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与绿色金融:融资租赁与担保业的发展与创新实录(8)

2010年05月28日 12:28凤凰网财经 】 【打印共有评论0

主持人胡益三:刚才长江租赁的高总以他20年的从业经验和丰富的理论和操作经验,对融资租赁市场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深刻的案例,相信大家从他的讲演里面能够感觉得到,即使像长江租赁这样的排头兵企业,仍然对我们中国的资本市场和产业基金以及债权市场提出一种非常深刻的需求。这也就是我们中国金融高峰会召开金融重建和经济发展的含义所在,下面一位演讲嘉宾是来自金达信用担保有限公司总裁杜健豪总裁,他曾经担任北京担保业副会长,我们有请杜总上台演讲。

杜健豪:各位来宾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进行一起探讨,我演讲的题目“充分发挥担保机构的桥梁作用,共同构建银行企业担保和谐互利的共赢模式”,后危机时代经济金融形式和危机初期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随着国家调结构保增长政策的推进和4万亿投资的拉动,中国的经济形式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好转。另一方面也存在这逆流与暗礁,作为整个经济环境内最具活力,最具创造力的实体中小企业为我国创造了50%的国家税收,和75%的城镇就业岗位。

但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去年政府虽然已经提出了多项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推出了多种针对中小企业的扶持贷款优惠政策和相应的金融服务产品,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但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任重道远。如何在后危机时代想出办法应对困难平稳发展,对金融机构,担保行业来讲都是必须面对的问题。就担保行业今年3月8号银监会等七部委联合制定了融资性带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监管方式和可持续审慎经营的经营模式,更明确将担保公司定义为特殊的金融机构,而目的就是要发挥担保公司在社会信用体系当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规范经营风险控制,一方面解决企业信用不足,无法直接获得银行借款的困难,帮助促进企业的融资,另一方面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保障金融债权的安全。

下面就金达担保公司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保障金融安全方面的一些思路向大家做一个汇报。金达担保公司是一家信用等级为AA级的从事融资性担保业务的专业机构,截止目前金达担保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30亿元,所担保的中小企业超过500户,在长期的担保公司当中我们不断摸索,不断创新解决很多企业的融资困难,也通过我们的业务拓展得到了众多金融机构的信任,实现了银行企业担保公司的共赢。我们认为担保公司作为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银行和企业的桥梁,一方面担保公司接受企业的委托,为经营发展所需要的融资活动提供担保。另一方面担保公司也受银行的委托,共同控制信贷风险,保证银行资金的安全。

因此担保公司实际上是和融资双方的主题信任与委托与一身,承担着非常重要的社会责任。担保公司只有正确地认识到这种责任,敢于担当,勇于承担自己的义务和职责,更好的控制风险,更好的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服务,帮助其更健康,更长远的发展。金达担保我们一直以价值理论作为公司的担保业务理论基石,认为担保业务实际是一个发现价值到控制价值,到提升价值,最后实现价值的价值正向增值过程。因此在10年来,我们一直以价值为核心,一方面坚持不做无价值的担保,另一方面认真分析被担保企业的价值所在,并通过我们的担保服务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帮助企业提升价值,直至价值的最终实现。而价值的实现不仅是企业的,也是我们的。

要在后危机时代实现银行企业担保公司共赢,我们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第一方面业务创新,一在业务选择上我们重点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备联合发展前景和社会效益的行业,包括符合低碳经济标准的节能减排新能源等行业。二具备自主知识产权未来市场效益良好,具备高成长性的高科技企业。三具备高知识性、高附加值的文化创意企业。四实力雄厚进行海外并购走出去的企业。五经营稳定,具备未来良好现金流,特色商业贸易流通企业。六具备良好市场占有率,生产经营稳定、技术优势明显的高端制造业。

二设计专业的担保信贷产品,既保证风险的控制需要,同时又提高业务的效率,针对中小企业行业业态多元化,资产信用不足,企业信息严重不对称等实际情况。金达担保我们根据自身的资源以及行业经验着重对支持的几个行业下功夫进行详细的行业调研,分析了行业中不同的业态的经济模式和风险因素,并对此设计出了相应的深层次的担保产品。比如我们推出走出去保证,商贸通等系列产品,这样一来只要是相关行业或者是业态企业需要担保服务,我们就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评审和管理,能降低风险同时又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担保融资服务。

同时,金达担保我们加强与实力雄厚的各行业商会的合作,充分利用商会的信息优势和资源优势设计出商会客户的信贷担保产品,有针对性为商会的会员单位提供担保服务。目前我们正在针对北京市的西单、王府井等重点商圈进行分析,促进商圈的良性发展。三重点关注企业的供应物流链、资金链,四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金达担保联合风投、PE、银行信托等机构为企业提供多元化全程化的融资服务,解决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资金需求,有利于化解最终的担保风险。二金达担保拓展传统的担保业务,开展了应收帐款保守业务,项目封闭融资等创新服务,有利于为更多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

第二方面风险控制,一内控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对于担保公司而言内控制度的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办法明确了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资本金、杠杆率、拨备、信用、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集中度,关连交易、信息披露、高管和从业人员管理等规定,其目的就是促使融资担保确保可持续性的发展模式。金达担保在09年多次参加银监会、市政府,人民银行协会针对办法的各项讨论,对办法的精神、宗旨认真领会,并结合自身的情况在09年下半年对自身相关方面进行进一步的规范和调整,目前已基本达到办法的各项要求。

二业务风险控制能力的增强,业务风险控制是担保机构长期发展的基石,同时也是银行对一家担保公司担保能力的重要考核标准。在这一方面我们一直坚持全过程风险控制思想,强化风险责任意识,在评审过程当中建立适合中国中小企业特点的担保审查制度。二强化担保中对企业的监控,降低经营失败概率和道德风险发生的概率。三有效地反担保措施,在坚持严谨的风险管理的原则上,金达担保采取了灵活有效地反担保控制手段,包括但不限于不动产抵押、股权质押、应收帐款质押等,改变了片面追求实物抵押的反担保思想,重点抓住企业和实际控制人的核心资产等要害,并同时兼顾反担保的可变现性,设计出整体的反担保方案,从而提高反担保的有效性。在后危机时代,经济形式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无论对银行、企业还是担保公司而言,都是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应该加强沟通,相互理解,制定出可性的合作模式和办法。其中担保公司作为连接银行与企业的桥梁,一是对银行负责保障金融安全共同联手一起防范风险,控制风险,处置风险,共同逐步建立和完善对企业,尤其是对中小企业信贷担保的风险控制标准和体系。二是对企业负责,协助企业规范运营,为其合理的融资需求提供担保服务,帮助企业健康发展。

