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主导创业板网下打新 保险公司几乎零参与

券商主导创业板网下打新 保险公司几乎零参与
从网下初步询价结果来看,首批10家创业板新股的网下有效配售对象家数急剧减少,传统打新主力保险公司更是几乎“零参与”。相比之下,券商似乎更愿意担当首先“吃螃蟹”的角色,成为首批创业板新股网下打新的头号主力。

⊙记者 潘圣韬

虽然机构投资者之前普遍表示出了对创业板的兴趣,但由于创业板在我国是首次亮相,同时与主板定位又存在较大差异,市场人士预计起初真正付诸行动的机构不会很多。事实也印证了上述猜测。

从率先披露详细信息的特瑞德、上海佳豪以及立思辰3家公司来看,网下有效配售对象家数最高为88家,最低仅为42家,平均为65家,相比今年中小板近300家的平均水平出现不小的差距。对此,分析人士认为,创业板股票本身发行规模小是一个原因,但主要还是机构对于这样一个新事物大多仍持观望的态度。

作为传统打新主力之一,保险公司对于此次申购兴趣索然,打新队伍中几乎难觅其踪影。据统计,在首批10家公司中,保险仅参与了其中6家公司的询价,而且参与最多的乐普医疗也只不过4家保险对象参与了询价;不仅如此,保险公司给出的询价价格普遍偏低,在除神州泰岳的其余9家公司中,保险仅在乐普医疗和探路者2家公司中提交了有效报价。

基金同样申购热情不高。作为同时拥有数量优势与规模优势的机构中坚力量,基金上述两大优势在首批创业板打新中均未体现出来。从已披露数据的6家公司来看,参与询价的基金对象平均只有62家,与中小板的数百家相距甚远;而在保险几乎退出的情况下,基金总体申购数量占比也仅为40%左右,与券商基本持平。另外,总体而言,基金的有效报价比例也偏低。以上海佳豪为例,30个基金配售对象中,仅有3个对象的报价落在了发行价之上。

相比之下,另一传统打新主力——券商则表现得有兴趣的多。从公布数据的6家公司来看,参与几只新股网下申购的券商数量较为稳定,申购规模也和基金打了个平手。更值得一提的是,券商有效申购比例要远高于基金。以特瑞德为例,从申购数量占比看,券商(37.81%)只是略高于基金(34.93%),但从有效申购数量占比看,券商的37.86%要远高于基金的26.44%。这一现象同样出现在公布相关数据的立思辰上。由此不难发现,在创业板的首批打新中,券商已经取代基金,成为网下申购的头号主力。

相关专题:

创业板即将推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robot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