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公交出行平均耗时69分钟

2010年06月22日 09:56广州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东莞公交出行平均耗时69分钟

东莞公交出行平均耗时69分钟

莞深-常虎高速 记者王维宣 黄澄峰 摄

《东莞市区综合交通规划(2008年~2020年)》通过专家评审 拟重点解决市区交通五大问题

●建议重点推进市区往石龙火车站新站快速干道、环莞快速路和松山湖第二通道的建设

●建议实施东城中央商贸区交通微循环改善示范项目

●建议市区引入大容量(BRT或轻轨)公共交通系统

●建议规划建设自行车专用道19条和新增13处过街人行天桥或隧道

经过近1年半的规划调研、征求咨询部门公众意见及反复修改后,东莞市年度重点规划项目——《东莞市区综合交通规划(2008年~2020年)》(专家意见稿)终稿昨天正式出炉,并接受由7名专家及来自四街两镇、各大相关职能部门代表组成的专家团意见评审。

在昨天的本规划专项评审中,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项目评审。

据了解,本次规划将解决10年内莞城、东城、南城、万江、高埗和石碣四街两镇环城路以内范围,面积为145平方公里的市区综合道路规划。负责此次项目规划的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提出,本次规划的重点是要解决市区交通五大问题。

东莞市城建规划局表示,该规划还将多方咨询市民公众的意见,市民有任何意见或建议都可通过本报热线0769-22344428或电子邮箱:yx22344428@163.com参与讨论。

文/记者张玉云

问题一

与珠三角交通圈未快速对接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提出,本次交通规划重点是要解决市区交通五大问题:一是如何提高市区交通与市域四大对外交通枢纽虎门白沙站、东莞东站、石龙火车新站及城轨洪梅站的快速连接,以便通过城际、市内轻轨令大东莞市区快速与珠三角大交通圈实现对接。

“目前东莞市区道路运行模式仍以传统公路为主,市区机动车增长量达到88%,交通运行模式、道路设施需要加快建设。”广州规划设计院的张晓明博士认为,东莞市区交通应好好利用城际轻轨枢纽站点,实现对外交通的外拓和对接。

解决方案:通过区域轨道交通衔接4大客运枢纽

通过“H型”区域轨道交通衔接外围4大客运枢纽,即虎门白沙站、东莞东站-东莞站、石龙火车新站及城轨洪梅站,实现市区与珠三角较远地区的联系。未来目标是1小时能到达珠三角核心主要城市,3小时从东莞市区能到达珠三角任何城市。

设计单位建议东莞市区交通共享区域交通基础设施,近期建设应在重要交通走廊之间形成连续、快速交通通道,重点推进市区往石龙火车站新站快速干道、环莞快速路和松山湖第二通道的建设。

问题二

市区路网交通急需优化

另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升路网优化,提高市区路网整体运行效率。

据调查,受过境交通、道路等级等影响,现在各主要对外通道高峰期流量已经饱和或接近饱和,通行效率偏低。如莞穗、莞长、松山湖出入口,五环路西环和南环等高峰时间均处于过饱和状态。

解决方案:理清道路功能 以缓解主干道压力

提升市区交通路网整体运行效率是缓解近期市区交通压力的根本。设计单位建议,近期东莞市区交通建设应重点推进东宝路-东城东路、东江大道、莞太路、东莞大道-东城中路的道路交通改造工程和跨东江水道桥梁工程。同时通过完善公交系统,结合莞穗城际和R2线建设打造换乘枢纽,引导市民多搭乘公交,缓解小汽车增长压力。

另一方面,建议有关部门对出入境、过境车辆有效分流,缓解主干道压力大、车流集中的问题。

问题三

交通次干道凌乱不成系统

设计单位认为,东莞市区交通目前对几条中心区主干道的依赖过大,道路开口控制不良,一些次干道布局不合理,凌乱不成系统,导致次干道路网没有达到分流车流的功能,该快的路快不起来,整体路网的运行效率比较低,主干道车行压力太大。而其中的问题就在于路网缺乏分层设计,导致路网整体运行效率偏低。

解决方案:加密次支路网、打通断头路

强化次干道路网为主干路网分流减压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设计单位提出,通过打通断头路,加密次支路网,疏通堵塞点是较为有效的主要方式。同时构建完善的自行车系统及步行系统。建议有关部门重点对现有路网进行科学梳理,逐步建立城市交通微循环系统,重点实施东城中央商贸区交通微循环改善示范项目。

问题四

城市公交系统急需完善

调查显示,目前东莞市民公交出行的平均耗时(单程)达到69分钟,其中等车、出行的时间就达到38分钟,降低了居民公交出行的意愿。公交系统已经到了急需解决的阶段,加大加快公交系统发展是未来规划重点需要考虑的问题。

解决方案:建公共客运枢纽 引入BRT或轻轨

结合莞惠城际轨道和市域轨道R2线建设的契机,设计单位提出应在市区围绕轨道交通站点建设公共客运枢纽。同时,建议在近期市区引入大容量(BRT或轻轨)公共交通系统,从系统容量、服务水平、形象等方面全面提升市区公交运行效率。

问题五

中心区停车难

相关规划调查显示,因为原有的道路建设对步行及非机动车等慢行交通重视不足,在道路资源分配上倾斜不够,比如存在自行车专用道不足且不成系统、行人过街不便、人行空间占用严重等现象。

另一方面,中心区(尤其是莞城区)停车仍有很大的缺口,突出在中心区学校、商业区等周边地段以及部分道路(如八达路、体育路等)停车需求旺盛,路边停车现象非常普遍。而车辆停放管理混乱、市民乱停车等现象也加剧了中心区停车难的问题。

解决方案:规划建设公共停车场

近期规划建设自行车专用道19条(其中重点建设9条)和新增13处过街人行天桥或隧道。其中19条自行车专用道主要分布在莞城老城区及东城区等交通拥堵严重区域,而13处过街人行天桥或隧道则主要分布在东莞大道、莞太路、东城东路等主干道区域。

同时,建议有关部门近期将重点在商业区、学校、办公区等停车矛盾突出的地点规划建设公共停车场,缓解车辆停放压力;并逐步加强车辆停放管理,制定合理的车辆停放收费标准,鼓励路外停车,限制路边停车。

相关专题:

如何让上班途中的你变得充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王维宣   编辑: zhangyw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