因此,充分发挥担保公司的桥梁作用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也有利于帮助企业获得合理的融资,持续健康发展。最后,金达担保愿意与银行、企业一起共同努力,充分发挥自身的综合优势和增强作用,保障金融安全,帮助企业发展,发挥中小企业主力器的作用,谢谢大家。

主持人胡益三:感谢杜总的精彩发言,杜先生为我们贡献了一个担保行业的案例,他有着丰富担保行业的经历,相信为中小企业在欧美内需不断萎缩的情况下,外贸出口形式在下滑的局面有着非常良好的建议。他同时也对他们在担保行业的实践和他们客户的要求提出非常好的建议,我们本场的担保和融资租赁的演讲就到此结束,非常感谢各位来宾的参与。同时,我个人也稍微发表一个总结肝炎,我们前面哈继铭先生对中国经济放缓做出一个预言,也支出欧美经济放缓是一个不可争议的事实。在我们国家通胀即将掉头的情况下,怎么样发挥融资租赁行业和担保行业这么一个广阔的成长空间方面,屈先生给出很好的建议。我们长江租赁的高总和杜总也给出非常好的方向指引,今天的发言到此结束,下面有请王院长主持下面一场主旨演讲,关于证券期货行业的创新和发展,有请王院长。

主持人王志伟: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好,我是北京国际金融学院院长王志伟,很荣幸主持第13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中国金融高峰会。下面请允许我介绍一下出席本场发言的嘉宾,他们是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先生、华夏银行首席信用风险官邓刚先生、韬睿惠悦咨询公司中国区奖酬业务发展副总经理兼首席顾问许文宗先生、中央财大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郭田勇主任、达信(北京)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Paul Wilkins先生、上海市人大常委委员中国分析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先生,让我们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本场是以演讲形式进行,主要围绕低碳经济与绿色金融、银行、证券、期货业的发展和创新这一话题进行探讨。希望每位嘉宾的演讲时间控制在8分钟,首先我们有请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先生发表演讲,有请连先生。

连平:谢谢主持人,感谢会议的邀请使得我有这么一个机会在这里跟大家就低碳经济和碳金融做一些交流,谈一些看法。我的发言题目是碳金融商业银行的创新和发展,主要是想说三个问题,一个就是目前国内银行业在碳金融业务这一方面的进展。第二个是说一说对于银行业来讲,发展碳金融的必要性和意义。第三个就是简单说一说未来作为商业银行来讲,在碳金融方面的发展应该采取一些什么样的举措,我们知道碳金融是环境金融的分支,主要是创造基于市场用来完成环境目标和转移环境风险的金融工具。

商业银行像项目开发的企业提供信贷,在二级市场上充当做市商为碳交易提供必要的流动性。而且开放各种创新的金融产品,为碳排放取得最终使用者提供风险管理工具等等。那么,国内的银行在最近这些年来,在碳金融业务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总的来说国内金融机构在这一方面业务的发展还是明显落后于国际银行同业。比如说我们商业银行所从事的碳金融业务还比较单一,主要是集中在相对下游和附加值比较低的环节,对于项目咨询、二级市场交易以及相关延伸金融产品开发等领域涉足还比较少。但是,的确在碳金融业务方面还是做了许多尝试,比如说第一个方面碳金融侧重于低碳的信贷,在信贷的方式上有所创新。

由于国内缺乏成熟的碳交易制度和碳交易平台,国内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主要集中在绿色信贷投资,就体现为增加新能源和减排技术的信贷,降低高耗能和产能过剩产业的信贷。那么,国内一些银行也推出了一些创新的碳金融信贷方式,比如说与国际金融公司合作进入能效融资的市场,为中小企业提高能源、效率利用清洁能源,以及开发可再生能源的项目提供融资。

第二就是在商业银行作为一个企业内部树立可持续金融发展理念,逐步推进可持续的金融公司的治理。第三是参与环境交易所的建设,我们知道现在碳交易方面已经有了一系列的交易机构,商业银行参与这些机构的构建,以及它的运作。第四就是开始开展清洁发展机制配套的业务,由于国内交易所当中缺乏碳金融的买家,通过我国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一组只能与国际碳资金,国际投资银行等境外买家进行碳交易的谈判。境外的卖方凭借他们在国外的碳优势掌握了定价能力。我们的清洁发展项目由于缺乏专业能力和交易经验,对碳交易的动态掌握不够深入,存在比较大的交易风险。所以,在合作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对此国内的一些银行也推出了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方案,帮助国内企业开发清洁发展机制的项目。

第五个方面商业银行也开发了一些跟低碳有关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和信托产品。第六开发一些低碳的信用卡,打通个人减排的渠道。总之国内商业银行在碳金融业务方面进行了许多尝试,但是应该说还是落后于国际碳金融业务的发展,在这方面还需要有许多努力,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第二个方面我想简单说几句,对于中国的商业银行来讲,开展碳金融的业务他的必要性在哪里?它有一些什么样的意义。首先我们觉得未来我国碳金融发展的速度会持续地加快,碳金融的发展将会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就是金融企业对新能源和高碳产业改造的投资将会加大。其次碳交易市场的发展也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这个会对银行带来很多业务的机会,同时也带来一些风险。

