矿业,安永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最近10年的海外矿业并购规模超过500亿美元,其中的400亿美元在2008、2009年创造。2010年4月,由何殿洲持股50%的河南信阳钢铁公司,通过定向增发方式以1.46亿元收购澳大利亚煤炭公司北方能源(AU.NEC)12.7%股权,并获一个董事会席位。
陈发树参股的紫金矿业2010年4月收购加拿大大陆矿业(ICI)股权,更刷新了中国民企海外收购的方式。据紫金矿业公告,工银瑞信以QDII身份,以1.16加元/股,认购大陆矿业1600万股,总对价1.27亿元,紫金矿业为此次认购股份的实际持有人。这是首个国内上市公司借道QDII专户实施海外收购的案例。加上通过全资子公司金岛资源(BVI)有限公司直接购买的ICI股权,紫金矿业共持有ICI的17.24%股权。ICI主要在中国从事黄金勘探。此外,紫金矿业还在谋求5年内以10亿美元投资菲律宾的金矿和铜矿项目,并与菲政府签订了谅解备忘录。
中国经济长期以消耗资源为代价的快速发展,使得对资源的巨大需求,成为民企收购海外资源性资产的初衷。同时,相比国企,民企投资的方式阻力更小,容易获得各方力量的认可,未来这一趋势仍会持续。不过,由于对资源宗主国的政策、法律、文化等方面缺乏了解,血本无归的企业也不在少数。如何使投资的热情变成实实在在的收益,值得富人们研究。
跨国扩张蔚为风潮
除了资源性资产,富人们的股权收购亦广泛分布于汽车、零售、消费品等领域。如李书福的吉利集团收购沃尔沃;2009年,张近东的苏宁电器以8亿日元(约5770万元)收购日本第四大家电连锁企业 LAOX的27.36%股权,成其第一大股东;冯东明旗下的美克股份以894万美元收购处于产业链上游的美国设计公司Schnadig;马化腾的腾讯不仅积极竞购即时通讯服务商ICQ,今年4月更以3亿美元换回ICQ竞争对手俄罗斯数字天空技术公司(DST)的10%股权;王传福的比亚迪今年收购日本模具巨头荻原公司旗下馆林工厂。
股权投资之外,另一种民企跨国扩张的模式,是在海外建厂。其动机一般有两种,一是出口中的贸易配额、关税等限制,加上金融危机后一些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制造业企业赴海外建厂,可以规避出口壁垒;二是随着中国劳动力、土地等成本的大幅上升,制造企业向营商成本更低的东南亚或非洲转移。无论哪一种动机,都在汽车、摩托车行业表现得尤其明显。早在2004年9月,中国4大车企—魏建军的长城汽车、谢启祥的广州华南摩托、东风、奇瑞—共同在非洲加纳与当地企业Sneda汽车合建生产基地,以CKD形式进行生产;2005年,奇瑞、吉利在乌克兰和马来西亚建厂;2006年,尹明善的力帆在越南、埃及建厂,长城在俄罗斯建厂;眼下,比亚迪则正计划在美国洛杉矶建立一家汽车装配工厂,并成立北美分公司总部。
对于这些富人而言,无论海外收购还是海外建厂,都是其获取核心技术、完善自身产业链、实施跨国扩张战略的一部分。他们的战略也获得了海外金融资本的认可,2008年底巴菲特旗下中美能源入股比亚迪、2009年高盛以2.5港元/股入股吉利汽车都是例证。伴随他们的产业扩张,中国企业中诞生真正的跨国巨头或并不遥远。
海外资本市场成四大行业主要融资平台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另一种表现,是奔赴海外上市,利用海外资本快速发展壮大。因应不同资本市场的估值倾向,不同行业的富人也有不同的选择。一般而言,房地产和消费品行业的富人多选择登陆香港市场,互联网和新能源行业的富人则主要以美国为首选上市地。
中国企业走出去造富模式升级(来源:新财富)
中国企业走出去造富模式升级(来源:新财富)
在房地产业排名前14位的富人中,有12位旗下主要资产在海外上市,其中,除钟声坚的仁恒置地在新加坡上市外,其余均在港上市(表1)。这些地产富人的财富位置都在总排名50名以内。日用和耐用消费品行业的富人同样有此偏好,行内排名前14名的富人有10位选择将旗下资产在港上市(表2)。
这与香港的经济特征密切相关。香港在经历1950-1980年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后,1980-1984年开始向金融、地产和服务业艰难转型。1984年开始,全球低廉资金涌入香港,当地金融业迅速崛起,至2009年7月30日,港交所(00388.HK)的市值为197亿美元,一度超越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团(CME Group),成为全球最大市值的交易所。金融、房地产和消费作为香港股市市值最大的几个板块,相关上市公司也较易获得当地投资者认可,从而获得高估值,如碧桂园IPO市盈率达21.5倍、融资148.49亿港元,百丽国际IPO市盈率达31倍、融资额99.55亿港元。
地产富人纷纷选择赴港上市,也不乏政策原因。2007年10月,中国证监会暂停房地产A股IPO申请及审批,内地资本市场大门对开发商基本关闭,2007年仅有广宇发展和荣盛发展获得IPO,2008年仅有合肥城建和滨江集团上市,因此,赴港上市成为不二选择。2007年以来登陆港交所的就有SOHO中国、人和商业、龙湖地产、华南城、佳兆业、花样年、禹洲地产等地产商,广东地产五虎将富力、合生创展、雅居乐、碧桂园、恒大也先后在港交所亮相。
中国企业走出去造富模式升级(来源:新财富)
与此类似,囿于国内原有上市门槛较高,互联网、新能源等新兴行业的公司难以登陆国内主板市场,境外市场也成为它们的融资主战场。能源与环保行业的前6名富人中,除了姚俊良家族控制的美锦能源外,无一例外是海外上市。除朱共山的保利协鑫能源,光伏类上市公司几乎清一色地选择美国为上市地(表3)。互联网行业,除了孟庆南家族的武汉凡谷和王文京的用友软件,前十大富人也清一色地选择在港或赴美上市。
利用海外融资平台,这些企业近年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成为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一部分。典型如马化腾的腾讯控股,上市以来获得迅猛发展,目前以近3000亿港元成为市值最大的中资互联网公司。而随着中小板、创业板的推出,新模式企业在国内上市融资的渠道也逐步打通。即将推出的国际板,更将原有的企业出境融资态势反转为吸引海外公司来华上市,使国内资金可望分享海外企业增长的机遇。这上市资源一出一进的转换间,正凸显了中国从产品输出到企业输出、资本输出的层次递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辑:
lix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