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家消费金融公司成立 贷款审批不超1小时
在热切而良久的期待中,我国消费金融业终于正式站在了起跑线上——
6月12日,国内首批、上海首家消费金融公司——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在上海浦东正式挂牌成立。
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亿元,由中国银行、百联集团以及上海陆家嘴金融发展有限公司合资组建,出资比例依次为51%、30%和19%。
此前,监管部门于去年7月发布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确定消费金融公司这一新型金融机构在北京、上海、成都、天津进行试点。试点期间,每个试点城市设立一家消费金融公司。
今年1月6日,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取得了监管部门的批复,正式进入筹建准备阶段。历经5个多月的准备,公司完成了开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并获开业批复。
据了解,消费金融公司在西方已经有数百年的发展历史。在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作为非常普遍的金融服务公司,消费金融公司已经成为一个高度成熟和庞大的专业化信贷市场。
接受采访的业内专家指出,我国开始试点建立消费金融公司,意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支持扩大内需。
那么,中银消费金融公司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有着怎样的商业模式?它所提供的消费贷款与银行消费贷款有何区别?
新型非银行金融机构
中银消费金融公司成立当日,中行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新型非银行金融机构,消费金融公司不能吸收存款,主要功能是向消费者提供用透支消费所用的贷款。
由于是中国银行、百联集团和上海陆家嘴金融发展公司合资建立,因而中银消费金融公司属于中行的控股子公司。在业务运营上,中银消费公司与中行业务相互独立,但在业务协作、资源共享上将受到中行、百联集团等股东单位的支持。
“作为专业的消费融资金融机构,中银消费金融公司将借鉴发达国家消费金融业务发展的经验,紧密联合各零售渠道开展业务,为广大客户的消费需求提供更加直接、快速、灵活的融资服务。”上述中行人士表示。
据介绍,在运作模式上,中银消费金融公司的渠道将主要集中在合作的特约商户和商业消费场所。目前,该公司将目标客户主要锁定为一部分有融资消费需求的客户,产品形态具有小额、快速、灵活的特点,而服务模式则突出以IT支持的自助型服务模式。
据悉,百联集团将开放旗下第一八佰伴、东方商厦、好美家家装卖场等零售渠道作为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的第一批特约商户。未来,中银消费金融公司还将与各主要家电卖场、消费电子产品卖场、手机连锁店及教育、婚庆、旅行、装修等方面的零售商开展业务合作。
完成挂牌之后,中银消费金融公司将启动为期一个月的试运行,并计划于7月中旬在第一八佰伴推出上海首家消费金融服务点。之后,公司将根据客户需求逐步向上海其他商圈扩展,实施“以消费金融服务点为贷款申办点、以特约商户为贷款使用受理点”的商圈覆盖模式,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消费现场融资服务。
明显区别于银行消费信贷
“中银消费金融公司即将推出的‘新易贷’消费金融服务,在吸收发达国家主流消费金融产品特点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本地客户的偏好,将为客户提供全新的消费融资选择。”
从目前海外消费金融发展的情况看,消费金融业务的规模与信用卡、银行消费类贷款呈三足鼎立之势,主要客户群体集中在刚进入职场不久的年轻族群和阶段性消费高峰的新婚群体等。
据介绍,“新易贷”服务具有即申即用、贷款规则灵活、利率随信用浮动、贷后服务方便、成本透明五大特点。客户在申请贷款成功后可立刻投入使用,审批时间一般不超过1个小时;而作为一种活期贷款,新易贷期限可长可短,按日计息,随借随还。尤其是,在审批通过后,“新易贷”的利率将跟随客户的信用状况上下浮动,保持良好信用记录和正常还款的客户,其利率水平将有机会自动向下浮动。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新易贷”是一种无抵押无担保的信用贷款,因而与房贷、车贷等有明显区别。此外,其用途是针对客户日常消费,不得用作经营用途,也明显区别于银行的个人投资经营贷款;而“新易贷”的申请场所一般在商户而非银行网点,即可以提供消费现场的融资支持,这使其服务模式与目前的银行消费信贷有很大不同。
记者注意到,“新易贷”还配套发行了一张中银消费金融卡。不过,中行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它并不是信用卡,而是为了方便客户使用“新易贷”销售终端贷款而发行的客户身份认证工具。虽然中银消费金融卡的使用步骤与信用卡很类似,但贷款使用后的计息、还款等方式与信用卡及信用卡分期付款有明显的差异。
据悉,凡是年龄在20至60周岁之间,在上海市范围内具有固定工作和稳定收入的客户均可以申请“新易贷”。而公司将根据客户的资信状况以及对客户工作单位和收入核实的情况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估,按照评估结果决定是否批准贷款以及贷款的利率和额度。
不过,按照试点管理规定,消费金融公司在试点期间仅限于在注册地开展业务。因此,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的业务范围暂时限定在上海市范围内。
中行人士称:“未来试点期过后,如果监管部门允许跨地域设立消费金融公司分支机构,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将考虑在全国开展业务。” (李岚)
来源:金融时报
相关专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李岚
编辑:
wangd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