第三就是气侯的变化,对经济影响的不确定性将会大大增加。同样,也会给银行业务带来机遇和风险,所有这些都表明商业银行发展它的碳金融业务很有必要。发展这个碳金融业务对商业银行来说,有一些什么好处?概括地来说有这么几个方面,第一个就是有助于商业银行健全风险管理制度,促进信贷结构的优化。气侯的变化加剧了实体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加了风险复杂性。例如气侯变化对实体经济产生政策风险和实体风险,而项目融资当中多数项目运行公司往往是特殊功能的机构,他的唯一资产就是项目资产,项目一旦因为实体风险和政策风险而停止就会对提供融资的商业银行,金融机构造成损失。对于这种风险,国外一些先进的商业银行已经开发了一些纳入气侯因素项目评估方法,所以中国的银行业也应该学习和借鉴这些方法,研究一些成功的案例,以及吸取失败案例的一些教训。根据国内经济和实体情况来分析应用,健全银行管理制度,促进银行信贷的管理优化。

第二个好处是有助于商业银行拓展业务的渠道,增加中间业务的收入,促进银行收入的多元化。因为碳金融给银行各个业务部门带来很多业务发展的机遇,低碳经济推动了新的产业发展,涉及到清洁能源等等各方面有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的一些机会。低碳经济还会带来低碳的这种消费理念,来改变消费者的一些消费行为,所有这些都会增加商业银行向资产托管业务,金融市场交易业务,以及公司业务当中的中间业务发展。

第三发展碳金融业务对于商业银行加强与国际银行业的合作也是很有帮助的,通过这种合作在这个新领域当中,加强相互的合作以及经验的切磋,对于提升业务是非常有好处的。除了这个之外,对商业银行的品牌也是有好处的,我们现在也注意到国内有的商业银行非常注意打碳金融,低碳经济、绿色信贷这一方面的品牌,以此来为自己的品牌建设添砖加瓦。

第三我想说一句,未来作为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业务应该做一些什么?概括地说有这样几个方面。第一我觉得商业银行内部应该加强碳金融知识的传播,加强内部低碳管理,计算碳排放量,提出一个内部减排目标。第二个就是选择适合商业银行的碳金融治理结构,积极应对碳金融的发展机遇,这里就是说对于商业银行他的公司治理结构来讲,要加上低碳的概念。那么,发展碳金融我们认为可以从两个治理结构当中进行选择,一个就是分散的治理结构,就是说有董事会来制定具体碳金融的策略,由社会负责委员会来负责,有各个业务部门来开展碳金融的业务。这种结构的优点就是发展碳金融业务和全行的战略,可以比较综合地紧密结合在一起,适应多方面的要求。

第二种是集中的治理结构,由董事会牵头专门建立一个可持续金融部门,有这个部门来拓展这方面的业务,集中开展碳金融业务,这个特点比较专业和比较专一和比较集中,能够比较好的发挥总行在这方面的优势。开展这方面的业务也具有比较好的协同性,可能成本也相对比较低一些。所以,商业银行可以在这两个方面,根据自己银行的情况进行选择。

第三就是可以选择与交易所开展一些合作关系,来促进国内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应该说资本实力相对于金融机构,其他的金融机构来讲属于是比较强的。所以,在这一方面应该说具有比较好的实力,能够参与和推动这方面市场发展。

第四加快碳金融公司业务发展,积极拓展能效融资、清洁发展机制业务等低碳公司业务,这个主要是指在公司业务方面他的主要发展方向。第五就是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帮助客户识别气侯风险和客户建立长期可持续的伙伴关系。前面也讲到气侯变化对实体经济来讲是有影响的,很多项目可能会由于气侯的变化而带来损失,在这一方面来讲商业银行有两个方面可以来拓展他的业务,一个就是对现有的信托资产来说,商业银行应该把气侯和风险的环境因素纳入到风险管理体系当中去。另一个就是气侯风险,对银行现有和潜在客户所产生的风险,银行应该针对他们各自的不同情况开展风险方面的提示和教育,帮助客户规避和适应风险,从而和客户建立长期可持续的伙伴关系。

第六加强气侯政策和低碳产品方面的研究,根据商业银行的实际来推动这方面政策的制定。事实上商业银行是十分关注行业发展的,在行业发展的方面也有自己的发言权。商业银行在行业的信贷方面,通常具有比较深入的研究,有的商业银行还有很强这方面的研究团队,他是从银行的信贷角度或者说更多是从控制风险的角度来对行业进行研究。那么,在这一方面能够很好地结合碳金融的业务,引入低碳经济的概念,我想对于政府的政策制定也是有积极的帮助作用。

第七可以探索建立气侯变化的指数,这个我觉得也是可以进行尝试的。还有可以开发消费碳金融的产品,不仅是在公司业务的领域,还要在我个人金融领域开发和低碳经济相关的这些产品,比如低碳消费,绿色汽车信贷,绿色抵押贷款等等来促进低碳的消费。最后可以考虑开展对新能源,清洁技术,和其他碳排放工程的直接和间接的投融资,商业银行在这方面还是有能力的,如何利用商业银行在这方面的实力来推动新能源清洁技术、碳排放工程的发展,我觉得商业银行还是可以出一把力。

以上是我对银行业碳金融业务的发展,它的意义前景以及未来应该做些什么,谈一些粗浅的看法,我的发言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王志伟:非常感谢连平先生的发言,接下来我们就请华夏银行首席信用风险官邓刚先生发言,大家欢迎。

邓刚: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这次中国金融高峰会,每年的金融高峰会都能围绕金融的热点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并都能取得非常丰硕的成果。今天的主题绿色金融与低碳经济,银行业、保险业的发展与创新,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题目。

下面,我想就发展绿色金融,银行业的机遇与对策谈几点看法,并简要介绍一下华夏银行在这方面的思考和探索供大家参考。一发展绿色金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发展绿色金融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大家都知道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那么始于08年底的国际金融危机也使得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方面存在着问题更加突出地显现出来,那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该说在客观上应该刻不容缓。那么,金融作为现在经济的核心,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发展绿色金融正是金融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体现,它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又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拉动转变,依靠第二产业拉动向第二三产业带动等。

二发展绿色金融是履行国际承诺,实现减排目标的需要。09年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侯峰会上宣布我国争取到2020年非石化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化的比重达到15%左右,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向世界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生产总支二氧化碳排放比09年下降40到45%,这也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指明了方向。

