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产品宣传易误导消费者 保底7%并非收益7%
规范的保险产品宣传单(后排)与销售网点自行印制的非规范的宣传单(前排)。
文/表/图 记者纪晨璐、黎雯
“保底7%+6次分红”、“年年分红+满期返本+特别红利”、“100%保本”,走进银行,满眼的“安全又收益高”的理财产品宣传单分外醒目。而负利率时代的到来也使得这些号称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格外诱人。不过,若不注意,大打高收益噱头的理财产品有可能是陷阱而非馅饼。
市民方女士日前向本报记者反映,她在银行办理储蓄业务的时候,银行工作人员向其推荐了一款保险产品,称该产品100%保本,有7%的保底收益,同时每年还可享受分红。
对于银行工作人员的介绍,方女士心动之余也有些疑虑,这到底是保险产品还是投资工具?是否真的安全又有高收益?
方女士给记者提供了一份从银行获得的产品宣传单,宣传单上承诺,只需一次性缴清费用,就保证100%保本,此外还保证有7%保底收益,同时可享受6次分红,5年后到期。
5000元投资收益 高出定存近七成?
记者来到方女士所说的银行营业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款产品没有风险,只要投资额在5000元以上,保本之余还有收益,类似于整存整取的储蓄业务,而且收益比定存高出许多。
记者粗略估算一下,按照保底收益7%来看,5年的收益就能高达35%,还没有算上6次分红,这样的收益显然十分诱人。
以目前5年期定存3.6%的年利率和该产品总计约40%的收益率来计算,方女士投资5000元的定存到期的利息收益为5000元×3.6%×5=900元。
若按照营销人员的介绍,购买这款产品的收益可达到5000元×30%=1500元,比同期定存高出近七成,而且若投资额越大,差距就更明显。
陷阱一:7%非年利率而是5年收益
“保底收益真能达到7%这么高?”对于记者的疑问,该营销人员犹豫了一下表示,其实7%是指5年的收益,平均每年不到2%。而这点并没有在宣传单中注明,工作人员也没有主动进行提醒。
“但每年还有现金分红,加起来收益率也挺不错的。”该工作人员表示,参照该公司以往的分红经验,这款产品年平均分红水平超过4个百分点,“5年下来收益率至少达到百分之二十几。”但这样一来,该产品的实际收益水平与5年期定存到期的利率18%差距明显缩小。
记者随后从相关保险公司了解到,这款分红险的保障内容大致包括身故保障,红利(包括现金红利和满期红利)以及满期金。保险公司的产品条款中并未说明有7%保底收益,涉及投资收益的方面只有红利和满期金。
陷阱二:提前退保难获满期金
尽管没有7%的保底收益,但保险公司客服人员告诉记者,如果保险合同期满,投保人可以获得保额107%的满期金,即购买1万元的产品,5年后可以获得10000×107%=10700元的满期金,在收回本金的同时还有700元的收益。“如果合同到期,保险公司保证给付这部分收益。”
照此看来,这款保险产品确实有固定收益,但却并非银行宣传单中所说的保底收益,而是合同到期后的满期金收入。如果投保人提前退保,则拿不到满期金,只能按照保险公司的保单现金价值获得补偿,而这部分金额往往较低,越早退保保单现金价值越少。而且,如果中途出险理赔,则保险责任终止,投保人也只能获得理赔金。
陷阱三:是否分红并不确定
相对于满期收益,银行工作人员更强调,年度分红才是更为重要的收益来源。据记者了解到,这款产品今年才刚刚推出,而银行工作人员就拿着过去其他产品的分红水平来对此进行介绍,称每年分红能达到4个百分点以上。
不过,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分红并不能保证,“分红水平要根据保险公司每年的实际经营状况来定,如果盈利情况较差,甚至可能不分红。”该工作人员表示,公司经营多款分红险产品,从历年来的分红数据来看,尽管有些年份的分红水平会偏低一些,但目前尚未出现不分红的情况。“可这并不代表你所购买的这款产品一定会分红,这是存在不确定性的。”该工作人员特别对记者强调。
提醒 保险的本质是保障
保障原本应该是保险产品的核心功能,但在宣传单上,往往会成为高收益理财产品赠送的附属品。该宣传单显示,购买这一产品后,在获得上述投资收益的同时,保险公司还将向投保人赠送包括人身、意外和交通意外在内的保障。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部分销售人员为吸引市民投保,会刻意夸大保险产品投资收益,或通过文字游戏塑造高收益假象,消费者应该注意避免被误导,而避免被误导的关键就是不要盲目看重保险产品的投资收益。专家表示,保险产品的本质还是保障,投资只是附属功能,而且相对于股票、基金等投资方式,保险的收益不会很高。
相关专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纪晨璐、黎雯
编辑:
lili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