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任重而道远,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对节能减排转变发展方式的促进作用,利用绿色金融减少低污染,能源利用好的行业并积极鼓励节能环保行业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从而减少经济发展的对资源环境的消耗与破坏。与此同时发展绿色金融也有利于通过融资方面的约束,对两高一低的企业进行更新改造。三发展绿色金融是商业银行拓展发展空间,实现业务转型的需要。发展绿色金融也是商业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商业银行积极拓展服务领域,优化业务结构,在业务转型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业务的同质化、客户的同质化、产品同质化现象仍然十分严重,低碳经济作为新兴领域有着巨大的商机,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为金融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机会和创新空间。因此,发展绿色金融是银行业面临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机遇。

二绿色金融发展的巨大潜力,目前世界各国特别是主要发达国家都将低碳领域作为大规模经济刺激的重点,力图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当中获得优势。美国按照计划在未来3年内将可再生能源产量翻一番,制定了严格的汽车排放标准,建设了全新的智能电网,欧美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三个20%的目标。日本计划到2020年将太阳能的利用达到世界第一,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规模达到世界最高水平,在世界上最高实现普及性环保汽车。从低碳经济发展的趋势判断来看,绿色金融的发展潜力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低碳产业,既包括传统钢铁、有色金属、建筑等传统产业的升级与改造,也包括多金硅、智能电网、碳存储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二是低碳能源,随着煤、石油天然气等传统石化能源储量的逐渐枯竭,风能、太阳能和清洁能源的发展日益受到重视,08年世界各国对清洁能源领域的投资已经达到1150亿美元,预计到2012年这些数字将达到4500亿美元,2020年达到将超过6千亿美元。

第三是发展低碳技术,包括传统部门也涉及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众多领域。四是碳金融交易, 预计全球碳交易市场2020年将达到3.5万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第一大交易市场。应该说以上四个方面的低碳经济为金融创造绿色提供了难得机遇。下面我介绍一下华夏银行,在饯行绿色金融方面的一些工作和努力。华夏银行作为全国性的股份制银行,多年来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将自身发展与履行社会责任有机地结合,紧密围绕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加大对落后产能企业的压缩退出力度,将节能环保理念贯穿与各项工作当中,为实现社会效应与经济效应的双赢,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我们主要在五个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一是实施有差别式的行业管理,我们将重点行业划分为加大投放,维持巩固,调整控制,压缩退出四个层次,对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纺织等高污染,高效能行业进行了高标准,严格的实行了信贷的严格管理。同时把握国家政策,鼓励节能环保,结构优化,明确节能减排重点的发展领域,利用钢铁行业当中优先支持企业的回收制度,还有风电行业以及相关的节能减排。多金硅实现了化工联营,用节能环保、太阳能多金硅的核心技术,生产成本较低国产生产量较大的企业。第二制定了完善的信贷制度,从信贷审批,整体的信贷流程各环节上形成一系列业务操作和风险管理办法,明确了对环境评价的审查要求,提出了对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和环境管理方案,为得到环保部门审批的项目一律不为支持的政策要求。三是落实全流程的风险管理,我们已经建立一整套覆盖风险和管理全流程的经营模式,从客户的准入,到授权审批到推出各个环节全面贯彻和体现绿色金融的经营理念。四是积极引进国际资金和技术,08年以来,我们华夏银行和财政部先后签署了法国开发署等项目,09年圆满地完成了法国开发信贷项目委托代理项目,并与法国开发者自2010年起开展第二期中间信托项目,进一步扩大这类项目的贷款总额。第五是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通过与国际金融机构国内专业公司的通力合作,目前华夏银行在国际金融,绿色金融领域以初步建立了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贷款,节能设备供应商增产,节能减排供应买方信贷等种方式,下一步华夏银行将继续尝试开展碳金融与其他业务领域创新,通过像参与碳排放和交易方提供财务顾问为企业连续提供融资支持,协助企业合理规划安排。

今年一季度我们对传统的落后产能的信贷压缩规模就达到40多亿,为节能减排项目提供了将近70亿的信贷规模,这是今年一季度,下面我想谈一下推动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几点意见。第一针对绿色金融领域出台优惠政策,绿色金融这样的投资应该说投资额非常大,期限也长,管理成本较高,为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应该鼓励银行加大对节能减排,产业升级能力的支持力度,对企业实施节能减排,在税收、贴息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二要形成一套统一完善的节能减排的评估标准,我国现有的节能减排评估标准具有综合性、原则性,但缺少具体的节能减排指导目录,加大了节能减排业务的风险评估难度,降低了节能减排措施的可操作性。我们建议要借鉴国际上比较成熟的环保信贷准则,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节能减排的目录,污染指南,既能指导银行信贷资金向环境友好型的项目转移,又降低了对环境污染的抵制。

第二在统计标准上要进行加一区别,在两高一低的行业没有将其中的节能减排和相关的技术改造做出排除统计,这样的话为商业银行进一步的扩大对节能减排行业,对两高一低行业当中,节能减排的项目支持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以上就是我讲演的内容,谢谢大家。

主持人王志伟:感谢邓刚先生的发言,接下来有请韬睿惠悦咨询公司中国区奖酬业务发展副总经理兼首席顾问许文宗先生发言,有请许先生。

许文宗:各位大家好,很高兴有这个机会代表我们在今年金融论坛上给大家做这么题目的分享。现在是一个新金融的环境跟新金融的时代,我们想说今天上午都提到很多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整个经济大环境的未来走向。但是,要让每一个金融公司能够有很好的发展,其实关键是在人才,人才是他的一个核心竞争力跟核心资产。所以,我们今天就来讲一下,在这样子一个新的金融环境跟新的金融时代下,我们要怎么打造一个新的金融团队,这个新的金融团队不止符合未来行业和环境的发展,同时他呈现一个新的面貌。

在这个前提之下呢?我们韬睿惠悦觉得薪酬是非常重要的一块,能够激励我们的员工,同时能够吸引到我们优秀人才很重要的一个工具,或者说是制度。所以,我们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从2008年到2009年在全球金融领域,他一个薪酬发展趋势是如何的?我们怎么样针对这么一个薪酬发展趋势跟外在环境改变去重新塑造我们人才基地的理念。

首先,我先介绍一下韬睿惠悦公司我们是协助公司透过人力资源去做一个组织变革,跟人力资源相关的信息。我们总部设在纽约,一个老牌的公司总共有130年的历史,也是一个股票上市的公司。现在在全球有34个国家,109个分支机构,同时有1万4千名的顾问。我们进入中国市场非常的早,1984年就进入中国市场了,目前的话总共在大中华区有6个分支机构,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台北跟香港,我们还有一个研究中心是在武汉。目前在大中华区有500名顾问,整个在中国大陆地区是有250名顾问,来针对客户在组织管理上面跟人力资源上面的议题来为公司提供解决的一个设计方案。我今天主要会针对两个部分,一个是回顾,一个前瞻未来。回顾我们看一下整个2009年,这样一个金融环境下,整个金融机构的薪酬管理有哪些做法。

另外我们再看一下展望一下,整个2010年薪酬管理可能的趋势。2009年跟2008年比整个金融景气是往复苏去走,一直到现在我们看到有很多干扰因素,不管是希腊的债务危机,或者是之前冰岛的一个动态,跟08年相比是一个缓步增长的趋势。因为它是一个缓步增长,谨慎乐观的趋势,其实公司在于对未来业务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上面也开始做了比较大的一个投资力度,不管对现有员工的一个投资,或者是对新人才的招聘上都是抱着一个过往比较积极的态度去做这样子的一个投资。所以,我们把整个09年国际人才的管理趋势做了一个整个总结,主要有几个地方。第一个地方随着2009年的市场好转,金融行业开始有了访谈,虽然公司业绩有向好的局面,但是面对股东会,董事会的严密关注,特别是针对各个国家都有针对金融体系的监管改革,不管是法案这方面,还有一些想法的出台,也对于整个在公司治理或者公司管理上有了一个比较大的压力。

所以,目前来看的话,整个行业内的薪酬管理还是充满着挑战的。第一个是说在去年一个开始针对监管,相对于的一些措施上,不管现金的支付也好,他真正对后续人才市场或者业务发展所带来的一个影响跟冲击其实还没有真正显现出来,因为这是去年才开始做的转变。整个在激励方案,不管是短期激励还是长期激励,可能是股票相关激励,或者是现金激励,也都将随着这个行业的复苏其他来继续做一个调整。当然在公司的薪酬总量上他是作为一个提升的,所以这也对在行业内相对业绩表现比较不好的公司,带来了一定的压力。现在很重要现在公司特别关注怎么把绩效表现跟薪酬能够做一个更好的连接,这个连接其中一个角度就是从指标的选取上,有过往发展性的指标朝向一个更复杂指标的设计,里面引入非常多的风险类的监控指标。所以,从员工的角度以后对他自己的绩效评估会更为困难。

另外也提到因为金融机构对行业薪酬的管理程度,跟干预能力也在加强,这是2009年整个管理的趋势。所以我们也把欧洲的金融机构跟美国金融机构,2009年跟2008年不管业绩表现,或者是他们薪酬福利做了一个比较,当然2009年跟2008比不管净收入,还是税前利润,美国金融机构也好,欧洲金融机构也好,都呈现一个大幅上升的趋势。相对于薪酬福利的增加只是一个缓步增长,这有两个原因,虽然09年跟08年比起来我们业绩好很多,但如果我们看到下一个图表,09年跟07年比起来还是相对不好的,所以在薪酬幅度上不会有一个很快速的等于。2009年有非常多的公司都采用了递延奖金的模式,所以减少了当期薪酬成本的帐面总额,这边看起来整个增长百分比是相对比较缓慢的。

我们再看整个薪酬总额和净收入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2008年特别欧洲金融机构,他薪酬总额,薪酬成本跟业绩比起来弹性区间幅度没有那么大,所有慢慢业绩转好,09年整个薪酬福利总额跟净收入的占比回到40%几的水平,这是针对美国的金融机构跟欧洲金融机构的一个分析。如果我们把国际金融机构相关的业务这样子的营业收入的表现,跟他们整体奖酬的趋势来做比较,我们这边用了一个Same Store的看法,把08年和09年还存在在公司的员工薪酬做一个比较,不管市场还是投资银行主题他们收入是上升的趋势,单看投资银行股票和固定收益基本上也是,所以反映在员工的薪酬也是上升的趋势。我们看私人银行,由于客户托管的总资产量是减少的,所以导致整个管理费收入的降低,所以在营业收入上其实是一个稍微降低这样子的百分比。所以他在员工的薪酬上基本上也是持平的,资产管理在09年利润是下滑的,不管国际上还是国内上的趋势,对他的薪酬总量也产生一个影响。从国际上来看资产管理的员工他的薪资是下降的,在并购服务是一个增长趋势。针对一些运营管理,后台支持的部门当然随着他的是在不同的金融领域,他薪酬增幅不一样但基本上也是一个增长的趋势。

如果我们总结2009国际金融机构的薪酬特征,其实有几个部分。第一个在稳定薪酬部分,由于监管压力的加大,所以在这些外商的金融机构对于固定性的重视程度比以往提高。因为一般薪资的金融行业运作都会从年薪的角度去看,会在年薪调整固定性和变动性的比例,把固定性的比例做某种程度加大,在整个监管上面会加在变动性的部分。所以,其实有很多的金融机构在09年都对固定的部分做出了一个调整,我们预计在2010年他们会继续在固定部分提出一个调整,让员工的薪资可以先落带为安了。所以可以调整但基本上还是一个基本持平,在变动薪酬随着之前市场好转,开始有比较多的公司恢复使用传统的股票激励,他生效是按照3年比例生效,同时因为监管的压力所以他递延的比例会增加,可能会到40%到60%的部分,现金都是一个递延发放的方式。另外一个很值得讲,收回条款的部分,所以在递延支付的计划当中有非常多的公司,他可能也都会考虑设立收回条款,他如果违反公司章程有一些不道德的行为,哪怕以发放的奖金也都会要回来。在高管上过去都是一些时间的要求,你住满多少年我给你一个什么样的奖励,现在更多加上绩效指标,这些绩效指标看起来也让这些计划有收回条款的特性。

国内基本上09年跟08年相比,这一页从税前利润来看也是一个增长趋势。除了基金稍微下滑的,因为是这样子的一个增长趋势,我们也可以看出来整个在国内金融市场的人力成本占业务运用费率的比例是增加的,09年跟08年整个人力成本在业务运营上升了33%,这是很高的幅度。如果我们看国内人均薪资成本没有什么上升,证券行业到24万美元。因为预期会有这样的经济复苏和人才增长的压力,2010年也是一个回升的趋势,外资银行大概7.4,内资银行有6.6的调息率。我们看整个国内的离职率,09年跟08年是下降的趋势,证券业下降率很大,去年离职率有很多非自愿的干扰。但是我们如果把它摊开来看,各经营子行业的关键人才的流动仍然是非常活跃的,像资产管理类的员工,或者是研究部的,证券研究部的这些员工,08年的离职率自愿离职率10%,到09年就跳升到20%了。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国内在2009年跟国际不一样的地方,国内还是从整个人才竞争角度,市场人才供需角度去做薪酬调整和设计。但是,国外已经比较多的反映到监管压力方面,或者整个公司治理这样一个角度压力上面。可是我们预计2010年我们国内这些金融行业,也将会应运整个金融监管要求,或者是公司治理要求来做整个薪酬结构的变化。所以,我们预计国内外在2010年整个薪酬结构变化会有几个,第一薪酬结构会持续地调整,国外可能是一个变高的趋势。第二在整个奖金挂钩上会更倾向于跟利润挂钩,而不是收入挂钩。同时,我们刚刚也取消掉在递延的部分会增加,里头会有很多设计取消条款的部分。

这边看到从业人员预计会继续增加,这是国际上来看的,08-09年增长4%,2010年会继续增加。国内做的调研里头也是,特别是证券行业预计2010年人员增长率会到28%,这是一个很高的增长。同时,在长期激励方案上面,公司会使用针对不同的人员使用多项的一个长期激励的模式,而不是单一手段。然后在整个长期的生效是3年的生效趋势,这边针对国际董事总经理去薪酬进行了分析,第一固定部分稍微增加。另外长期激励跟递延奖金的部分特别增加,而在短期激励这个部分遭到结构性的挤压。因为金融委员会他们其实对成员,已经在整个监管要求上,这些法规的约束和监管约束,所以会导致整个薪酬水平的下降,或者是风险人员薪酬的提高,或者在整个绩效指标上会引入更多的风险指标,这会对员工产生影响,公司不可能只是对金钱对员工进行诉求,也要吸引更多不同背景的员工。同时,员工可能对这样子的调整也有可能会产生反感。

所以,给企业的一个整体建议是什么?过去光靠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未来要追求更高的经营绩效,更关注在人力资本上的投资效益,这个部分。第二个部分在奖酬战略方面必须要考量针对不同类的人员,不管核心员工,不同需求的员工,在理念上更有差异性和弹性。第二必须要跟整个大环境,监管状况做一个更好的连接,这就是我今天全部的内容,谢谢。

主持人王志伟:下面我们有请中央财大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郭田勇主任发表演讲,大家欢迎。

郭田勇:今天非常高兴来到这里,咱们今天会议主题是低碳经济与绿色金融,我想我就围绕银行业如何支持低碳经济和绿色金融的发展简单讲几句,因为快吃中午饭了,下面还有几位嘉宾,我争取用5、6分钟,把主要观点讲几句。

现在我想我以银行业的发展来看,未来发展低碳金融,绿色金融是未来银行业推进战略转型一个现实需要。我们大家回顾国内这么多年国内银行业,我们做过一些各大商业银行,基本上累完大户后就垒政府,未来垒完政府之后继续再垒什么呢?我们可能会面临这个问题。去年银行业新增贷款9.59万亿,其中有5、6万量都投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投入到地方政府那去了,今年平台暴露的问题又要开始清理。我们想从宏观上,从国家层面上来讲,未来要所谓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这样的话就必须要找到新的一些增长点。而与这种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相适应,作为银行业来说,我们以前跟大型的国有企业,央企贷款是一个主流,然后给政府这个平台贷款又构成了2009年银行业盈利的主要来源。

从未来来看,从政府投资主导难以长期持续。再加上房地产业也要有一个调整期,银行业在房地产上面也变得更加慎重,从银行本身业务上也要有一些新的增长点,新的增长点都在找,包括现在要发展所谓中间业务。在公司业务上要重点投中小企业,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领域,就是我们未来一个新的方向,就是关于低碳经济这一块的。所以,我想这样的话我第一个观点就可以解释到这,是银行业未来实现自身战略转型的现实需要。

第二个观点银行业要支持好低碳经济的发展本身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因为低碳经济他是一种新生生物,大家以前都没有搞过,进入新的领域当中去,能不能做的好这件事情并不是很容易,为了做好这一点我想有三个方面的问题比较重要。第一对银行本身来说要进一步的有针对性的来提高自己风险管理的水平和业务创新能力。低碳经济这块,大家都说前景非常大,我们就讲有一些简单的东西,对产能过剩的一些企业,我限制贷款。同时,我们对一些落后型的企业还要银行来支持他进行产业升级,进行业务改造,而对于一些新兴的低碳经济行业,我们其实对他未来到底在市场中有多大的成长性,这块你必须要有一个仔细的分析和判断,因为银行毕竟是一个商业化经营的企业。所以有针对性的这种风险控制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一个针对这些产业的发展,我可以进行一些业务上的主动创新来支持他。比如举例现在银行理财产品那么好,2009年这么多,其实都是跟银行传统的信贷相结合的,我们讲信托公司跟银行合作一些信托项目,投到一些传统性产业当中去了。未来针对绿色产业,我们银行可以有针对性,通过一些创新理财产品的方式来做。另外还有像金融衍生品这块的交易,大家知道现在所谓碳排放这种交易权,在国际市场上其实已经有了交易所,现在国内也在搞。在这种交易中,有很多都是这种衍生性的产品交易,银行在这一块业务能力也需要进行提高,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我认为未来作为银行业要有力的支持低碳经营,可能在银行的综合经营上还要有一定的突破。我刚才听到几个租赁公司讲,现在银行可以搞租赁公司,有了这种租赁公司跟银行业务相配合,可能会进一步对低碳金融发展形成支撑。但是,我想其实在综合领域方面,我们可突破的东西还是比较多的,而且有一些还是比较重要的。比如说像银行的PE问题,我记得去年前年还参加科博会,那时候就讨论PPE,现在银行PE搞的非常火,银行是否能做PE,现在管理层一直也没有松口。但是,你要考虑到这么一个问题,银行如果用信贷去支持这些绿色经济,这些企业发展,那么信贷由于这些企业他本身风险,可能未来不确定性程度比较高。那么,银行用信贷支持其实并不利于银行本身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对称,因为它本身可能有一些风险比较大的项目。但是,如果说发展这种PPE,比如采用一个银行系的PE公司,他成立PE有两个好处,第一我有一个单独公司,我是一种综合性经营,但是我成立一个单独公司可以把风险经过隔离通过PE公司来做,把风险放在这一个单一的机构里,而不会像银行本身的风险来传导。

第二我通过PE来做,我是一种投资的方式,我真正能够达到收益和风险相对称。所以我想我们为了实现银行业,因为我是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所以我还是谈银行业,为了实现银行业对绿色金融的支持,未来进一步的放开和扩大银行业的综合经营的范围还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点我个人觉得我们刚才有一位嘉宾也提到了,我觉得也非常重要。国家的确应该对银行,包括其他金融机构支持低碳经济这块应该有一些政策上的优惠,这块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想从国家重视三农,对三农业务重视,包括银行支持三农就会得到很多政策性的优惠。刚才我们中间还谈了,昨天你看人家中国农业银行现在由于他服务三农,所以现在要上市前国家又给了一个大礼包,给了一些优惠。从风险来看,低碳经济的风险我想并不比三农小,同时也是国家鼓励未来发展的一个重点。在银行支持三农业务上,现在财政部对于放贷款有奖励,然后对于营业税有减免,然后对于所得税像一些农村金融机构也可以有一部分的降低,甚至包括中央银行对于农村金融机构他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都可以有所降低。我们想,我提出这个问题从政府角度来看,我们认为未来发展低碳经济非常重要,而低碳经济以及相关产业他的风险又非常大。我们在支持三农上有一些优惠政策,我们当然在银行业做这块低碳经济相关领域上,我们也应当给他相应的支持。

因此时间的关系我就不耽误大家过多时间,我就讲这几句,谢谢大家。

主持人王志伟:下面这一位是达信(北京)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Paul Wilkins先生,我们热烈掌声欢迎他上台演讲。

Paul Wilkins:好了,首先有点抱歉我是要用英语来发言,我做了一些PPT,是用中文的,我很快的过一下,因为我知道大家都已经饿坏了,所以我只用5、6分钟的时间很快过一下。如果,你对我讲的内容感兴趣,可以在会后联系,我们换一下名片可以保持联系。

气侯变化对于保险来讲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碳排放还有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了全球气侯的变暖,所以保险产业不喜欢这一点,我们喜欢稳定不变动,我们可以在最近全球有很多的自然灾害导致保险行业巨大的损失,这是一个重大的话题,我们可以花很长的时间来讨论这一点。今天没有时间,我有的幻灯片可能就跳过去,我只是把重点放在一个例子上,如果进行创新,保险产业通过创新来支持绿色产业的发展。

这是我的日程,今天我们已经听到中国在十五届哥本哈根联合国气侯变化大会上做的承诺,2020年国内单位总值二氧化碳下降25%,中国风电全球第一,水电的容量全球第一,全球的光伏电池的产量都是40%来自中国,亚洲的60%都是来自中国。所以,在太阳能这个领域中国是全球领先的,这是我讨论的第一个创新就是与太阳能相关的。太阳能我们看三点,这个技术是比较新的,它还没有经过验证,因此它的能效的效率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大部分的公司从事太阳能光伏电池的生产都是新创立的公司,这些新的公司能不能够成功存活几十年呢?所以这是我们所面临的挑战之一。

在中国是要保险提供产品性能的保障时间长达25年,实际上这些公司能不能活25年都是问题,我们怎么能知道到那个时候,25年之后你保险公司还能偿付赔付责任呢。如果25年的保单来保证这些光伏的电池,按照保单说的规定只是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复杂性,我们的保证是这些公司比如说如果出现什么问题,他们资不抵债能够确保到时候还能够支付。这个产品的两年之前还不存在呢,我们发现我们需要去开发这样一个保险的产品。

第二个跟太阳能有关的产品就是太阳能电厂和运营商开发的一个保险,就是能够确保每年获得多少的阳光、日照的时间,所以这一个很明显的影响太阳能发电的因素。现在发现的产业他们愿意来做这样一个保险,从能源、太阳能从日照获得的发电与你预期的额度可以在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就可以进行偿付,因此对这些项目提供融资的机构,他们就能够确保项目获得回报,使项目的融资更加容易。

下一个创新就像前面发言人所提到过,就是碳信用的额度交付,这也有一些价值因素可以交易的。对一些可再生能源的项目,通过碳的信用交易可以使这些项目可行,那么他们需要有一定可靠性,就是说这些信用额度到时候是肯定要交付的。所以,当一个工厂在建设的时候可能遭受了火灾,那么这个交付的时间就会往外拖两年的时间,在运行的时候如果机器鼓掌你碳信用也会受到影响,这与传统产品不一样。比如拉美这是一个信用,有一些国家他可能会决定把电厂进行国产化,那么这样的保险也会对于国产化这样的风险以及对国家征收来进行保险,还有针对天气的风险、破产风险、政治风险、运营风险,所以保单涵盖的范围越大就意味着这个融资提供人的风险越小,那么对于这样的项目想要获得融资就更容易了。所以,这是很新的保险产品。那么,这些产品我们要对每一个合同去设计。

第四个例子并不仅仅针对新的技术,我们讨论了碳的捕获,所以不把碳排放到大气当中这些项目也是与碳的交付有关,这也是一个新的技术。我们把碳埋在地底下,这样的话可以使它不影响我们的大气,那么在涉及到融资这些人他们也是希望确定性。主要的担忧是环境上的问题,如果二氧化碳逃逸的话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对生态系统会不会产生影响啊,还有另外一个不同的角度,在美国做检测的时候,那么由于我们在地下埋藏二氧化碳可能会导致地震,达到5.5级的地震,幸好当时周边都没有居民,所以有可能会导致地震的活动,我们可以通过保险来给这种项目增加它的确定性。

还有最后一个例子,也是一个传统行业的,就是环境责任险。中国就环境而言我们有一些严格的法规,以后还会更加地严格,从7月1号就要生效一个侵权法的责任改变了公司面临的责任风险的责任,这个责任污染人证明他们是无辜的,他们不是不是罪魁祸首,所以现在这个举证的责任已经转变了。那就意味着他棉铃着更加环境污染的责任,所以保险行业我们要开发新的产品能够确保我们有适当的产品,跟NEP合作两年的时间来开发责任环保产品,来应对这样的问题。所以,这就是我简单的一个发言,我只强调了几点,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在会后跟我联系。

主持人王志伟:我们再次感谢Paul Wilkins先生的精彩发言,也感谢刚才各位的真知灼见。作为本场的主持人,和本届科博会专家委员会会员,下面我针对本次金融高峰会主题以及各位嘉宾的精彩观点阐述,在结合我个人多年教育经验,谈一下我个人的看法,以及抛砖引玉。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我作为大会主持人,对本届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发表演讲如下: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学说的创新发展,是具有原创性的新观念。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观念的东西,它的完备形式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就是指导人类社会发展的主义。

科学发展观是对人类社会发展问题的战略思考。人类社会发展问题的战略思考,首先要明确研究的前提,这个研究的前提就是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社会,研究的主体是“人”,研究的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可见,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人”当作人来研究,人要发挥人的作用,不断进行原创与创新,推动生产力不断提高,使人类社会全面、协调、和谐、稳定与万物共存、共荣、可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举世瞩目的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刚刚结束,中美两国共同向外界公布了3份成果文件,签署了8个合作协议,其中包括战略对话的26项具体成果以及经济对话4大成果。两天的对话,坦诚沟通,相互理解,理性客观看待对方的战略意图,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这让全世界看到了中美两个重要国家共同应对挑战、把握机遇的信心和决心。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我认为我们应该做好以下事情,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

1、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转化为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是满足人的需求而产生的以货币为媒介的一切服务活动。因此,我国建设城乡一体化的金融服务体系,需要稳步推进;建立一个为中小企业投融资的智力服务平台,需要扎实做好,一步一个脚印。

2、对于我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实施的4万亿投资计划,拉动内需,推动高铁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导向不能改变,高铁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国经济的再次腾飞提供了新的硬件保障。不管西方经济学者出于何种用心,要客观理性看待西方学者的声音,不要陷入别人设计的战略陷阱。

3、全面的金融监管协作十分重要,在国际层面上,要建立全球或者区域性的统一监管组织是不现实的,但是监管当局应该通过国际多边组织等共同推进监管原则,必要时采取非常时期监管行动统一以及监管信息的共享等举措。在国内层面上,监管当局还应该加强和央行的宏观经济部门的协作,采取有利于经济稳定和经济周期的宏观措施。

4、在金融秩序方面,我们一方面要重整国际金融市场,另一方面要重定国际金融规则,其次重组金融中心,最后要重构国际金融管理,这四方面轻重缓急都不一样,但是都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这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推动,这是事关全局的大问题。政府、民间、业者和学术界都要高度关注,群策群力,相信一定会产生很多新的经济金融市场。

5、企业经济发展离不开更多更好的金融服务,积极推行人民币的国际化,利用机遇,争取实现创新,使金融体系、金融秩序和金融改革发展通过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上一个新的台阶,为经济的长远持久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经营支撑和服务。

6、在货币政策上,我们还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不要单纯地把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这也是美国金融危机给我们的启示。随着人民币在亚洲地区的影响越来越广、越来越高,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在逐渐加速,但是,要想成为“亚元”,当前还不现实。因此,中国的金融改革一定要坚持国际化、市场化、系统化的方向,进一步加快步伐。

7、世界局势正在动荡和变革的进程中,我们要以前瞻性的眼光看待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互联网在彻底改变我们的现实生活和行为习惯。建议我国政府尽快制定虚拟货币体系的发展战略研究,加大该项目的具体实施支持力度,为抢占互联网虚拟价值定价权打下坚实稳固的基础。互联网是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应该是中国取得世界货币霸主地位,这才是中国最根本的战略利益。也只有这样,中国的大海洋战略,中国的空天战略,才有目标和方向。

8、我们必须一如既往地落实自主创新政策,鼓励原创科技成果,加大政府在自主创新和原创科技成果产品的采购力度,让本国企业在科技创新道路上良性循环,走出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产业升级道路,占领未来重大科技领域的制高点。加大对国家重点特殊人才的保护力度,防范人才流失,给国家带来的巨大损失。鼓励创业,确保艰苦奋斗的创业拼搏精神在年轻人心中扎根,使我们的伟业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9、我们需要组建一个专家学者团队,潜心研究,创造出适合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金融理论体系,为中国经济的腾飞提供理论指导。

10、明年是我国对口援疆的关键年,援疆资金达100多亿,这将为西部大开发和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带来一次历史性的机遇。

11、在探讨科技金融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实施文化发展战略。我们必须创造出反映时代精神的乐观向上的文艺作品,来启迪人们的心灵,找到精神的家园。让主流文化的声音,成为十三亿中华儿女共同奋斗的凝聚力和推动力,让中华文化的智慧之光飘满全球。

实践证明,要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全国各族人民振奋信心,需要汇集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次金融高峰论坛对探讨、分析和预测、防范金融危机下中国经济新秩序有着现实的意义。

我相信,在各位同仁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金融发展之路,为人类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

<< 前一页12345678后一页 >>

相关专题:

2010年中国金融高峰会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网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84458352)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欢迎访问凤凰网汽车2010北京车展专题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编辑: lanln
凤凰网财经
今日热图昨日热图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